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80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多锁点上锁、开锁工作过程的特能锁,它是在现有的锁壳体、锁舌,上、下传动杆的传统锁具上,设有一由传动件和蓄能导管、蓄能弹簧组成的传动机构可将关门力传至锁体内的蓄能弹簧上,在通过由触杆和触杆弹簧等组成的锁出控制机构自动控制下蓄能弹簧使锁舌锁出,并在锁头有一锁舌复位弹簧在电磁铁、内旋扭或外锁头其中一种形式控制下作用,可使锁舌缩回锁体,自动完成了上锁、开锁整个过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制造业,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门、柜的特能锁。目前的各种锁具,尤其是防盗门上的锁,在开关锁时,是用钥匙通过旋转的力来控制多方位的锁舌,此时,动力臂为手中钥匙,而阻力臂为多方位的锁舌及传动杆,这样我们钥匙的旋转力要带动锁内复杂的连接机构才能使锁舌锁出或缩回,显然阻力臂远远大于手中钥匙的旋转动力臂,从而造成了防盗门在上锁或开锁时费力延时,且对锁具磨损较大,影响锁具寿命,使用时很不方便,如多方向的锁点的锁具,很难达到多点平舌锁紧,而现有自动锁在使用时,完全靠手动能量来完成启开,较难达到电控方式,与手动锁相同;而现有的电控锁在使用时,虽然依靠电控的方式可以启开,但是上述开锁的能量是依靠斜面锁舌碰触门框来完成,因此关门上锁时阻力较大,难以达到多点平舌锁紧,导致防盗性能较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锁具存在的缺点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可用微小控制力即可完成上锁、开锁过程,结构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省力的自动防盗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锁壳体、锁舌体、锁舌等组成,所述的锁舌体上有一蓄能导管,蓄能导管经开锁键连接有传动件,传动件经门扇触在门框上,所述的蓄能导管连接一蓄能弹簧;所述的锁壳体内有一触杆,触杆的一端伸出锁壳体,触杆的另一端经台阶与定位键扣接,定位键连接有定位台阶,定位键上有一复位扭簧;所述的锁舌体为一整体空心结构,其上至少有一个锁舌。所述的锁舌的端部有一开口,其内有触杆,触杆向锁舌体外的一端有一凹槽;凹槽内安有一滚轮;触杆的另一端装在锁舌体上,并设有一弹簧容置室,弹簧容置室内装有触杆弹簧;所述的定位键一端的卡头与触杆上的台阶扣接,定位键的另一端有一凸台扣接在定位台阶上,定位键上有一椭圆孔;所述的定位键固定在一固定转轴上,固定转轴上安有一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一端卡在定位键上;所述的蓄能导管是园型或方型或一端园型另一端方型,蓄能导管的一端装在锁舌体上,另一端伸出锁壳体;所述的蓄能导管靠锁舌体的一端为封闭结构,其内装有传动杆复位弹簧,所述的蓄能弹簧套装在蓄能导管上;所述的蓄能导管上有一开口;所述的蓄能导管上装有一开锁键,开锁键的头部伸入蓄能导管上的开口卡在传动件的传动头上,传动件的传动头上有一凹槽,开锁键的头部卡在传动头上的凹槽内,开锁键的复位触头顶在开锁键复位弹簧上,开锁键复位弹簧固定在锁壳体上;所述的传动件上的传动头套装在蓄能导管内,传动件安装在门扇内,其一端伸出门扇;所述的锁壳体内安装有综合控制键,综合控制键分别与开锁键和定位键连接;所述的锁舌体内安装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穿过锁舌体固定在锁壳体上,导向杆上套装有锁舌复位弹簧。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方案,把锁舌体制成整体空心结构,锁舌体上至少有一个锁舌,锁舌的端部有一开口,这样在空心锁舌体内可安装锁舌传动机构、锁舌制动机构和锁舌导向机构;由于安装了这些机构,在开关门时,用钥匙、旋钮或电磁铁来控制一很小的综合控制键,就能通过关门时锁具储存的间接外力,把关门时门扇(动力臂)与门框(阻力臂)之间的力(此时动力臂远远大于阻力臂),由传动键传至锁体,来使锁舌锁出或缩回,这样只需微小的控制力,即可完成多项非斜面锁点上锁、开锁动作,且防盗性能好,操作方便,有利实现用电控或磁卡等智能化控制,并可同时带动多向非斜锁舌工作。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锁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门上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综合控制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触头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蓄能导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动头;2.开锁键;3.蓄能导管;4.蓄能弹簧;5.传动件复位弹簧;6.传动件;7.锁舌;8.触杆;9.触杆弹簧;10.定位键;11.内旋钮;12.外锁头;13.综合控制键;14.电磁铁;15.锁壳体;16.锁舌复位弹簧;17.导向杆;18.复位扭簧;19.开锁键复位弹簧;20.导向杆凸台;21.门框;22.门扇;23.锁具;24.铰链;25.锁舌体;26.滚轮;27.弹簧室;28.斜孔;29.凹槽;30.台阶;31.卡头;32.凸台;33.定位台阶;34.开口;35.复位触头;36.传动杆。使用时在门扇22内设有一可沿轴向滑动的传动件6,其一端顶在有铰链24一边的门框21上,另一端经传动件6的传动头1和开锁键2连接蓄能导管3,蓄能导管3可以加工成方型,这样导向好、安装使用可靠,但成本高;蓄能导管3还可以加工成圆型,这样加工方便、体积小、成本低;蓄能导管3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开锁键2装在蓄能导管3上,开锁键2一端的卡头从蓄能导管3上的开口34进入,蓄能导管3卡在套在蓄能导管3内的传动件6上,开口34与锁壳体15上设有的凸头套接,可防止蓄能导管3转动,传动件6上有一凹槽可使开锁键2一端的卡头卡入,套装在蓄能导管3上的蓄能弹簧4的一端作用在蓄能导管3上,另一端作用在锁壳体15内的锁舌体25上,另设有一锁舌复位弹簧16,锁舌复位弹簧16套装在导向杆17上,导向杆17安装在锁舌体25内,导向杆17的一端穿出锁舌体25固定在锁壳体15上,导向杆17的另一端有一导向杆凸台20用来固定锁舌复位弹簧16,锁舌复位弹簧16可使锁舌7缩回锁壳体15内;触杆8安装在与锁舌体25一体的锁舌7内,其一端有一凹槽29,凹槽29内用转轴固定一滚轮26,滚轮26可使触杆8在伸出锁舌7与门框21接触时不损伤门框21,触杆8的另一端设有一弹簧室27,弹簧室27内装有触杆弹簧9,因触杆8是活动装在锁舌体25上的,所以触杆弹簧9在压缩时可给触杆8一向外的力;另外锁壳体15内还设有电磁铁14,它可由电源控制产生磁力来控制综合控制键13;外锁头12为现有技术,用来插钥匙控制锁具;内旋钮11是从屋内手动来控制综合控制键13开锁的旋钮,这几种控制方式,其中任意一种可控制综合控制键13的移动,综合控制键13的移动可同时控制开锁键2与定位键10的打开或闭合,因开锁键2与定位键10都分别卡在综合控制键13上。在关门时,门扇22绕铰链24转动,推动顶在门框21上的传动件6,传动件6向内滑动推动传动头1,再由传动头1推动由开锁键2连接的蓄能导管3,蓄能导管3压缩蓄能弹簧4,对锁舌体25造成一种锁出弹力,由于蓄能弹簧4的弹力大于锁舌复位弹簧16的弹力,因此对锁舌体25产生了一种向外锁出的力,但因由定位键支点固定在锁舌体25上的定位键10与固定在锁壳体15上的定位台阶33扣接,所以此时锁舌体25上的锁舌7还不能锁出;当门即将关拢时触杆8头部的滚轮26碰触门框21后压缩触杆8向内滑动一定的行程后,由于有与锁舌体25一体的锁舌7锁出的力,也作用在定位键10上,使定位键10上的椭圆孔沿固定在锁舌体25上的定位键支点滑动,使定位键10一端的卡头31扣住触杆8上的台阶30,从而使定位键10有一脱开固定在锁壳体15上的定位台阶33的力,当触杆8对准门框21上的触杆孔后,由于触杆弹簧9的作用,使触杆8弹出锁壳体15,同时带动定位键10绕定位键支点转动,打开了对锁舌7的锁定,使锁舌7达到了上锁的目的,此时定位键10的尾部在复位扭簧18的作用下顶在了定位台阶33上,使锁舌7不能缩回;在开锁时,用电磁铁14、外锁头12、内旋扭11三种控制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带动综合控制键13向一边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能锁,由锁壳体(15)、锁舌体(25)、锁舌(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体(25)上有一蓄能导管(3),蓄能导管(3)经开锁键(2)连接有传动件(6),传动件(6)经门扇(22)触在门框(21)上,所述的蓄能导管(3)连接一蓄能弹簧(4);所述的锁壳体(15)内有一触杆(8),触杆(8)的一端伸出锁壳体(15),触杆(8)的另一端经台阶(30)与定位键(10)扣接,定位键(10)连接有定位台阶(33),定位键(10)上有一复位扭簧(18);所述的锁舌体(25)为一整体空心结构,其上至少有一个锁舌(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坚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王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