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76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包括:设置在车底盘上的两个外滑道,在所述外滑道内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内滑道,所述内滑道的上端伸出外滑道与坐垫相连接,在所述内滑道下端的外滑道内设置有滑轮,在所述两个外滑道之间的坐垫上设置有立柱,在所述立柱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杆,在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滚珠,在所述外滑道上分别设置有与滚珠相互配合的滚珠滑槽,在所述立柱与外滑道之间的滑杆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杆,转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两根转动杆靠近立柱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

Outside slideway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co-driver seat cush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the outer slide way of the automobile co-driver seat cushion, which comprises two outer slide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of the car, a sliding groove arranged in the outer slide way, an inner slide way matched with the inner slide way, an upper end of the inner slide way extending out of the outer slide way connected with the seat cushion, and a pulley arranged in the outer slide way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slide way, and two outer slide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lide way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slide way. A pillar is arranged on the cushion between the outer slideways, a sliding rod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pillar, a ball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way, a ball sliding groove matching with the ball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slideway, a support rod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rod between the pillar and the outer slideway,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otating rod is rotated on the support rod through the first pin axis. The two rotating rods are movably connected by a second pin shaft near one end of th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是汽车配件中的一种,它是用于连接座椅与汽车车体的连接部件之一。汽车副驾驶坐垫通常可以前后方向在外侧滑槽上进行滑动调节,以便于增强坐垫的乘坐舒适性,在调节位置后需要稳固的锁定当前位置,避免行驶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滑移而无法准确的操控方向盘、刹车等,目前,人们一般都是采用在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上增加活动定位销进行锁止限位,每次调节时都要手动拔出和插入,锁止麻烦,驾驶的过程中活动定位销还会发生松动,导致锁止失效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止效果好的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包括:设置在车底盘上的两个外滑道,在所述外滑道内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内滑道,所述内滑道的上端伸出外滑道与坐垫相连接,在所述内滑道下端的外滑道内设置有滑轮,在所述两个外滑道之间的坐垫上设置有立柱,在所述立柱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杆,在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滚珠,在所述外滑道上分别设置有与滚珠相互配合的滚珠滑槽,在所述立柱与外滑道之间的滑杆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杆,转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两根转动杆靠近立柱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与拉杆相连接,所述拉杆的下端穿过与其滑动配合的导向套与拉手相连接,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在立柱上,在所述导向套与拉手之间的拉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导向套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拉手相抵,在所述两根转动杆远离立柱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锁齿,在所述外滑道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锁条,在所述锁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锁齿相互配合的锁止孔,在所述第二销轴上分别套设有钮簧,所述钮簧的一端与转动杆的上表面相抵,所述钮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杆远离立柱的一侧相抵。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结构新颖,能够在外滑道滑动调节的前后快速进行锁止限位,同时驾驶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锁止失效现象,锁止效果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滑道,2、滑槽,3、内滑道,4、坐垫,5、滑轮,6、立柱,7、滑杆,8、滚珠,9、滚珠滑槽,10、支撑杆,11、转动杆,12、第一销轴,13、第二销轴,14、拉杆,15、导向套,16、拉手,17、复位弹簧,18、锁齿,19、锁条,20、锁止孔,21、钮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所示,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包括:设置在车底盘上的两个外滑道1,在所述外滑道1内设置有滑槽2,在所述滑槽2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内滑道3,所述内滑道3的上端伸出外滑道1与坐垫4相连接,在所述内滑道3下端的外滑道1内设置有滑轮5,在所述两个外滑道1之间的坐垫4上设置有立柱6,在所述立柱6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杆7,在所述滑杆7上设置有滚珠8,在所述外滑道1上分别设置有与滚珠8相互配合的滚珠滑槽9,在所述立柱6与外滑道1之间的滑杆7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杆10,转动杆11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设置在支撑杆10上,所述两根转动杆11靠近立柱6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13与拉杆14相连接,所述拉杆14的下端穿过与其滑动配合的导向套15与拉手16相连接,所述导向套15固定设置在立柱6上,在所述导向套15与拉手16之间的拉杆1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上端与导向套15相抵,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下端与拉手16相抵,在所述两根转动杆11远离立柱6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锁齿18,在所述外滑道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锁条19,在所述锁条19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锁齿18相互配合的锁止孔20,在所述第二销轴13上分别套设有钮簧21,所述钮簧21的一端与转动杆11的上表面相抵,所述钮簧2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0远离立柱6的一侧相抵。调节时,向上推动拉手16,拉手16带动拉杆14在导向套15内向上滑动,拉手16挤压复位弹簧17收缩,拉杆14的上端推动第二销轴13向上移动,第二销轴13带动两根转动杆11靠近立柱6的一端同时向上移动,转动杆11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12在支撑杆10上转动,两根转动杆11远离立柱6的另一端带动锁齿18向下移动从而与锁条19上的锁止孔20分离,转动杆11的上表面迫使钮簧21压缩,此时坐垫4通过内滑道3在外滑道1内滑动调节,内滑道3在滑槽2内的滑轮5上发生滚动,坐垫4还通过立柱6两侧滑杆7上的滚珠8在外滑道1上的滚珠滑槽9内进行滚动,使滑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稳定,调节完成后,松开拉手16,复位弹簧17和钮簧21同时复位,复位弹簧17推动拉手16向下移动,钮簧21推动转动杆11靠近立柱6的一端上表面向下移动,拉手16带动拉杆14向下移动,拉杆14的上端拉动第二销轴13向下移动,第二销轴13带动两根转动杆11靠近立柱6的一端同时向下移动,转动杆11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12在支撑杆10上转动,两根转动杆11远离立柱6的另一端带动锁齿18向上移动插入到锁条19上的锁止孔20内进行锁止限位。上述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结构新颖,能够在外滑道滑动调节的前后快速进行锁止限位,同时驾驶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锁止失效现象,锁止效果好,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包括:设置在车底盘上的两个外滑道(1),在所述外滑道(1)内设置有滑槽(2),在所述滑槽(2)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内滑道(3),所述内滑道(3)的上端伸出外滑道(1)与坐垫(4)相连接,在所述内滑道(3)下端的外滑道(1)内设置有滑轮(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外滑道(1)之间的坐垫(4)上设置有立柱(6),在所述立柱(6)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杆(7),在所述滑杆(7)上设置有滚珠(8),在所述外滑道(1)上分别设置有与滚珠(8)相互配合的滚珠滑槽(9),在所述立柱(6)与外滑道(1)之间的滑杆(7)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杆(10),转动杆(11)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设置在支撑杆(10)上,所述两根转动杆(11)靠近立柱(6)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13)与拉杆(14)相连接,所述拉杆(14)的下端穿过与其滑动配合的导向套(15)与拉手(16)相连接,所述导向套(15)固定设置在立柱(6)上,在所述导向套(15)与拉手(16)之间的拉杆(1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上端与导向套(15)相抵,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下端与拉手(16)相抵,在所述两根转动杆(11)远离立柱(6)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锁齿(18),在所述外滑道(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锁条(19),在所述锁条(19)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锁齿(18)相互配合的锁止孔(20),在所述第二销轴(13)上分别套设有钮簧(21),所述钮簧(21)的一端与转动杆(1)的上表面相抵,所述钮簧(2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0)远离立柱(6)的一侧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副驾驶坐垫外侧滑道结构,包括:设置在车底盘上的两个外滑道(1),在所述外滑道(1)内设置有滑槽(2),在所述滑槽(2)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内滑道(3),所述内滑道(3)的上端伸出外滑道(1)与坐垫(4)相连接,在所述内滑道(3)下端的外滑道(1)内设置有滑轮(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外滑道(1)之间的坐垫(4)上设置有立柱(6),在所述立柱(6)的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杆(7),在所述滑杆(7)上设置有滚珠(8),在所述外滑道(1)上分别设置有与滚珠(8)相互配合的滚珠滑槽(9),在所述立柱(6)与外滑道(1)之间的滑杆(7)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杆(10),转动杆(11)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设置在支撑杆(10)上,所述两根转动杆(11)靠近立柱(6)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