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76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包括:内滑道和外滑道,在所述外滑道内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内滑道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在所述内滑道的下端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与内滑道之间的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内滑道相抵,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与滑块相抵,在所述滑块的下端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下端与内滑道相抵,在所述内滑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力臂,摆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力臂的下端活动连接,在所述销轴上套设有钮簧,所述钮簧的一端与力臂的外侧相抵。

Inside Slide Structure of Forward Driving Cush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ner slide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front driving cushion, which includes an inner slide and an outer slide, in which a first slide groove is arranged, the sliding of the inner slide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slide groove,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slide is uniformly arranged with several second slides, and the sliding block in the second slide groove is arranged with the sliding block cooperating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sliding groove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slide groove. A buffer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hute between the inner slideways, the upper end of the buffer spring is offset with the inner slideway, the lower end of the buffer spring is offset with the slider, the lower end of the slider is rotated through the bearing se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ulley is offset with the inner slideway, the two sides of the inner slideway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powerful arm, and one end of the pendulum rod is through a pin shaft and a force arm. The lower end is movably connected, and a button spring is arranged on the sleeve of the pin shaft. One end of the button spring is opposite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force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是汽车配件中的一种,现有的汽车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都只直接通过滑轮滑动设置在外侧滑道内,由于人体自身重量较大,在人体直接坐在坐垫上会对滑轮造成很大冲击,同时内侧滑道需要在承受人体自身重量的前提下在外侧滑道上通过滑轮进行滑动调节,滑轮承受压力较大,很容易发生变形,需要频繁进行更换,同时,在滑轮一旦发生损坏时将直接导致内侧滑道无法调节,需要立即更换,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方便的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包括:内滑道和外滑道,在所述外滑道内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内滑道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在所述内滑道的下端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与内滑道之间的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内滑道相抵,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与滑块相抵,在所述滑块的下端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下端与内滑道相抵,在所述内滑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力臂,摆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力臂的下端活动连接,在所述销轴上套设有钮簧,所述钮簧的一端与力臂的外侧相抵,所述钮簧的另一端与摆杆的上表面相抵,在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滚珠,在所述外滑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下端的外滑槽上设置有与滚珠相互配合的弧形滚动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结构新颖,通过缓冲弹簧能够始终保证滑轮与外滑道相抵,缓冲弹簧能够在人体坐在坐垫的过程中对人体自身重量进行缓冲,在调节的过程中滑轮也能够根据人体压力的变化随着滑块在内滑道内上下摆动,有效保护滑轮,延长滑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一旦有滑轮损坏,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滑轮也能跟随滑块被挤压至内滑道内部,防止发生滑动干涉,内滑道还能通过滚珠在外滑道上发生滚动支撑,实现二次滑动,不需要立即进行更换滑轮也可以进行内滑道的调节,调节方便,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滑道,2、外滑道,3、第一滑槽,4、第二滑槽,5、滑块,6、缓冲弹簧,7、轴承座,8、滑轮,9、力臂,10、摆杆,11、销轴,12、钮簧,13、滚珠,14、凹槽,15、弧形滚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所示,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包括:内滑道1和外滑道2,在所述外滑道2内设置有第一滑槽3,所述内滑道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3内,在所述内滑道1的下端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滑槽4,在所述第二滑槽4内滑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滑块5,在所述滑块5与内滑道1之间的第二滑槽4内设置有缓冲弹簧6,所述缓冲弹簧6的上端与内滑道1相抵,所述缓冲弹簧6的下端与滑块5相抵,在所述滑块5的下端内部通过轴承座7转动设置有滑轮8,所述滑轮8的下端与内滑道1相抵,在所述内滑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力臂9,摆杆10的一端通过销轴11与力臂9的下端活动连接,在所述销轴11上套设有钮簧12,所述钮簧12的一端与力臂9的外侧相抵,所述钮簧12的另一端与摆杆10的上表面相抵,在所述摆杆10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滚珠13,在所述外滑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14,在所述凹槽14下端的外滑槽2上设置有与滚珠13相互配合的弧形滚动面15。使用时,将正驾驶坐垫安装在内滑道1的上端,人体坐在内坐垫上,内滑道1受到向下的压力,内滑道1在第一滑槽3内向下滑动并挤压缓冲弹簧6,缓冲弹簧6向下挤压滑块5,滑块5向下挤压滑轮8,滑轮8向下挤压外滑道2,同时外滑道2对滑轮8有相对反作用力,滑轮8带动滑块5在第二滑槽4内向上相对滑动,内滑道1还通过力臂9向下挤压摆杆10,摆杆10的一端通过销轴11在力臂9上发生转动,在钮簧12的作用下,摆杆10的另一端始终迫使滚珠13与凹槽14下端的弧形滚动面15相抵,便于实现二次滑动。上述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结构新颖,通过缓冲弹簧能够始终保证滑轮与外滑道相抵,缓冲弹簧能够在人体坐在坐垫的过程中对人体自身重量进行缓冲,在调节的过程中滑轮也能够根据人体压力的变化随着滑块在内滑道内上下摆动,有效保护滑轮,延长滑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一旦有滑轮损坏,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滑轮也能跟随滑块被挤压至内滑道内部,防止发生滑动干涉,内滑道还能通过滚珠在外滑道上发生滚动支撑,实现二次滑动,不需要立即进行更换滑轮也可以进行内滑道的调节,调节方便,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滑道(1)和外滑道(2),在所述外滑道(2)内设置有第一滑槽(3),所述内滑道(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3)内,在所述内滑道(1)的下端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滑槽(4),在所述第二滑槽(4)内滑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滑块(5),在所述滑块(5)与内滑道(1)之间的第二滑槽(4)内设置有缓冲弹簧(6),所述缓冲弹簧(6)的上端与内滑道(1)相抵,所述缓冲弹簧(6)的下端与滑块(5)相抵,在所述滑块(5)的下端内部通过轴承座(7)转动设置有滑轮(8),所述滑轮(8)的下端与内滑道(1)相抵,在所述内滑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力臂(9),摆杆(10)的一端通过销轴(11)与力臂(9)的下端活动连接,在所述销轴(11)上套设有钮簧(12),所述钮簧(12)的一端与力臂(9)的外侧相抵,所述钮簧(12)的另一端与摆杆(1)的上表面相抵,在所述摆杆(10)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滚珠(13),在所述外滑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14),在所述凹槽(14)下端的外滑槽(2)上设置有与滚珠(13)相互配合的弧形滚动面(15)。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正驾驶坐垫内侧滑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滑道(1)和外滑道(2),在所述外滑道(2)内设置有第一滑槽(3),所述内滑道(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3)内,在所述内滑道(1)的下端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滑槽(4),在所述第二滑槽(4)内滑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滑块(5),在所述滑块(5)与内滑道(1)之间的第二滑槽(4)内设置有缓冲弹簧(6),所述缓冲弹簧(6)的上端与内滑道(1)相抵,所述缓冲弹簧(6)的下端与滑块(5)相抵,在所述滑块(5)的下端内部通过轴承座(7)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