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disclose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hich have the structures shown in formula (I).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excitons in the light-emitting layer of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hen used as the material of the light-emitting layer in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especially as the material of the light-emitting layer. In particular,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emit blue light i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一种含有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LED)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液晶技术来说,其无需背光源照射和滤色器,像素可自身发光呈现在彩色显示板上,并且,拥有超高对比度、超广可视角度、反应速度快、低耗能、曲面、薄型等特点。有机电致发光是双注入型发光器件,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分子的光能。有机发光元件一般包括阴阳两极及其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有机物层一般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构成。当向阳极和阴极施加电压时,从阳极侧向发光层注入空穴,阴极侧向发光层注入电子,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回到基态时发光。提高OLED的性能,最主要的是提高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影响OLED的性能,特别是,形成OLED的各个层的材料都对OLED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基底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在式(I)所示的结构中,X为O或S;Z为Si或C;Y1、Y2、Y3、Y4、Y5、Y6、Y7和Y8中的两个原子为N原子,剩余的六个原子为C原子,且两个N原子不相邻;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芳杂三环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芳杂四环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芳杂五环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胺基和取代的苯基中的至少一种;R1和R2中任选存在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的烷基、苯基、联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芴基、咔唑基、二苯胺基和苯基取代的咔唑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芳杂三环基团中的含氮芳杂三环为式(a1)或式(a2)所示的三环,且式(a1)和式(a2)所示的三环中任意能够成键连接的位置与式(I)中的母核通过C-C键或C-N键连接;其中,式(a2)中的Y为O、S、C或N原子;且式(a1)和式(a2)所示的三环中的C原子和/或N原子任选由选自C1-4的烷基、苯基、联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芴基、咔唑基、二苯胺基和苯基取代的咔唑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优选地,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芳杂四环基团中的含氮芳杂四环选自式(b1)和/或式(b2)所示的四环,且式(b1)和式(b2)所示的四环中的C原子任选由选自C1-4的烷基、苯基和联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优选地,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芳杂五环基团中的含氮芳杂五环选自式(c1)至式(c12)所示的五环,且式(c1)至式(c12)中的X1、X2、X3、X4、X5、X6、X7、X8、X9、X10、X11和X12各自独立地选自O、S、C和N原子;以及式(c1)至式(c12)所示的五环中的C原子和/或N原子任选由选自C1-4的烷基和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式(I)所示的结构为以下式(I1)至式(I5)所示的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在式(I1)至式(I5)所示的结构中,R1、R2、X和Z的定义与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对应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式(I)所示的结构为式(I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瑶,冯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