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吡喃和螺噁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吡喃和螺噁嗪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螺吡喃和螺噁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致变色现象是指一个化学物种在吸收光谱明显不同的两种形态之间的可逆转换过程,其中至少一个过程是光驱动的转换反应。光致变色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化学、物理、材料和光电子技术等学科交叉形成的新领域。近年来,由于光致变色化合物在信息储存、眼科镜片、电子显示、光学开关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应用,光致变色现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大都集中在Shiff碱、偶氮化合物、俘精酸酐、二芳基乙烯、及相关的杂环化合物上。其中螺吡喃和螺噁嗪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因其具有优良的热不可逆性和耐疲劳特性等光致变色性质而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然而,现有技术中鲜有对螺吡喃和螺噁嗪类化合物在光致变色化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通过在苯并吡喃上引入可以增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紫外光响应的吸电子基,以及在特定位置上引入吸电子基三氟甲基(CF3)和供电子基二甲氨基(NMe2)得到新型的螺吡 ...
【技术保护点】
1.如下述式(I)所示的螺吡喃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如下述式(I)所示的螺吡喃类化合物,其中,R为选自NMe2、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烷基、烷氧基或氢原子的任一种;R'为选自NMe2、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NO2、CN或氢原子的任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吡喃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为CF3,所述烷基为Me,所述烷氧基为OMe。3.如下述式(II)所示的萘并螺吡喃类化合物或螺噁嗪类化合物,其中,R为选自NMe2、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烷基、烷氧基或氢原子的任一种;R'为选自NMe2、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NO2、CN或氢原子的任一种;X选自CH或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吡喃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为CF3,所述烷基为Me,所述烷氧基为OMe。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是通过吲哚化合物与醛或亚硝基化合物的反应制得的通过如下通用方法中的一种制备的:方法A:向吲哚化合物的异丙醇溶液中加入取代的水杨醛、萘甲醛或亚硝基萘酚及三乙胺,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回流搅拌过夜,冷却至室温,旋干,残留物过柱纯化,得到目标产物;方法B:向吲哚化合物的异丙醇溶液中加入水杨醛、萘醛或亚硝基萘酚,然后氮气保护下,回流搅拌过夜,冷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准,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