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芹专利>正文

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60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驱动机构、注塑头、加工板以及卷线架,还包括方位调节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保护机构、位移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注塑头能够实现斜线运动,无需再进行横纵两次动作,有效的缩短了注塑头的动作行程,提高了加工效率;由于注塑头与连杆之间通过活动接头连接,从而使得注塑头在重力作用下不会跟随中心杆转动,使得出料位置更为精准不会有偏差,也可防止型材扭曲;在位移机构运动过程中,限位杆会一边转动一边沿着限位管伸缩运动,软管能够跟随位移机构的运动位置进行弯曲,使得型材能够进行直线输送而不会大幅度弯曲。

An Offline 3D Intelligent Prin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3D printer, in particular to an off-line 3D intelligent prin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eat,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n injection head, a processing plate and a reel frame, and also includes an azimuth adjusting mechanism, a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a protection mechanism, a displacement mechanism and a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injection head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diagonal movement without furthe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It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movement stroke of the injection head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because the injection hea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are connected by a movable joint, the injection head will not follow the rotation of the central rod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making the discharge position more precise without deviation, and can also prevent profile distortion; in the movement process of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the limit rod will rotate along the limit while rotating. The flexible motion of the tube enables the hose to bend with the moving posi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so that the profile can be conveyed in a straight line without large be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在3D打印过程中,当注塑头需要移动到所在平面的某个位置时,需要完成横纵运动两个步骤,使得注塑头的运动路径较长,影响打印效率,并且还需要配置两个运动导轨,使得设备的成本增加;目前对于打印时所需的型材主要使用一个透明管进行保护,然而透明管的长度是固定的,而注塑头在运动时,进线处和注塑头之间的直线距离是不断改变的,这便会造成透明管常常弯曲,使得型材也会弯曲,存在折断的风险。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其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方位调节机构转动,从而使得中心杆覆盖于所需移动位置的顶部,再通过位移机构便可带动注塑头运动至所需位置,注塑头能够实现斜线运动,无需再进行横纵两次动作,有效的缩短了注塑头的动作行程,提高了加工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由于注塑头与连杆之间通过活动接头连接,从而使得注塑头在重力作用下不会跟随中心杆转动,使得出料位置更为精准不会有偏差,也可防止型材扭曲。(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在位移机构运动过程中,限位杆会一边转动一边沿着限位管伸缩运动,软管能够跟随位移机构的运动位置进行弯曲,使得型材能够进行直线输送而不会大幅度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方位调节机构转动,从而使得中心杆覆盖于所需移动位置的顶部,再通过位移机构便可带动注塑头运动至所需位置,注塑头能够实现斜线运动,无需再进行横纵两次动作,有效的缩短了注塑头的动作行程,提高了加工效率;由于注塑头与连杆之间通过活动接头连接,从而使得注塑头在重力作用下不会跟随中心杆转动,使得出料位置更为精准不会有偏差,也可防止型材扭曲;在位移机构运动过程中,限位杆会一边转动一边沿着限位管伸缩运动,软管能够跟随位移机构的运动位置进行弯曲,使得型材能够进行直线输送而不会大幅度弯曲。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驱动机构、注塑头、加工板以及卷线架,还包括方位调节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保护机构、位移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对称设于所述方位调节机构的两侧,所述方位调节机构用以调节移动方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转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的外壁配合连接有所述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注塑头,所述位移机构用以带动所述注塑头运动;所述注塑头连接有所述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用以对注塑型材进行保护。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电机、螺杆以及滑杆,所述螺杆、所述滑杆平行并列设于所述固定座的表面,所述滑杆位于所述螺杆的内侧,所述螺杆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电机,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加工板,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加工板。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盒体、第二转动电机、第一齿轮以及套管,所述套管套接于所述滑杆的顶端,所述套管与所述滑杆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套管设于所述盒体的外壁,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有所述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具体的,所述方位调节机构包括内环体、外齿环以及中心杆,所述外齿环伸入于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外齿环垂直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外齿环设于所述内环体的外壁,所述外齿环的宽度小于所述内环体的宽度,所述内环体的中心处垂直设有所述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长度与所述内环体的内径相同,所述中心杆的底面中线处开有齿槽,所述齿槽的两侧开有导向槽,所述齿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均与所述中心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槽的截面为凸字形。具体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三转动电机、支杆、导向杆以及安装柱,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槽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二齿轮的另一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所述第三转动电机的顶面均垂直设有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嵌入于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所述安装柱、所述第三转动电机的底面均垂直设有所述支杆。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底板、连杆以及活动接头,所述底板的表面两侧边垂直设有所述支杆,所述底板的底面中心处垂直设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接头,所述活动接头设于所述注塑头的表面。具体的,所述注塑头的侧壁设有进线接头,所述进线接头配合连接所述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座、软管、限位管以及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所述活进线接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套接于所述限位管的内部,所述限位管的顶端胶接有所述软管,所述软管的顶端连接有所述安装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方位调节机构转动,从而使得中心杆覆盖于所需移动位置的顶部,再通过位移机构便可带动注塑头运动至所需位置,注塑头能够实现斜线运动,无需再进行横纵两次动作,有效的缩短了注塑头的动作行程,提高了加工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由于注塑头与连杆之间通过活动接头连接,从而使得注塑头在重力作用下不会跟随中心杆转动,使得出料位置更为精准不会有偏差,也可防止型材扭曲。(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在位移机构运动过程中,限位杆会一边转动一边沿着限位管伸缩运动,软管能够跟随位移机构的运动位置进行弯曲,使得型材能够进行直线输送而不会大幅度弯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方位调节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方位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中心杆与位移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第一驱动机构,21、第一转动电机,22、螺杆,23、滑杆,3、卷线架4、方位调节机构,41、内环体,42、外齿环,43、中心杆,431、齿槽,432、导向槽,5、第二驱动机构,51、盒体,52、第二转动电机,53、第一齿轮,54、套管,6、保护机构,61、安装座,62、软管,63、限位管,64、限位杆,7、位移机构,71、第二齿轮,72、第三转动电机,73、支杆,74、导向杆,75、安装柱,8、连接机构,81、底板,82、连杆,83、活动接头,9、注塑头,91、进线接头,9a、加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座1、第一驱动机构2、注塑头9、加工板9a以及卷线架3,还包括方位调节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保护机构6、位移机构7以及连接机构8;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座(1)、第一驱动机构(2)、注塑头(9)、加工板(9a)以及卷线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位调节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保护机构(6)、位移机构(7)以及连接机构(8);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对称设于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的两侧,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用以调节移动方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用以驱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转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的外壁配合连接有所述位移机构(7),所述位移机构(7)通过所述连接机构(8)固定连接所述注塑头(9),所述位移机构(7)用以带动所述注塑头(9)运动;所述注塑头(9)连接有所述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用以对注塑型材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包括固定座(1)、第一驱动机构(2)、注塑头(9)、加工板(9a)以及卷线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位调节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5)、保护机构(6)、位移机构(7)以及连接机构(8);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对称设于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的两侧,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用以调节移动方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用以驱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转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的外壁配合连接有所述位移机构(7),所述位移机构(7)通过所述连接机构(8)固定连接所述注塑头(9),所述位移机构(7)用以带动所述注塑头(9)运动;所述注塑头(9)连接有所述保护机构(6),所述保护机构(6)用以对注塑型材进行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电机(21)、螺杆(22)以及滑杆(23),所述螺杆(22)、所述滑杆(23)平行并列设于所述固定座(1)的表面,所述滑杆(23)位于所述螺杆(22)的内侧,所述螺杆(22)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1),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所述加工板(9a),所述滑杆(23)滑动连接所述加工板(9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盒体(51)、第二转动电机(52)、第一齿轮(53)以及套管(54),所述套管(54)套接于所述滑杆(23)的顶端,所述套管(54)与所述滑杆(2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套管(54)设于所述盒体(51)的外壁,所述盒体(51)的内部固定有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所述第二转动电机(5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线式3D智能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调节机构(4)包括内环体(41)、外齿环(42)以及中心杆(43),所述外齿环(42)伸入于所述盒体(51)的内部,所述外齿环(42)垂直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3),所述外齿环(42)设于所述内环体(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芹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