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梅莲专利>正文

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254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包括多个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所述多个导光柱沿着纵向和横向矩阵排列,各横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横向连接柱连接,各纵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纵向连接柱连接,所述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为同一材料一体生产成型;所述导光柱的高度与透光混凝土的厚度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方便在透光混凝土中布设导光材料,提高了透光混凝土的强度,施工质量可靠。

A Transparent Concrete Light Guide Column Modul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nsparent concrete light guide column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light guide columns, a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column and a transverse connecting column. The light guide column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matrices, the middle of each transverse row of light guide columns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transverse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middle of each longitudinal row of light guide columns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column. The transverse connecting column is manufactured with the same material, and the height of the light guide column is equal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transparent concrete. The invention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laying of light-conducting materials in the transparent concrete, improves the strength of the transparent concrete, and has reliable construction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光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透光混凝土是一种在混凝土中设置导光材料使混凝土实现透光的技术,2001年,匈牙利建筑学家AronLosonczi首次提出了透光混凝土概念,并在2003年应用光玻璃纤维成功研制出透光混凝土。我国的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榆构也相继研制成功。现有的透光混凝土中的导光材料有的采用逐层铺设,这样一方面导光材料的位置难以固定,另一方面施工效率慢,难以在现场浇筑;有的则在成型模具上穿孔以穿设并固定导光材料,这不但破坏了模具的结构,而且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撞击下容易损坏透光材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综上,现在急需一种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导光效果好的制备透光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其极大地方便在透光混凝土中布设导光材料,提高透光混凝土的强度,施工质量可靠。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使用方法。为达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包括多个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所述多个导光柱沿着纵向和横向矩阵排列,各横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横向连接柱连接,各纵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纵向连接柱连接,所述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为同一材料一体生产成型;所述导光柱的高度与透光混凝土的厚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纵向连接柱包括纵向端部连接柱和纵向中间连接柱,所述纵向端部连接柱悬挑设置在纵向两端导光柱的中部,所述纵向中间连接柱连接在各相邻纵向中间导光柱的中部,所述纵向端部连接柱的长度为纵向中间连接柱长度的一半。优选的,所述横向连接柱包括横向端部连接柱和横向中间连接柱,所述横向端部连接柱悬挑设置在横向两端导光柱的中部,所述横向中间连接柱连接在各相邻横向中间导光柱的中部,所述横向端部连接柱的长度为横向中间连接柱长度的一半。优选的,所述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材质普通玻璃或有机玻璃,所述导光柱、纵向连接柱和横向连接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纵向连接柱和横向连接柱的截面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导光柱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导光柱的外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外壁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导光柱一体生产成型。为达到另外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待施工透光混凝土的面积,计算需要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数量,并准备足够数量的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2)紧贴模箱的角部铺设第一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3)在第二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一侧的各横向端部连接柱涂上玻璃胶,将第二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涂有玻璃胶的横向端部连接柱与第一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紧贴模箱一侧的相对侧的横向端部连接柱一一对应粘结;或在第二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一侧各纵向端部连接柱上涂上玻璃胶,将第二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涂有玻璃胶的纵向端部连接柱与第一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紧贴模箱一侧的相对侧的纵向端部连接柱一一对应粘结;(4)重复步骤(3)以完成第一排或第一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铺设;(5)再在一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一侧的纵向端部连接柱涂上玻璃胶,将该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涂有玻璃胶的纵向端部连接柱与第一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紧贴模箱一侧的相对侧的纵向端部连接柱一一对应粘结;或再在一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一侧的横向端部连接柱涂上玻璃胶,将该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涂有玻璃胶的横向端部连接柱与第一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紧贴模箱一侧的相对侧的横向端部连接柱一一对应粘结;(6)再重复步骤(3)以完成第二排或第二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铺设;(7)重复步骤(5)‐(6)完成整个透光混凝土导光柱的铺设。本专利技术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有:(1)本专利技术巧妙地采用纵向连接柱和横向连接柱将多个导光柱连接成整体,这样一方面可以将其直接放置在模箱内,无需任何固定措施便可很好地固定其位置,极大地方便了在透光混凝土中布设导光材料,保证了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纵向连接柱和横向连接柱纵横交错形成了网状结构以起到了类似于钢筋网的作用,提高了透光混凝土的强度。(2)本专利技术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为同一材料一体生产成型,质量安全可靠,现场可直接使用;且各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之间通过玻璃胶粘结,铺设方式简单,适应于制作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厚度的透光混凝土,具有普遍适用性。(3)本专利技术导光柱的外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外壁的延伸段,延伸段的设置可以提高导光柱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提高了透光混凝土的整体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光柱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四个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拼装图。其中:导光柱1、延伸段11、纵向连接柱2、纵向端部连接柱21、纵向中间连接柱22、横向连接柱3、横向端部连接柱31、横向中间连接柱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包括十六个导光柱1、纵向连接柱2、横向连接柱3,所述十六个导光柱1沿着纵向和横向矩阵排列,各横排的导光柱1的中部均通过所述横向连接柱3连接,各纵排的导光柱1的中部均通过所述纵向连接柱2连接;这样一方面可以将其直接放置在模箱内,无需任何固定措施便可很好地固定其位置,极大地方便了在透光混凝土中布设导光材料,保证了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纵向连接柱2和横向连接柱3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结构以起到了类似于钢筋网的作用,提高了透光混凝土的强度。所述导光柱1、纵向连接柱2、横向连接柱3为同一材料一体生产成型;所述导光柱1的高度与透光混凝土的厚度相等。质量安全可靠,现场可直接使用,各块透光混凝土导光柱1模块之间通过玻璃胶粘结,铺设方式简单,适应于制作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厚度的透光混凝土,具有普遍适用性。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连接柱2包括纵向端部连接柱21和纵向中间连接柱22,所述纵向端部连接柱21悬挑设置在纵向两端导光柱1的中部,所述纵向中间连接柱22连接在各相邻纵向中间导光柱1的中部,所述纵向端部连接柱21的长度为纵向中间连接柱22长度的一半。这样在模块相互拼接时,各相邻纵向导光柱之间的连接柱长度保持一致。所述横向连接柱3包括横向端部连接柱31和横向中间连接柱32,所述横向端部连接柱32悬挑设置在横向两端导光柱1的中部,所述横向中间连接柱32连接在各相邻横向中间导光柱1的中部,所述横向端部连接柱31的长度为横向中间连接柱32长度的一半。这样在模块相互拼接时,各相邻横向导光柱之间的连接柱长度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材质普通玻璃或有机玻璃,所述导光柱1、纵向连接柱2和横向连接柱3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纵向连接柱2和横向连接柱3的截面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导光柱1的直径。如图3所示,所述导光柱1的外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外壁的延伸段11,所述延伸段11与所述导光柱1一体生产成型。如图4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透光混凝土的大小将多块(如图4中的4块)所述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相互拼接。实施例2:实施例2为使用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所述多个导光柱沿着纵向和横向矩阵排列,各横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横向连接柱连接,各纵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纵向连接柱连接,所述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为同一材料一体生产成型;所述导光柱的高度与透光混凝土的厚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所述多个导光柱沿着纵向和横向矩阵排列,各横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横向连接柱连接,各纵排的导光柱的中部均通过所述纵向连接柱连接,所述导光柱、纵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为同一材料一体生产成型;所述导光柱的高度与透光混凝土的厚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柱包括纵向端部连接柱和纵向中间连接柱,所述纵向端部连接柱悬挑设置在纵向两端导光柱的中部,所述纵向中间连接柱连接在各相邻纵向中间导光柱的中部,所述纵向端部连接柱的长度为纵向中间连接柱长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柱包括横向端部连接柱和横向中间连接柱,所述横向端部连接柱悬挑设置在横向两端导光柱的中部,所述横向中间连接柱连接在各相邻横向中间导光柱的中部,所述横向端部连接柱的长度为横向中间连接柱长度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的材质普通玻璃或有机玻璃,所述导光柱、纵向连接柱和横向连接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纵向连接柱和横向连接柱的截面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导光柱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光混凝土导光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外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外壁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导光柱一体生产成型。6.一种透光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梅莲
申请(专利权)人:吕梅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