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加川清二专利>正文

电磁波吸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31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波吸收电缆,其具有呈螺旋状卷绕于包围导线的绝缘性内皮的周围的电磁波吸收带、绝缘层以及电磁波反射层,电磁波吸收带由在宽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两片电磁波吸收膜构成,多条实质平行且断续的线状痕以不规则的宽度以及间隔沿多个方向形成于各电磁波吸收膜的金属薄膜,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的交叉角(θs)为30~90°,两片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交叉,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宽度(D2)与长度方向重叠量(D3)的合计(D2+D3)为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的30~70%。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Cab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cable, which ha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and, an insulating layer and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ing layer spirally wound around the insulating endothelium surrounding the conductor.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and consists of two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films which overlap locally in the width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substantially parallel and intermittent linear traces with irregular width and spacing along multiple directions. Metal thin films formed in each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film have a crossing angle of 30-90 degrees for the linear traces of each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film. The linear traces of two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films intersect. The total length direction width (D2) and length direction overlap (D3) of the overlapping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film are 30-70%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width (D)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波吸收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较高的电磁波吸收能力的电磁波吸收电缆。
技术介绍
不仅从电气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电缆放射电磁波,周围的电磁波也侵入电缆,以此向信号混入噪声。为了防止从电缆放射电磁波以及朝向电缆侵入电磁波,长久以来,进行利用金属网或者箔片来屏蔽电缆的操作。例如,日本特开平11-185542号公开了一种带有薄膜磁性体屏蔽件的电缆,在多根信号线的周围施加绝缘带,并在其上卷绕向导电率高的金属箔(铜箔等)层压薄膜的高透磁率材料(坡莫合金等)而成的带,进一步在其上施加绝缘体。但是,存在有对于高频噪声而无法进行完全屏蔽这样的问题,提出了替代电磁波屏蔽而通过电磁波吸收来防止电磁波的放射以及侵入的方案。日本特开2005-259385号公开了一种通信用电缆,其具备:利用橡胶皮膜将两根金属芯线电绝缘而成的多个第一对线;覆盖第一对线的第一覆盖件;利用橡胶皮膜将两根金属芯线电绝缘而成的多个第二对线;覆盖第二对线的第二覆盖件;以及第二覆盖件的外侧的金属网组以及绝缘体层。第一覆盖件以及第二覆盖件均具有由磁性体层与导电体层构成的双层结构。磁性体层例如由通过粘合剂结合非晶合金微粒而成的片材构成,导电体层例如由通过粘合剂结合银微粒而成的片材构成。但是,在该通信用电缆中使用具有由磁性体层与导电体层构成的双层结构的覆盖件,因此电缆整体不得不变得粗大,并且价格变得昂贵。日本特开2009-71266号公开了一种具有利用绝缘覆盖包裹通信线或者电力线的结构的通信用电缆,具有包括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的电磁波吸收/遮挡用薄膜在绝缘覆盖内卷绕于电线或者电缆的结构。作为电磁波遮挡层,例示了通过将铝箔或者铜箔层叠于聚合物薄膜、或者使Al或者Cu蒸镀于聚合物薄膜而形成的厚度为17~70μm的电磁波遮挡薄膜,作为电磁波吸收层,例示了金属薄片和/或涂敷了含有能够吸收电磁波的Fe-Si合金粉末、Fe-Si-Cr合金粉末、非晶金属粉末等的涂料的厚度为10~100μm的电磁波吸收膜。但是,电磁波吸收/遮挡用薄膜不仅成为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的双层结构,而且任一层均比较厚,因此通信用电缆整体不得不变得粗大,并且价格变得昂贵。电缆大多在复杂结构的电气设备以及电子设备内进行布线,因此优选尽可能地变细。但是,若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设为具有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这两者的结构,则电缆的细径化较为困难。而且,若形成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的双层结构,则也存在电缆整体的价格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放射以及吸收且容易实现细径化的低价的电磁波吸收电缆。鉴于上述目的而深入研究的结果是,本专利技术人发现(1)使通过将多条实质平行且断续的线状痕以不规则的宽度以及间隔沿多个方向形成于在塑料膜的一面设置的单层或者多层的金属薄膜而成的两片电磁波吸收膜沿宽度方向局部地重叠而形成电磁波吸收带、(2)将所述电磁波吸收带卷绕于电源线或者信号线(统一称作“导线”)的周围、(3)使所述电磁波吸收带中的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与另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交叉、并且(4)将所述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宽度D2(仅称作“长度方向薄膜重叠宽度D2”)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重叠量D3(仅称作“长度方向带重叠量D3”)的合计D2+D3设为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仅称作“长度方向带宽度D3”)的30~70%,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放射以及吸收,从而想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磁波吸收电缆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根导线、包围各导线的至少一层绝缘性内皮、以及呈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绝缘性内皮各自或者整体的周围的电磁波吸收带,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由在宽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两片电磁波吸收膜构成,各电磁波吸收膜具有塑料膜、以及设于该塑料膜的至少一面的单层或者多层的金属薄膜,在所述金属薄膜上以不规则的宽度以及间隔沿多个方向形成有多条(多个)实质平行且断续的线状痕,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的锐角侧的交叉角θs处于30°~90°的范围内,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与另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交叉,所述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宽度D2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重叠量D3的合计(D2+D3)为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的30%~7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电磁波吸收电缆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根导线、包围各导线的至少一层绝缘性内皮、呈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绝缘性内皮各自或者整体的周围的电磁波吸收带、覆盖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绝缘层、以及覆盖所述绝缘层的电磁波反射层,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由在宽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两层电磁波吸收膜构成,各电磁波吸收膜具有塑料膜、以及设于该塑料膜的至少一面的单层或者多层的金属薄膜,在所述金属薄膜上以不规则的宽度以及间隔沿多个方向形成有多条(多个)实质平行且断续的线状痕,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的锐角侧的交叉角θs处于30°~90°的范围内,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与另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交叉,所述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宽度D2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重叠量D3的合计D2+D3为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的30%~70%。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电磁波吸收电缆以及第二电磁波吸收电缆中,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宽度W、两片电磁波吸收膜的宽度W1、W2以及两片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宽度Wo满足W=W1+W2-Wo以及Wo/W=20%~60%的关系。优选的是,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重叠量D3为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的1%~50%。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电磁波吸收电缆以及第二电磁波吸收电缆中,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与另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的交叉角α的最小值为10°~45°。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电磁波吸收电缆中,所述绝缘层由热塑性树脂或者橡胶构成。所述绝缘层优选含有磁性颗粒。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优选为1mm以上。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电磁波吸收电缆中,所述电磁波反射层由塑料膜与在该塑料膜的一面上设置的单层或者多层的金属薄膜构成。所述电磁波反射层中的所述金属薄膜优选由从包括铝、铜、银、锡、镍、钴、铬以及它们的合金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金属构成。所述电磁波反射层中的所述金属薄膜优选为蒸镀膜。优选在所述电磁波反射层粘贴接地线。优选的是,在第一电磁波吸收带以及第二电磁波吸收带中的所述电磁波吸收膜中,所述线状痕的宽度的90%以上处于0.1μm~100μm的范围内且平均为1μm~50μm,所述线状痕的横向间隔处于1μm~500μm的范围内且平均为1μm~200μm。优选的是,在第一电磁波吸收带以及第二电磁波吸收带中的所述电磁波吸收膜中,所述线状痕相对于所述导线以30°~60°的范围内的角度进行倾斜。优选的是,在第一电磁波吸收带以及第二电磁波吸收带中的所述电磁波吸收膜中,所述金属薄膜的厚度为0.01μm~10μm。优选的是,在第一电磁波吸收带以及第二电磁波吸收带中的所述电磁波吸收膜中,所述金属薄膜由从包括铝、铜、银、锡、镍、钴、铬以及它们的合金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金属构成。所述金属薄膜优选为铝的蒸镀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成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结构的电磁波吸收电缆的一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波吸收电缆,具有至少一根导线、包围各导线的至少一层绝缘性内皮、以及呈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绝缘性内皮各自或者整体的周围的电磁波吸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由在宽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两片电磁波吸收膜构成,各电磁波吸收膜具有塑料膜、以及设于该塑料膜的至少一面的单层或者多层的金属薄膜,在所述金属薄膜上以不规则的宽度以及间隔沿多个方向形成有多条实质平行且断续的线状痕,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的锐角侧的交叉角θs处于30°~90°的范围内,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与另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交叉,所述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宽度D2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重叠量D3的合计(D2+D3)为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的30%~70%。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07 JP 2017-1340611.一种电磁波吸收电缆,具有至少一根导线、包围各导线的至少一层绝缘性内皮、以及呈螺旋状地卷绕于所述绝缘性内皮各自或者整体的周围的电磁波吸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由在宽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两片电磁波吸收膜构成,各电磁波吸收膜具有塑料膜、以及设于该塑料膜的至少一面的单层或者多层的金属薄膜,在所述金属薄膜上以不规则的宽度以及间隔沿多个方向形成有多条实质平行且断续的线状痕,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的锐角侧的交叉角θs处于30°~90°的范围内,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与另一方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交叉,所述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宽度D2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重叠量D3的合计(D2+D3)为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的3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吸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吸收带的宽度W、两片电磁波吸收膜的宽度W1、W2以及两片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宽度Wo满足W=W1+W2-Wo以及Wo/W=20%~60%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川清二
申请(专利权)人:加川清二加川敦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