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lyacrylamide oil displacement ag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olyacrylamide oil displacement ag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polyacrylamide structure in which the cross-linking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branched chain structure coexist, and the cross-linking structure accounts for 60-95% of the whole polyacrylamide structure,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cross-linking agent consists of allyl glycidyl ether or (methyl) glycidyl acrylate and polyethylene. Enylpolyamine is prepared by reaction. The oil displacement ag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elasticity, viscidity and deformation recovery ability, and can ensure excellent long-term anti-aging performance in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environment,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application in tertiary oil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丙烯酰胺颗粒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酰胺颗粒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能源和化工的基础原料,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主要油田已进入二次开采的中后期,油田的储层、油层情况严重劣化,常为高温高盐型,只有通过三次采油才能把约60%的剩余石油有效地开采出来。这对于保证我国长期能源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聚丙烯酰胺(PAM)具有水溶性好和粘度高等优点,为理想的三次采油的关键高分子材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线型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在剪切作用下容易发生分子链断裂,并且,在地下高温高盐的环境中PAM水溶液的溶液粘度及驱油效果大幅降低。三次采油技术中,完全交联的聚丙烯酰胺通常作为调剖堵水剂使用,因为其良好的体膨性对高渗层可进行调剖处理调节其渗透率。但是,完全交联的聚丙烯酰胺由于交联度高,硬度大,变形性差,在孔隙中运移困难,不能起到驱油剂的作用,因此在三次采油中的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的聚丙烯酰胺颗粒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其具有以多官能度交联剂作为交联中心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与支化链结构共存的聚丙烯酰胺结构,其中交联结构在整个聚丙烯酰胺结构中所占比例为60~95%,并且所述多官能度交联剂由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多乙烯多胺反应而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其具有以多官能度交联剂作为交联中心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与支化链结构共存的聚丙烯酰胺结构,其中交联结构在整个聚丙烯酰胺结构中所占比例为60~95%,并且所述多官能度交联剂由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多乙烯多胺反应而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其中所述多乙烯多胺包括含有2~4个亚乙基和2~5个伯胺或仲胺基团的胺类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其是胶状、颗粒或粉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其在85℃、30000矿化度盐水中老化90天,仍能保持70%的模量。5.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交联剂溶液的制备:将摩尔比为1:2~5的多乙烯多胺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溶于水中,使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0%,然后于50~85℃下反应,得到多官能交联剂溶液;(2)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绪龙,黄光速,郭兰磊,祝仰文,郑静,李江波,刘汉超,姜祖明,王义,曹振兴,刘坤,陈晓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