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天钢专利>正文

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潮汐车道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15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潮汐车道的方法,包括壳体,在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透光板,自上而下透光板将空腔分为第一、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弹性透光气囊、可冲放气的泵,第二空间内设置有第一空间的射灯,可冲放气的泵、射灯连接有电缆、控制器,电缆连接有电源,通过后台智能终端发出控制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射灯发出黄光,允许正常行驶方向的车辆闯入对向车道,可冲放气的泵给弹性透光气囊充气以形成气囊柱或/和射灯发出频闪的红光,根据频闪的红光、气囊柱重新驶入正向车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且快速的实现潮汐车道的开启与关闭,操作简单,不影响正常交通;可以后台监控,快速抓拍违法变道,安全系数高。

A Controlling Device for Light-Controlled Tidal Lane and It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idal L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device for a light-controlled tidal lan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idal la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 light transmitter in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a top-down light transmitter dividing the cavity into a first and a second space, an elastic light transmitter bag and a pump for flushing and deflating air in the first space, a beam lamp for flushing and deflating air in the second space, and a pump for flushing and deflating air. The spotlight is connected with cables and controllers, and the cables are connected with power supply. The control signal is sent to the controller through the backstage intelligent terminal.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spotlight to emit yellow light. The controller allows the vehicles in the normal direction to enter the opposite lane. The inflatable pump can inflate the elastic light-transmitting airbag to form the airbag column or/and the spotlight to emit flashing red light. According to the flashing red light, the airbag column can be re-driven. Entering the forward lane,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and quickly open and close the tidal lane, has simple oper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normal traffic, can be monitored in the background, quickly capture illegal Lane changing, and has high safety f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潮汐车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道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潮汐车道的方法,属于智能交通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城市道路的合理规划显得越发重要,但就目前的城市道路而言,往往在通行高峰期间还是易造成大规模的交通拥挤和堵塞。对于交通堵塞的问题,目前各城市的常规应对方法包括:信号灯控制下的潮汐可变车道;电动隔离栏变化潮汐车道;潮汐车道隔离墩及专用调整车辆。其存在如下缺陷:信号灯控制下的潮汐可变车道的方式存在指示方式单一,驾驶员容易忽略甚至不敢驶入;电动隔离栏变化潮汐车道、潮汐车道隔离墩及专用调整车辆均存在需要人工现场遥控或驾驶专用车辆才能进行操作,车道变化费时费力,同时投资巨大,后期维护工作压力较大,也容易造成车辆碰撞隔离墩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智能潮汐车道控制装置,可以满足实现安装简单、车道智能快速变化、后期维护简单、总体投资较少的实际运行功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变换快捷、安全可靠等技术特点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控制潮汐车道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口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透光板,自上而下所述透光板将空腔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弹性透光气囊以及与弹性透光气囊密封联通的可冲放气的泵,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光照朝向第一空间的射灯,所述可冲放气的泵、射灯连接有电缆、控制器,所述电缆连接有电源。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车辆感应器,所述车辆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有用于违章拍照的摄像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有后台智能终端,所述射灯包括可发出红、黄、绿颜色的灯珠,所述后台智能终端实时分析监视摄像头以控制射灯颜色的切换。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透光气囊充满气包括圆柱状、长方体、异形体,所述弹性透光气囊的顶部设置有抗压板,所述抗压板大小尺寸与壳体上端开口大小尺寸相同。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底部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和壳体均嵌入在地面上开设的凹槽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底部连接有平板小推车,所述壳体、平板小推车均嵌入在地面上开设的凹槽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透光气囊高度为50-220cm。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为圆柱形,其上端直径为20cm,高度为30cm。利用一种光控潮汐车道控制装置控制潮汐车道的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潮汐车道的驶入端、驶出端以及潮汐车道与对向车道分割线的地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位于驶入端和驶出端的安装孔依次排列且形成朝向正向车道倾斜的引导线,位于潮汐车道与对向车道分割线上的安装孔依次排列形成禁止变道线,在每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一个新型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步骤2):当需要启用潮汐车道时,后台智能终端发出控制信号给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驶入端的控制装置中射灯5发出频闪的黄光,多个频闪的黄光形成有一个引导线,允许正常行驶方向的车辆闯入对向车道;控制器控制驶出端的控制装置中的可冲放气的泵4给弹性透光气囊3充气以形成50-220cm高的气囊柱或/和通过控制器控制驶出端的控制装置中的射灯5发出频闪的红光,当车辆在对向车道中行驶至驶出端时,根据频闪的红光、气囊柱形成的引导线重新驶入正向车道;同时,控制器控制分割线上的控制器控制驶出端处控制装置中的可冲放气的泵4给弹性透光气囊3充气以形成50-220cm高的气囊柱或/和通过控制器控制驶出端的控制装置中的射灯5发出频闪的红光,通过潮汐车道与对向车道分割线上频闪的红光、气囊柱提醒车量禁止变道。有益效果:可以自动且快速的实现潮汐车道的开启与关闭,道路上作业量小,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无需人工现场施工而影响正常交通;可以后台监控,快速抓拍违法变道以及违法进入潮汐车道;安全系数高,即使车辆与气囊棒发生碰撞,也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使用状态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翻转机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翻转机构使用状态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平板小推车使用状态图之一。图6是本专利技术平板小推车使用状态图之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双向八车道控制潮汐车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为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1,壳体1上端开口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设置有透光板2,自上而下所述透光板2将空腔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弹性透光气囊3以及与弹性透光气囊3密封联通的可冲放气的泵4,第二空间内设置有光照朝向第一空间的射灯5,可冲放气的泵4、射灯5连接有电缆6、控制器,电缆6连接有电源,在潮汐车道的地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将壳体1安装进入安装孔内,即可实现新型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的安装,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射灯5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弹性透光气囊3里面,射灯5优选LED,其发热基本可以忽略,该方案可以省略透光板,结构更简单,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使用方式1:通过电缆接通电源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启动射灯5发出光亮,射灯5的光依次透过透光板2以及弹性透光气囊3,使得驾驶车辆的人可以一眼发现地面的发光,而得到提醒,通过射灯5发出不同的颜色,而对应提醒是否可以驶入,该种使用方式可以实现提醒禁止驶入或允许驶入;使用方式2:当通过电缆接通电源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启动射灯5发出光亮,进一步的控制器控制可冲放气的泵4给弹性透光气囊3进行充气,充气后的弹性透光气囊3从壳体1内伸出并形成立体的棒状结构(类似隔离墩),此时射灯5的光依次透过透光板2并照射到弹性透光气囊3内,形成了一个发光的立体的棒状结构,更加醒目,射灯5可以发出不同的颜色以使得弹性透光气囊3发出不同的颜色,使得驾驶者从很远处就可以看到发出光亮的弹性透光气囊3,获知是否可以驶入潮汐车道。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在壳体1上端设置有车辆感应器7,车辆感应器7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车辆感应器7的设置,使得当车辆强行闯入时,控制器会控制射灯5发出频闪的光或者对应的颜色进行提醒驾驶者,其中,射灯5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射灯5成斜线安装在道路上,当任意一个射灯5上的车辆感应器7感应到车辆时,其他射灯5同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发出频闪的光或者对应的颜色进行提醒驾驶者,使得提醒更加明显,效果更佳。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控制器通信连接有用于违章拍照的摄像头,当车辆强行闯入时,控制器会将信号发送给安装在车道上方用于违章拍照的摄像头,摄像头将快速启动并对违章的车辆进行拍张,进一步的起到了威慑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不顾射灯5发出频闪的光或者对应的颜色进行提醒的驾驶者起到管制作用。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控制器通信连接有后台智能终端,射灯5包括可发出红、黄、绿颜色的灯珠,后台智能终端实时分析监视摄像头以控制射灯5颜色的切换,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开口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设置有透光板(2),自上而下所述透光板(2)将空腔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弹性透光气囊(3)以及与弹性透光气囊(3)密封联通的可冲放气的泵(4),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光照朝向第一空间的射灯(5),所述可冲放气的泵(4)、射灯(5)连接有电缆(6)、控制器,所述电缆(6)连接有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开口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设置有透光板(2),自上而下所述透光板(2)将空腔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弹性透光气囊(3)以及与弹性透光气囊(3)密封联通的可冲放气的泵(4),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光照朝向第一空间的射灯(5),所述可冲放气的泵(4)、射灯(5)连接有电缆(6)、控制器,所述电缆(6)连接有电源。2.根据权利里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车辆感应器(7),所述车辆感应器(7)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里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有用于违章拍照的摄像头。4.根据权利里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有后台智能终端,所述射灯(5)包括可发出红、黄、绿颜色的灯珠,所述后台智能终端实时分析监视摄像头以控制射灯(5)颜色的切换。5.根据权利里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透光气囊(3)充满气包括圆柱状、长方体、异形体,所述弹性透光气囊(3)的顶部设置有抗压板(8),所述抗压板(8)大小尺寸与壳体(1)上端开口大小尺寸相同。6.根据权利里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连接有翻转机构(9),所述翻转机构(9)和壳体(1)均嵌入在地面上开设的凹槽中。7.根据权利里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控潮汐车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连接有平板小推车(10),所述壳体(1)、平板小推车(10)均嵌入在地面上开设的凹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钢
申请(专利权)人:吴天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