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室功能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12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被内、外杠杆式拉手(74,36)操作的锁机构提供了一种安全教室功能,并包括内、外锁机构,所述内、外锁机构借助内、外锁筒(200,60)和钥匙(202,60)可独立地在锁住和开锁状态之间转换。内拉手(74)总是操作锁机构以缩回弹键栓。外拉手(36)只有当内、外锁机构都处于开锁状态时才能缩回弹键栓。外钥匙(60)在内锁机构处于锁住状态时能缩回弹键栓,但是,不能将内锁机构变成开锁状态或允许外拉手(36)操作,从而可保证从内侧对外拉手(36)的绝对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有入侵者或安全教室功能的高质量的圆筒锁,其中锁机构可以用钥匙从内部锁住以防止入侵者进入有人占据的教室或办公室。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物中经常需要的杠杆式门拉手结构,其中入侵者可能通过杠杆式门拉手对锁机构施加很高水平的转矩。
技术介绍
在商业及公共建筑物如办公楼和学校中使用的锁越来越普遍地设有安全教室功能(也称为“入侵者”功能。这种锁一般用在内门上,使教室或办公室与走廊或公共区域分开。具有这种功能的锁具有在门的两侧上用钥匙操作的锁筒。在门的任一侧转动钥匙就将门锁住并防止外部的拉手将门打开。但是,不管门是否被锁住或打开,内部的拉手如必要的话总是使弹键缩回并可打开门以使内部的人可以走出。这种锁功能的主要优点在于,门可以从内侧锁住而无需开门且不使内侧的人不暴露于可能处于门的另一侧的入侵者。与在门内侧带有按钮式锁致动器的较传统的锁结构相比较,带有这种功能的锁可对门的锁住状态提供更为确实的控制。没有两个锁筒之一的钥匙的人不能改变门的锁住状态。这可减少传统的按钮式锁致动器可能发生的令人讨厌的锁住的情形,传统的按钮式锁致动器不要求用钥匙从内侧锁住外门。在设有这种功能的锁中,对于内、外锁筒可以使用不同的钥匙。这使教师或办公人员可配有内侧钥匙以便从内侧启动入侵者功能,如果房间被锁住时,使入侵者不能从外侧进入该房间(或任何其它锁住的房间)。目前设有这种功能的锁一般被设计成只带有一个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由两个锁筒中的任一个启动,以便将锁定机构向着或背离锁住状态转换。如果门从外侧锁筒被置于锁住状态,那么,它不能从内侧锁筒回复至开启状态,反之亦然。这种传统设计的一个问题在于,在不了解内侧人员的情况下,使用外侧钥匙可以将门转换成开启状态。因此,甚至在门已被从内侧锁住,即使门从未被打开过,内侧的人员也不能总是肯定门处于锁住状态。当经过授权的保安人员或警察想锁住门或进行检查以保证内侧人员安全或保证无入侵者在内时,门可能已被从外侧疏忽地被开锁。一个与设置带有这种功能的锁相关的问题是,用外侧钥匙从外侧打开门一般会自动地使门开锁。当警察或保安人员打开房间时,他们必须记住再次插入钥匙,将其锁住。在包围入侵者事件的混乱中,警察或保安人员可能并不熟悉锁的正确操作,在进入前可靠地被锁住的房间可能会被开锁。当应用于杠杆式拉手结构时,锁的强度是特别受人关注的事。当门拉手被制成杠杆式拉手而非传统的圆球捏手时,门要容易打开得多。因此,在某些应用中杠杆式拉手是优选的,为了便于残疾人或老年人进出,对于公共建筑物中的某些门,根据适用的法规可能要求杠杆式拉手。但是,门拉手的杠杆形状要比圆球捏手对门的内锁机构可施加大得多的力。在大多数门锁中,锁机构可防止捏手在门被锁住时被转动。当门的圆球捏手被杠杆式拉手取代时,杠杆式拉手的较大的杠杆作用可能使入侵者通过在拉手的杠杆端部上站立或跳动而破坏锁机构的内部零件。这个问题对于圆筒锁特别尖锐,圆筒锁比榫眼式锁具有容纳重型锁定构件更小空间。另一个问题涉及杠杆式拉手的不平衡形状,这会使杠杆式拉手下垂。传统的圆球捏手围绕捏手转动轴线是平衡的。因此,将捏手返回不工作位置需要相对较小的力。这种返回力通常是由锁中的键杆复位弹簧提供的。但是,杠杆式拉手要返回至水平位置需要大得多的力。键杆复位弹簧不能提供足够的力,因而大多数杠杆式拉手结构装有辅助杠杆式拉手复位弹簧。由于杠杆式拉手复位弹簧较大,而且由于锁内空间有限,因而辅助杠杆式拉手支承弹簧一直位于隆起部(rose)。虽然这是有效的,但是,在隆起部件中的杠杆式拉手复位弹簧会使隆起部较厚,这在一些人看来比较讨厌。圆球形门捏手的视觉对称性意味着当松开捏手时捏手精确返回不工作位置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杠杆式拉手未完全返回水平的不工作位置,那么,它看起来就是下垂的。这种视觉上的下垂是特别令人讨厌的。但是,稍在水平上方的不工作位置一般并不令人生厌。为了避免由于正常磨损或零件公差引起的视觉上的下垂,杠杆式拉手的不工作位置需要稍在水平上方。但是,迄今以来,不将锁构制成左侧摆动和右侧摆动或不将止动件设置在隆起部就难于使杠杆式拉手被布置成返回一个高于水平的位置。传统的锁通过将锁顶部翻转到底部就可以被安装成左侧摆动或右侧摆动。这使锁机构的锁定侧保持在门的同一侧,同时又可实行左侧摆动和右侧摆动。但是,假如止动位置位于锁机构内,这种围绕水平轴线的转动就会使高于水平的止动位置变成令人讨厌的低于水平的位置。但是,对左、右摆的门需要单独的锁,由于增大了库存成本、引起混乱,订购了错误的锁时造成延误,因而是不合乎需要的。因此,止动件通常设置在隆起部内。这使隆起部可根据需要相对于锁体倒转,以便总是将隆起部的顶部保持在顶部而不管锁是否被安装在左摆或右摆的门中。但是,由于需要将隆起部制得较厚以容纳止动件,因而隆起部内的止动件是不合需要的。当使用隆起部来设置止动件以限制拉手运动并容纳复位弹簧时,必须将隆起部相对于门锚定。通常这是通过贯穿的螺栓完成的,贯穿的螺栓连接门的相反两侧上的隆起部并穿出锁体的主孔。但是,通孔需要大直径的隆起部来覆盖这些孔。这种大直径隆起部令一些人生厌,而且大直径也提高了隆起部的成本。现有技术的杠杆式拉手圆筒锁,由于将拉手装在锁机构上所使用的方法会引起另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拉手在一根轴上滑动并被一个弹簧加载的捕获件捕获。捕获件必须具有与捕获它的孔的间隙,该间隙使轴和拉手之间可轴向运动。这种运动使用户感到拉手“松弛”,因而是不合需要的。在轴和锁机构之间也往往存在一些相对运动,这又增大了拉手和门之间的令人生厌的轴向运动。人们迫切需要减小或消除拉手和锁机构之间的这种轴向端隙(endplay)。由于现有技术存在这些问题和缺陷,因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教室功能的锁机构,其中内锁筒和外锁筒独立地工作以保持外拉手被锁住,使内锁筒处于锁住状态时外锁筒可用于打开门,但是如果内锁筒不是也被变成开启状态,外锁筒就不能永久地为从外侧进入而使外拉手开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杠杆式拉手一起使用的锁机构,这种锁机构牢固且可耐受滥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杠杆式拉手一起使用的锁机构,这种锁机构不需钻出通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杠杆式拉手一起使用的锁机构,这种锁机构采用薄且直径小的隆起板(rose plate)。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杠杆式拉手一起使用的锁机构,这种锁机构可减小拉手和锁体之间的端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杠杆式拉手一起使用的锁机构,这种锁机构能够在实地被更完全地拆开和修理。从本说明书可部分地明白和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可被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门上的安全教室功能锁机构,该锁机构包括一个内锁机构和一个外锁机构、一个弹键机构和一个在锁住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以锁住外拉手的锁定件。内锁机构借助一个内锁筒和相应的内钥匙操作以便在开锁状态和锁住状态之间改变内锁机构。外锁机构借助一个外锁筒和钥匙以类似方式操作以便在开锁状态和锁住状态之间改变。内、外锁机构的锁住和开锁状态是彼此完全无关的。弹键机构包括一个弹键栓,该弹键栓可由内、外拉手操作以便在一个伸展位置(用于锁门)和一个缩回位置(用于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装在门内的安全教室功能锁机构,它包括:一个内锁机构,它能被一个内锁筒和相应的内钥匙操作以便在一个开锁状态和一个锁住状态之间改变内锁机构;一个外锁机构,它能被一个外锁筒和相应的外钥匙操作,以便在一个开锁状态和一个锁住 状态之间改变外锁机构;一个弹键机构,它包括一个弹键栓,该弹键栓能被内、外拉手操作,以便在一个闭锁门的伸展位置和一个打开门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个可在一个锁住位置和一个开锁位置之间运动的锁定件,该锁定件在锁定件处于锁住位置 时防止外拉手将弹键栓移至缩回位置,当内锁机构或外锁机构被改变至锁住状态时,该锁定件从开锁位置被驱动至锁住位置,而当内、外锁机构都被改变至开锁状态时,该锁定件被驱动至开锁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C埃勒DA索伦森TC齐默
申请(专利权)人:萨金特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