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182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真空离心室、真空闪蒸室、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所述真空离心室位于壳体下部,真空闪蒸室位于壳体中部,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为与壳体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将真空闪蒸+真空离心+真空低温沸腾+真空抽提负压引力+真空隔离等工艺合理组合,综合利用离心力产生超重力,液体增压喷射、真空抽提负压引力、低温沸腾等技术,增大介质汽化相界面,降低介质汽化温度,减少液体浓缩循环周期、缩短分离时间,实现缩小设备体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浓缩效率的目的。

A Cooperative Device for Liquid Concentration and Its Wor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iquid concentration synergistic devic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vacuum centrifugal chamber, a vacuum flash chamber, a vacuum liquefaction chamber and a vacuum liquefaction chamber. The vacuum centrifugal chamber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the vacuum flash chamber is located 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hell, and the vacuum liquefaction chamber and the vacuum liquefaction chamber are locat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The liquid concentration synergistic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rationally combines vacuum flashing+vacuum centrifugation+vacuum low temperature boiling+vacuum extraction negative pressure gravity+vacuum isolation, comprehensively utilizes centrifugal force to generate supergravity, liquid pressurized injection, vacuum extraction negative pressure gravity, low temperature boil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 enlarges the vaporization phase interface of medium, reduces the vaporization temperature of medium, reduces the cycle of liquid concentration, and shortens the cycle of liquid concentration. Separation time can reduce equipment volume,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e concent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浓缩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液体浓缩是从溶液中分离部分溶剂的单元操作,在食品、生物制药、饮料、乳制品、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境治理、海水淡化、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等行业,涉及液体浓缩的生产过程较多。在现有液体浓缩应用技术中,主要有单效和多效蒸发、蒸馏、冷冻浓缩等平衡浓缩方法和膜(渗)分离等非平衡浓缩方法,这些浓缩工艺的应用,为液体浓缩生产过程提供了应用性技术措施,但也存在较多的缺陷,主要有:设备庞大、能耗大、膜易堵塞、膜材消耗大、易结垢结焦、热敏性物料适应性较差、设备操作复杂、化学除垢易腐蚀设备和易产生污染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体浓缩设备大、消耗高、设备操作复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真空离心室、真空闪蒸室、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所述真空离心室位于壳体下部,真空闪蒸室位于壳体中部,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为与壳体上部;所述真空离心室内部设置液体离心装置,该液体离心装置底部通过转动轴连接调速传动机,所述真空离心室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导出口一、循环液加热出口、液体浓缩循环出口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所述液体浓缩循环出口位于壳体底部,液体浓缩循环出口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通过管道和浓缩循环泵连通,且液体浓缩循环进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液体离心装置,液体浓缩循环进口和浓缩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目标液出口;所述真空闪蒸室内安装若干并联的汽化装置,真空闪蒸室对应的壳体侧面设置循环液加热进口,所述所有的汽化装置均连通循环液加热进口,该循环液加热进口通过管道和恒热循环泵连通循环液加热出口,所述恒热循环泵和循环液加热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液体补充口,所述真空闪蒸室底部安装虹吸管,该虹吸管连通至液体离心装置;所述真空液化室一与真空闪蒸室密闭隔离,真空液化室二与真空闪蒸室通过气体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内部均安装热换器,该热换器的管程为循环冷却介质通道,壳程为气体通道,换热器下方均设置集液盘,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内部换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循环泵,真空液化室一内部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冷却液输送管连通真空液化室二内部换热器管程进口,真空液化室二内部换热器管程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壳体外部,将冷却液输出;真空液化室一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引导口一、真空引导口二和抽气口,其中真空引导口一通过管道连通真空导出口一,抽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真空抽提装置,所述真空液化室二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导出口二,该真空导出口二通过管道连通真空引导口二且该管道上设置真空调节阀;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内均安装集液器,所述集液器均连通真空隔离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液加热进口和恒热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恒热器。进一步的,所述汽化装置的数量为2,且每个汽化装置与循环液加热进口之间的管道上均安装阀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的工作方法,恒热循环泵将循环液体输入恒热器加热后,将循环液体高压输入真空闪蒸室内的汽化装置释放,使液体呈喷射状态,加速了低沸点介质的汽化程度,所述真空闪蒸室箱体内的液体,在真空环境中沸点降低,产生连续的沸腾现象,使得低沸点介质蒸发变为气体,真空闪蒸室内的液体经虹吸管流入液体离心装置;调速传动机驱动真空离心室内的液体离心装置快速旋转形成超重力效应,将导入的液体撕裂成成微米至纳米级的液膜、液丝和液滴,液体离心装置内的液体甩出口形成更新的悬空水膜,增大了汽化面积,低沸点介质被快速汽化成气体,由液体离心装置流入真空离心室箱体内的液体,在真空环境中沸点降低,产生连续的沸腾现象,使低沸点介质沸腾蒸发变为气体,由液体离心装置流入真空离心室箱体内的液体经浓缩循环泵连续导入液体离心装置内部形成液体的循环流动;在真空抽提装置抽提导致的负压引力的作用下,所述真空离心室和真空闪蒸室内被汽化的介质,分别被快速引入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可凝性气体在换热器中经热交换后,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流到下方的集液盘内,不凝性气体随真空抽提气流排出。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离心室内真空度为-0.085~-0.093MPa,所述真空闪蒸室内的真空度范围为-0.065~-0.075MPa。进一步的,所述液体离心装置的转速为160~2250转/分钟。采用上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将真空闪蒸+真空离心+真空低温沸腾+真空抽提负压引力+真空隔离等工艺合理组合,综合利用离心力产生超重力,液体增压喷射、真空抽提负压引力、低温沸腾等技术,增大介质汽化相界面,降低介质汽化温度,减少液体浓缩循环周期、缩短分离时间,实现缩小设备体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浓缩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液体浓缩协同装置,适合物料浓缩的范围较广,尤其更适合热敏性物料的浓缩和提纯;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能、耐用性能、安全性能,而且汽化相界面呈递增式迭加,有效地提高了汽化速率和分离效率,降低热敏性物料热分解危险,物料处理量更大,为液体浓缩单元操作提供了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应用性新工艺及装备;液体湍动程度加剧,物料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降低液体浓缩过程中结晶或粘性物的附着速率,不易产生结垢或结焦现象,更适合工业连续性生产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体浓缩协同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真空离心室,3-真空闪蒸室,4-真空液化室一,5-真空液化室二,6-液体离心装置,7-调速传动机,8-真空导出口一,9-循环液加热出口,10-液体浓缩循环出口,11-液体浓缩循环进口,12-浓缩循环泵,13-目标液出口,14-汽化装置,15-循环液加热进口,16-恒热循环泵,17-液体补充口,18-虹吸管,19-冷却循环泵,20-真空引导口一,21-真空引导口二,22-抽气口,23-真空抽屉装置,24-真空导出口二,25-真空隔离装置,26-恒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真空离心室2、真空闪蒸室3、真空液化室一4和真空液化室二5,所述真空离心室2位于壳体1下部,真空闪蒸室3位于壳体1中部,真空液化室一4和真空液化室二5为与壳体1上部;所述真空离心室2内部设置液体离心装置6,该液体离心装置6底部通过转动轴连接调速传动机7,所述真空离心室2对应的壳体1上设置真空导出口一8、循环液加热出口9、液体浓缩循环出口10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11,所述液体浓缩循环出口10位于壳体1底部,液体浓缩循环出口10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11通过管道和浓缩循环泵12连通,且液体浓缩循环进口11通过管道连通至液体离心装置6,液体浓缩循环进口11和浓缩循环泵1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目标液出口13;所述真空闪蒸室3内安装若干并联的汽化装置14,真空闪蒸室3对应的壳体1侧面设置循环液加热进口15,所述所有的汽化装置14均连通循环液加热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真空离心室、真空闪蒸室、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所述真空离心室位于壳体下部,真空闪蒸室位于壳体中部,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为与壳体上部;所述真空离心室内部设置液体离心装置,该液体离心装置底部通过转动轴连接调速传动机,所述真空离心室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导出口一、循环液加热出口、液体浓缩循环出口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所述液体浓缩循环出口位于壳体底部,液体浓缩循环出口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通过管道和浓缩循环泵连通,且液体浓缩循环进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液体离心装置,液体浓缩循环进口和浓缩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目标液出口;所述真空闪蒸室内安装若干并联的汽化装置,真空闪蒸室对应的壳体侧面设置循环液加热进口,所述所有的汽化装置均连通循环液加热进口,该循环液加热进口通过管道和恒热循环泵连通循环液加热出口,所述恒热循环泵和循环液加热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液体补充口,所述真空闪蒸室底部安装虹吸管,该虹吸管连通至液体离心装置;所述真空液化室一与真空闪蒸室密闭隔离,真空液化室二与真空闪蒸室通过气体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内部均安装热换器,该热换器的管程为循环冷却介质通道,壳程为气体通道,换热器下方均设置集液盘,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内部换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循环泵,真空液化室一内部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冷却液输送管连通真空液化室二内部换热器管程进口,真空液化室二内部换热器管程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壳体外部,将冷却液输出;真空液化室一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引导口一、真空引导口二和抽气口,其中真空引导口一通过管道连通真空导出口一,抽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真空抽提装置,所述真空液化室二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导出口二,该真空导出口二通过管道连通真空引导口二且该管道上设置真空调节阀;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内均安装集液器,所述集液器均连通真空隔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浓缩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真空离心室、真空闪蒸室、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所述真空离心室位于壳体下部,真空闪蒸室位于壳体中部,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为与壳体上部;所述真空离心室内部设置液体离心装置,该液体离心装置底部通过转动轴连接调速传动机,所述真空离心室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导出口一、循环液加热出口、液体浓缩循环出口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所述液体浓缩循环出口位于壳体底部,液体浓缩循环出口和液体浓缩循环进口通过管道和浓缩循环泵连通,且液体浓缩循环进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液体离心装置,液体浓缩循环进口和浓缩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目标液出口;所述真空闪蒸室内安装若干并联的汽化装置,真空闪蒸室对应的壳体侧面设置循环液加热进口,所述所有的汽化装置均连通循环液加热进口,该循环液加热进口通过管道和恒热循环泵连通循环液加热出口,所述恒热循环泵和循环液加热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液体补充口,所述真空闪蒸室底部安装虹吸管,该虹吸管连通至液体离心装置;所述真空液化室一与真空闪蒸室密闭隔离,真空液化室二与真空闪蒸室通过气体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和真空液化室二内部均安装热换器,该热换器的管程为循环冷却介质通道,壳程为气体通道,换热器下方均设置集液盘,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内部换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循环泵,真空液化室一内部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冷却液输送管连通真空液化室二内部换热器管程进口,真空液化室二内部换热器管程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壳体外部,将冷却液输出;真空液化室一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引导口一、真空引导口二和抽气口,其中真空引导口一通过管道连通真空导出口一,抽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真空抽提装置,所述真空液化室二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真空导出口二,该真空导出口二通过管道连通真空引导口二且该管道上设置真空调节阀;所述真空液化室一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阳王进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诚尔鑫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