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接锁母接头,涉及建筑工程中接线设备领域,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与接线盒的连接端螺纹安装有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所述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分别在接线盒内和接线盒外,且所述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分别抵紧接线盒的内壁与外壁。通过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对接线盒的夹紧固定,再将钢管插入接头本体内焊接固定,使工作人员无需对钢管套丝,省去了套丝所要花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安装钢管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接锁母接头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接线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套接锁母接头。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电线电缆在铺设时通常设置一个钢管,将所有的电线电缆都设置在钢管内,该钢管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如镀锌钢管、不锈钢管等,可以对电线电缆起到保护作用。电线电缆通常是从接线盒引出,因此钢管需要与接线盒进行连接。现有的接线盒与钢管的安装时,先在买来的钢管上套丝,再把一个螺母螺纹安装到套丝完的钢管的一端,接着将这端插入到接线盒内,且使螺母抵紧接线盒的外壁;同时再螺纹安装一个螺母,使第二个螺母抵紧接线盒的内壁,两个螺母夹紧接线盒的侧壁,从而完成钢管与接线盒的固定。但是由于买来的钢管上不带有外螺纹,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套丝,而工程施工时间紧张,钢管套丝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导致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接锁母接头,通过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对接线盒的夹紧固定,再将钢管插入接头本体内焊接固定,使工作人员无需对钢管套丝,省去了套丝所要花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安装钢管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与接线盒的连接端螺纹安装有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所述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分别在接线盒内和接线盒外,且所述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分别抵紧接线盒的内壁与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头本体插入接线盒后,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将接线盒的侧壁夹紧,完成接头本体与接线盒的固定,再将钢管插入接头本体内,并焊接接头本体与钢管,以完成钢管的固定。通过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对接线盒的夹紧固定,再将钢管插入接头本体内焊接固定,使工作人员无需对钢管套丝,省去了套丝所要花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安装钢管的效率。优选的,所述接头本体位于接线盒内的插接段的直径小于接头本体位于接线盒外的焊接段的直径,且插接段和焊接段之间呈圆弧过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钢管时,将钢管插入接头本体内,由于接头本体的插接段的直径小于焊接段的直径,使钢管伸入接头本体内一端抵在接头本体的插接段和焊接段之间的过度段上,限制了钢管的插入长度,避免钢管伸入到接线盒内部。优选的,所述接头本体位于接线盒内的一端的开口处过盈插接配合设置有堵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多,比如木屑、混凝土、砖块碎渣等,这些废弃物可以通过接头本体进入到接线盒内,从而影响后期电线电缆的引入。通过堵头的设置,将接头本体密封,阻止废弃物进入到接线盒内,从而保证后期电线电缆的引入。优选的,所述堵头包括与所述接头本体内壁滑移配合的插接部、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一端且位于所述接头本体外的堵帽,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接触一侧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紧固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部插入接头本体内后,在紧固带的作用下与接头本体的内壁抵紧,从而完成堵头与接头本体的固定。优选的,所述堵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接头本体的插接段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电线电缆时需要将堵头取下,通过将堵帽的边缘延伸设置,方便工作人员直接扣住堵帽而取下堵头,无需借助其他工具,节约时间。优选的,所述接头本体位于接线盒内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所述第一固定夹片与所述第二固定夹片均与所述卡接块螺纹配合,所述卡接块与接线盒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固定夹片螺纹安装到接头本体上,再将卡接块插入接线盒内,第一固定夹片螺纹安装在接头本体上,并与接头本体的内壁抵紧,也使第二固定夹片与接线盒的外壁抵紧,从而完成固定。同时通过卡接块的设置,避免接头本体受到外力而转动,避免接头本体带动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转动,影响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的固定性。优选的,位于接线盒内的所述第一固定夹片向背离所述第二固定夹片的一侧延伸有凸缘,且在凸缘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夹片连接的转动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第一固定夹片时可直接控制转动片来转动第一固定夹片,无需借助其他工具,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优选的,所述接头本体位于接线盒内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圆弧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线电缆穿入接线盒之后,电线电缆外的保护层会与位于接线盒内的接头本体端部摩擦,甚至将电线电缆外的保护层刮坏,从而破环电线电缆。通过圆弧倒角的设置,使得接头本体的端部较为圆润,不会割坏电线电缆,从而保证电线电缆的完整性。优选的,位于接线盒外的所述接头本体内壁上设置有减震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管的外径小于位于接线盒外的接头本体的内径时,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在插入接头本体后会抖动,不利于两者的焊接。通过减震环的设置,使钢管与接头本体相对固定,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偏移,从而保证焊接的顺利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第一固定夹片和第二固定夹片对接线盒的夹紧固定,再将钢管插入接头本体内焊接固定,使工作人员无需对钢管套丝,省去了套丝所要花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安装钢管的效率;2、通过堵头的设置,将接头本体密封,阻止废弃物进入到接线盒内,从而保证后期电线电缆的引入;3、通过减震环的设置,使钢管与接头本体相对固定,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偏移,从而保证焊接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接头本体与接线盒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接头本体的局部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与接头本体插接配合的接线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接头本体的剖面图,示出内部结构。附图标记:1、接头本体;11、卡接块;12、圆弧倒角;13、减震环;2、接线盒;3、第一固定夹片;31、凸缘;32、转动片;4、第二固定夹片;5、堵头;51、插接部;52、堵帽;53、紧固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参照图1和图2,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与接线盒2的连接端螺纹配合有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分别在接线盒2内和接线盒2外;在接头本体1和接线盒2固定时,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分别抵紧接线盒2的内壁与外壁。接头本体1位于接线盒2内的插接段的直径小于接头本体1位于接线盒2外的焊接段的直径,且插接段和焊接段之间呈圆弧过度。在接头本体1位于接线盒2内的一端的开口处过盈插接配合设置有堵头5,堵头5包括插接部51和堵帽52,插接部51与接头本体1的内壁滑移配合,堵帽52一体成型设置在位于接头本体1外的插接部51一端。插接部51与接头本体1的内壁接触一侧固定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紧固带53,以实现堵头5与接头本体1的过盈配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安装时,先将第二固定夹片4螺纹安装到接头本体1上,再将接头本体1插入接线盒2内,并将第一固定夹片3螺纹安装到接头本体1上,完成固定。同时将堵头5插入接头本体1内,完成安装。实施例二: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参照图3和图4,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接头本体1伸入接线盒2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卡接块11,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均与卡接块11螺纹配合,且接线盒2开设有与卡接块11卡接配合的卡槽。位于接线盒2内的第一固定夹片3向背离与其接触的接线盒2的内壁一侧延伸有凸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与接线盒(2)的连接端螺纹安装有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所述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分别在接线盒(2)内和接线盒(2)外,且所述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分别抵紧接线盒(2)的内壁与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与接线盒(2)的连接端螺纹安装有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所述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分别在接线盒(2)内和接线盒(2)外,且所述第一固定夹片(3)和第二固定夹片(4)分别抵紧接线盒(2)的内壁与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位于接线盒(2)内的插接段的直径小于接头本体(1)位于接线盒(2)外的焊接段的直径,且插接段和焊接段之间呈圆弧过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位于接线盒(2)内的一端的开口处过盈插接配合设置有堵头(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接锁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5)包括与所述接头本体(1)内壁滑移配合的插接部(51)、设置在所述插接部(51)一端且位于所述接头本体(1)外的堵帽(52),所述插接部(51)与所述接头本体(1)的内壁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伟,宣根,赵吉烽,徐元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诸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