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1041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所述方法为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虫。所述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诱杀时间,其针对性的在夜间对棉铃虫进行诱捕,并且可降低对天敌异色瓢虫的杀伤力。

A Selective Trapping Method for Adult Helicoverpa armiger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pest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selectively trapping adult cotton bollworm. The method uses monochrome light with a wavelength of 374 418 nm to trap the adult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ime of trapping, target the cotton bollworm at night, and reduce the killing power to the natural enemy, Ladybug heterochromatos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昆虫趋光性采用灯光诱集对某些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物理防治已成为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在生产上应用于防治的自体发光光源主要包括紫外光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混合光如高压汞灯、白炽灯,黄色光如钠灯、LED灯、黄色荧光灯。大量的试验证明,用灯光对农业害虫成虫进行诱杀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方法。随着太阳能的大面积使用,灯光诱杀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可,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灯光诱杀具有防治周期长、高效节能、防治效果优越、适用范围广、杀虫谱宽泛等特点。昆虫的趋光反应是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物学行为。许多昆虫具有辨别不同波长的能力,而且对各种光波的敏感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昆虫的视觉能感受到250-700nm的光,不同的昆虫具有不同的敏感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如甘蓝地种蝇对于像绿叶所反射的500-600nm黄-绿波长会产生明显的趋向行为。温室白粉虱不喜欢着陆在短波长的地方,而偏好着陆在550nm绿光的地方。但是,现有技术不论是黑光灯、紫外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择性诱捕棉铃虫成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波长为374-418nm的单色光诱捕棉铃虫成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为375-405nm,优选为385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在18:00至次日的6:00间发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在夜间0:00-4:00点发出。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光采用LED灯发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LED灯置于作物顶端的10-15cm。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宴辉潘洪生梁革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