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挂式转换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94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挂式转换插,具有长方体结构的壳体,壳体前部设有向壳体内凹陷的多个第一插座,壳体后部设有向壳体外凸出的插头,壳体底部设有向壳体外凸出的第二插座,壳体顶部设有挂环,第一插座、插头和第二插座分别设置为三插结构;壳体内腔中安装有三个插销簧片组,三个插销簧片组通过线缆分别与插头的三根插脚相连接;壳体内腔中还安装有保护板、滑块和弹簧,弹簧安装在滑块上,滑块滑动安装在保护板上,三个插销簧片组位于滑块的上方;插头与壳体通过配套设置的凸筋和凹槽实现可旋转安装;插头与壳体的旋转角度为‑160°~+160°。该可挂式转换插,不但可以对多台电子设备同时通电,还可以悬挂起来,安全又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挂式转换插
本技术涉及转换插的
,尤其是一种可挂式转换插。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电子设备通电,通常需要使用与电子设备进行插接的插座。现有的插座一般都是单面使用,如果有多台电子设备需要同时通电,只能在插座的插孔上再连接另一个插座,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而且现有的插座并列开设的插孔受插座自身体积的影响其间距较小,只能同时插接几个体积较小的插头,而对应体积较大的插头,容易造成相邻两个插孔进行相互干涉。另外,现有的插座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只被搁置在地面或桌面上,当插座接触到地面或桌面上的水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会影响到环境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挂式转换插,不但可以对多台电子设备同时通电,还可以悬挂起来,安全又美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挂式转换插,具有长方体结构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前部设置有向壳体内凹陷的多个第一插座,壳体的后部设置有向壳体外凸出的插头,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壳体外凸出的第二插座,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挂环,所述的第一插座、插头和第二插座分别设置为三插结构;壳体内腔中安装有三个插销簧片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挂式转换插,具有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前部设置有向壳体(1)内凹陷的多个第一插座(2),壳体(1)的后部设置有向壳体(1)外凸出的插头(3),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向壳体(1)外凸出的第二插座(4),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环(5),所述的第一插座(2)、插头(3)和第二插座(4)分别设置为三插结构;壳体(1)内腔中安装有三个插销簧片组(6),所述的三个插销簧片组(6)通过线缆(7)分别与插头(3)的三根插脚(3‑1)相连接;壳体(1)内腔中还安装有保护板(9)、滑块(10)和弹簧(11),所述的弹簧(11)安装在滑块(10)上,所述的滑块(10)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挂式转换插,具有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前部设置有向壳体(1)内凹陷的多个第一插座(2),壳体(1)的后部设置有向壳体(1)外凸出的插头(3),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向壳体(1)外凸出的第二插座(4),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环(5),所述的第一插座(2)、插头(3)和第二插座(4)分别设置为三插结构;壳体(1)内腔中安装有三个插销簧片组(6),所述的三个插销簧片组(6)通过线缆(7)分别与插头(3)的三根插脚(3-1)相连接;壳体(1)内腔中还安装有保护板(9)、滑块(10)和弹簧(11),所述的弹簧(11)安装在滑块(10)上,所述的滑块(10)滑动安装在保护板(9)上,三个插销簧片组(6)位于滑块(10)的上方;插头(3)与壳体(1)通过配套设置的凸筋(15)和凹槽(16)实现可旋转安装;所述的插头(3)与壳体(1)的旋转角度为-160°~+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挂式转换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簧片组(6)由两个插销簧片构成,所述的两个插销簧片由多个弹簧夹(8)夹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挂式转换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正云万有俊徐德阳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曼电工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