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桌面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68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办公桌配件领域,隐藏式桌面插座,包括支架主体和插座本体;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面板通孔,插座本体的两端部分别铰接于支架主体上;所述插座本体能够相对于支架主体旋转,使插座本体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打开状态时,插座本体的输出端面暴露在面板通孔中;关闭状态时,插座本体的前端板盖合在面板通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与插座本体之间还设有阻尼装置,以及驱使插座本体相对于支架主体复位到特定角度的回位部件,以及将所述插座本体与支架主体相对固定的卡扣组件。该隐藏式桌面插座结构简化,翻转过程稳定且缓慢,不易造成夹伤,提升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桌面插座
本技术涉及办公桌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桌面插座。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如电脑、打印机等电子设备被运用到日常办公中,但是这些电子设备不可避免的需要接通电线,传统的办公桌一般在桌面上开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孔洞,电子设备在需要连接电源时,电源线穿过孔洞插设于电源插座上,这种方式在办公的过程中可能会踢到电源插头,导致电子设备突然关闭的情况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将插座设置于桌面上的办公桌,以此解决桌底的电源插头可能被踢到的问题发生。这类插座是活动式桌面插座,有手动翻转式和电动翻转式等。翻转式桌面插座一般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内部为可以翻转的插座本体,插座本体上面有插孔,当桌面插座展开时其插座体的插孔是位于桌面上表面的上方的,而当其处于收叠状态时,由于其插座体转动至壳体内部,插座体上的插孔的位置降低至桌面上表面的下方。但现有翻转式桌面插座的结构复杂,翻转过程容易卡滞、不稳定,容易造成用户被夹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桌面插座,该隐藏式桌面插座结构简化,翻转过程稳定且缓慢,不易造成夹伤,提升使用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隐藏式桌面插座,包括支架主体和插座本体;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面板通孔,插座本体的两端部分别铰接于支架主体上;所述插座本体能够相对于支架主体旋转,使插座本体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打开状态时,插座本体的输出端面暴露在面板通孔中;关闭状态时,插座本体的前端板盖合在面板通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与插座本体之间还设有阻尼装置,以及驱使插座本体相对于支架主体复位到特定角度的回位部件,以及将所述插座本体与支架主体相对固定的卡扣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面板框架和两块侧支架,面板通孔设置在面板框架的框体上;两块侧支架分别连接在面板通孔两侧的面板框架上。作为优选,所述侧支架上开设有转轴孔,且两块侧支架上的转轴孔轴向对应,插座本体的端部上设有转轴部穿设在该转轴孔内,插座本体通过转轴部相对于转轴孔的运动实现对于支架主体的相对转动。作为优选,所述侧支架的内侧壁上围绕着所述转轴孔设有扭簧槽,而所述回位部件是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安装在侧支架的扭簧槽内,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扭簧槽的侧壁相卡接,扭簧槽的另一端卡接在插座本体的转轴部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扣组件包括固定在侧支架上的锁钩,以及固定在插座本体端部上的锁扣;该锁扣随插座本体转动,锁钩设置在锁扣的旋转路径中,锁扣上设有锁口与锁钩相对应,当锁钩卡入锁扣的锁口时与之形成锁接。作为优选,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安装在侧支架上的阻尼器,以及设置在插座本体的端部上的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是以转轴部轴心为圆心的弧形形状,阻尼器的输出端上设有输出齿与该弧形齿条相啮合。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隐藏式桌面插座,该隐藏式桌面插座的支架主体上铰接有插座本体,插座本体能够相对于支架主体旋转;而支架主体与插座本体之间还设有阻尼装置、回位部件和卡扣组件,其中回位部件是驱使插座本体相对于支架主体复位到特定角度,如可以是完全打开的状态;卡扣组件则是将插座本体与支架主体相对固定一定状态,如可以是完全关闭的状态。即在回位部件和的卡扣组件的作用下,该桌面插座可在上述两状态下切换。而在插座本体转动过程中,阻尼装置为转动动作提供阻力,抑制第一扭簧释放势能,使插座本体转动过程缓慢,从而提升使用安全,不易造成夹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脚架与支撑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支架主体与插座本体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支架主体与盖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5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7所示的一种桌面插座,包括支架主体1,以及活动设置在支架主体1上的插座本体2和盖板组件3。所述的支架主体1包括面板框架11和两块侧支架12。所述面板框架11的框体上设有面板通孔13,两块侧支架12分别连接在面板通孔13两侧的面板框架11上。所述侧支架12的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支脚槽14,支脚槽14内插接有销轴15,所述销轴15可以是由侧支架12外侧插入支脚槽14内,且通过销轴卡片18进行定位。所述的销轴15上枢接有支脚架17,支脚架17能够沿着该销轴15转动一定角度。支脚架17的内端部处于支脚槽14内,外端部处于支脚槽14外;支脚架17与支脚槽14槽底之间设置有压簧16,该压簧16的两端部分别低压在支脚槽14槽底和支脚架17上,且其弹力的作用是驱使支脚架17远离槽底。而支脚架17的外端面为导向面171,导向面171可以是斜面或弧形面等具有导向功能的截面;且该导向面171是倾斜接近于支脚架17的枢接端,即枢接端的远端至近端,导向面171由高处倾斜向下。该桌面插座装配时,需先在桌面上开孔,然后将桌面插座装入该桌孔内。在装入过程中,桌孔侧壁会挤压支脚架17,由于支脚架17的外端面为导向面171;因而可以保证桌面插座可以顺利压入;在此过程中,支脚架17受到桌孔侧壁挤压而沿枢接端转动,并挤压压簧16。在支脚架穿过桌孔后,压簧16的积压势能作用于支脚架17,将支脚架17撑开。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脚架17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顶在桌面下端面,与面板框架配合将桌面夹住,从而将桌面插座固定住。基于该目的,所述的支撑组件需具有可调长度的功能,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支脚架17上设有螺纹孔,支撑组件包括螺柱172,螺柱172采用螺纹啮合的方式穿设在螺纹孔内,通过调节螺柱172伸入螺纹孔的深度,可调节螺柱172的支撑高度。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在螺柱172的端部上套接有支撑附件173,该支撑附件173采用可重叠的结构,即理论上可以依次叠放不限量支撑附件173,支撑附件173用于补充螺柱172的支撑高度不足的情况下,适用于安装桌面较薄的情况。具体是,支撑附件173的下端设有定位槽,上端设有定位凸起,定位槽、定位凸起及螺柱172端部形状都相适配,从而可以实现叠放。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桌面插座便于快速安装,且可根据桌面厚度做出适应性调整,适用于不同壁厚的桌面,实践中其适用安装的厚度在5~40mm之间。所述插座本体2的两端部分别铰接于支架主体1的两块侧支架12上,具体是所述侧支架12上开设有转轴孔19,且两块侧支架12上的转轴孔19轴向对应,插座本体2的端部上设有转轴部21穿设在该转轴孔19内,插座本体2通过其转轴部21相对于转轴孔19的运动实现对于支架主体1的相对转动。所述侧支架12与插座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隐藏式桌面插座,包括支架主体(1)和插座本体(2);所述支架主体(1)上设有面板通孔(13),插座本体(2)的两端部分别铰接于支架主体(1)上;所述插座本体(2)能够相对于支架主体(1)旋转,使插座本体(2)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打开状态时,插座本体(2)的输出端面(26)暴露在面板通孔(13)中;关闭状态时,插座本体(2)的前端板(23)盖合在面板通孔(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与插座本体(2)之间还设有阻尼装置,以及驱使插座本体(2)相对于支架主体(1)复位到特定角度的回位部件,以及将所述插座本体(2)与支架主体(1)相对固定的卡扣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隐藏式桌面插座,包括支架主体(1)和插座本体(2);所述支架主体(1)上设有面板通孔(13),插座本体(2)的两端部分别铰接于支架主体(1)上;所述插座本体(2)能够相对于支架主体(1)旋转,使插座本体(2)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打开状态时,插座本体(2)的输出端面(26)暴露在面板通孔(13)中;关闭状态时,插座本体(2)的前端板(23)盖合在面板通孔(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与插座本体(2)之间还设有阻尼装置,以及驱使插座本体(2)相对于支架主体(1)复位到特定角度的回位部件,以及将所述插座本体(2)与支架主体(1)相对固定的卡扣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桌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面板框架(11)和两块侧支架(12),面板通孔(13)设置在面板框架(11)的框体上;两块侧支架(12)分别连接在面板通孔(13)两侧的面板框架(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桌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12)上开设有转轴孔(19),且两块侧支架(12)上的转轴孔(19)轴向对应,插座本体(2)的端部上设有转轴部(21)穿设在该转轴孔(19)内,插座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邦飞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明业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