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涛专利>正文

一种防拆组件及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49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拆组件,包括管体、卡柱和用于顶推该卡柱的弹性件,该管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该卡柱一端穿过该通孔并位于该管体内腔,该防拆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卡柱进行限位的卡柱限位组件,该弹性件的一端设于该管体的内侧壁,另一端与该卡柱相接,该管体底端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拆组件,通过弹性件对卡柱产生顶推作用使卡柱形成脱离管体的趋势,但由于卡柱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使得实现卡柱无法脱落,从而实现卡柱的防拆功能;通过在防拆组件的底端出口处设置过滤组件,特别是使用支架,在支架的外表面设置过滤网,大大增加过滤面积,防止了液化气内的杂质对智能阀门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拆组件及阀门
本技术属于瓶体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拆组件及阀门。
技术介绍
目前,气瓶或钢瓶阀门一般都设置有防拆功能。在阀门内部通道还设置有通断控制组件,通过密码锁或其他方式控制阀门内部通道的通断,行业内称为智能阀门,与普通简单机械式阀门相区分。智能阀门内通断控制组件的空隙较小,而如今在液化气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杂质,将瓶体内残留的液化气抽出时非常容易导致智能阀门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拆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瓶体使用带防拆组件的阀门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拆组件,包括管体、卡柱和用于顶推该卡柱的弹性件,该管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该卡柱一端穿过该通孔并位于该管体内腔,该防拆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卡柱进行限位的卡柱限位组件,该弹性件的一端设于该管体的内侧壁,另一端与该卡柱相接,该管体底端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以及,一种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及与该阀门本体螺纹连接的防拆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阀门本体内设有通断控制组件,该阀门还包括管体、卡柱和用于顶推该卡柱的弹性件,该管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该卡柱一端穿过该通孔并位于该管体内腔,该防拆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卡柱进行限位的卡柱限位组件,该弹性件的一端设于该管体的内侧壁,另一端与该卡柱相接,该管体底端的开口处设置有支架,该支架上覆设有网体。本技术防拆组件,通过弹性件对卡柱产生顶推作用使卡柱形成脱离管体的趋势,但由于卡柱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使得实现卡柱无法脱落,从而实现卡柱的防拆功能;通过在防拆组件的底端出口处设置过滤组件,特别是使用支架,在支架的外表面设置过滤网,大大增加过滤面积,防止了液化气内的杂质对智能阀门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拆组件的纵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防拆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拆组件,请参阅图1,图1显示本技术防拆组件的结构,包括管体1、卡柱2和弹性件3,该管体1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1,该卡柱2一端穿过该通孔并位于该管体内腔12,该防拆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卡柱进行限位的卡柱限位组件,该弹性件3的一端设于该管体1的内侧壁,另一端与该卡柱2相接,该管体1底端的开口处设置过滤组件4。具体地,该过滤组件包括支架41,该支架上设有网体42。具体地,卡柱插设于管体的侧壁,管体的侧壁设有通孔,卡柱可从侧壁通孔进出。卡柱穿过管体的侧壁,卡柱进入管体内腔的一端叫卡柱内端(或内侧端),而留在管体侧壁外的叫外端(外侧端)。具体地,该管体1优选是两端开口的管体。具体地,该弹性件3与卡柱2可直接相接,也可以间接相接。进一步,请参阅图2,图2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卡柱设有轴向通孔21,该卡柱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轴51及易熔垫片52,该固定轴51一端固设于该管体1内壁,该固定轴51另一端位于该轴向通孔21内并设有防止该易熔垫片52脱落的限位体53,该弹性件3套设于该固定轴51,该卡柱2的内侧端设有用于阻挡易熔垫片52的阻挡部22,该限位体53可从该阻挡部22通过。本技术防拆组件的常态就是保持卡柱从管体伸出并且不会脱落,原因在于,弹性件一端与管体内部抵接,另一端与卡柱抵接,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对卡柱产生推力使卡柱具有从管体脱离的趋势;卡柱内端(靠近管体内腔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易熔垫片套设在固定轴上并被限位体限位防止脱落,由于固定轴穿过卡柱的通孔及阻挡部与管体内壁固接,通过限位体对易熔垫片的阻挡作用,易熔垫片对阻挡部的阻挡作用,而固定轴又被管体固定,使得卡柱无法在弹性件的顶推之下脱落。具体地,该限位体53为易熔垫片固定件,例如焊接件(图中未示出),将易熔垫片焊接在固定轴上上,或者为螺纹孔与螺钉,通过螺纹将易熔垫片固定在固定轴上。优选的图2中,该限位体53为限位凸起,限位体53固定于固定轴的端部,该易熔垫片52套设于该阻挡部22与该限位凸起53之间的固定轴51上,该限位凸起可从该阻挡部22穿过。固定轴51的一端穿过卡柱2的轴向通孔,并固设在与卡柱2相对的管体1内壁上,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最优的是可拆卸固定。该固定轴51的另一端位于卡柱2的轴向通孔21内,固定轴51的端部设有防止易熔垫片52脱落的限位凸起。同时,卡柱的通孔在内侧端孔径逐渐缩小,内侧端孔径小于易熔垫片的尺寸,就形成该阻挡部22,该阻挡部可阻挡易熔垫片从轴向通孔脱离。具体来说,易熔垫片设置在阻挡部和限位凸起之间,并套设在固定轴上。因此即使有弹性件的对卡柱的顶推作用,由于阻挡部、易熔垫片及限位凸起的阻挡作用,卡柱被限位无法脱落。具体地,该易熔垫片的材质为易熔金属,通过150度以上温度即可将该易熔金属融化,从而易熔垫片与阻挡部之间的阻挡作用消失。具体地,该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柱。弹性件与卡柱的端面相抵接;请参阅图2,所述卡柱的内端出口呈喇叭型,弹性件与所述卡柱的内壁相抵接;该阻挡部对易熔垫片起阻挡作用,具体是该阻挡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小于易熔垫片的尺寸,但比限位凸起的尺寸大,可以供限位凸起通过但易熔垫片却无法通过。而一旦易熔垫片被熔化,由于限位凸起可以从阻挡部通过,所以卡柱在弹性件的顶推下,由于不存在阻挡作用,因此可以被脱落。由于弹性件及易熔垫片均套设在固定轴上,因此固定轴与管体的组装及拆卸均非常容易。固定轴拆卸后,套上未使用过的易熔垫片,又可以重复作为防拆组件使用。具体地,在该管体1底端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4,该过滤组件4包括支架41,该支架的外表面设有网体42。通过设置支架,在支架的外表面设置网体,使得过滤面积大大增加,从而能够有效过滤杂质,既能够防止阀门被堵塞,也能防止过滤网本身堵塞。具体地,该管体1底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或设有凸缘(图中未示出),该支架卡于所述环形槽或凸缘。本技术的防拆组件原理如下:卡柱从管体伸出,管体与阀门螺纹连接,将阀门松开后上提阀门,卡柱会与气瓶内壁相碰,由此防止阀门拆卸。本技术防拆组件的常态就是保持卡柱从管体伸出并且不会脱落,原因在于,弹性件一端与管体内侧表面抵接,另一端与卡柱或卡柱限位组件抵接,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对卡柱产生推力使卡柱具有从管体脱离的趋势;卡柱限位组件的直径明显大于通孔的直径,由此防止卡柱脱落,使得卡柱无法在弹性件的顶推之下脱落。在需要将阀门拆开时,也就是需要卡柱脱落时,将易熔垫片熔化即可,或采取其他方式,具体没有限制。请参阅图3、及图1和图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阀门,包括阀门本体6及与该阀门本体6螺纹连接的防拆组件,该阀门本体6内设有通断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该防拆组件包括管体1、卡柱2和弹性件3,该管体1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1,该卡柱2一端穿过该通孔并位于该管体内腔12,该防拆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卡柱进行限位的卡柱限位组件,该弹性件3的一端设于该管体1的内侧壁,另一端与该卡柱2相接,该管体1底端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4。具体地,该过滤组件包括支架41,该支架上设有网体42。具体地,该阀门本体内设置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拆组件,包括管体、卡柱和用于顶推所述卡柱的弹性件,所述管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卡柱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管体内腔,所述防拆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卡柱进行限位的卡柱限位组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管体的内侧壁,另一端与所述卡柱相接,所述管体底端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拆组件,包括管体、卡柱和用于顶推所述卡柱的弹性件,所述管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卡柱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管体内腔,所述防拆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卡柱进行限位的卡柱限位组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管体的内侧壁,另一端与所述卡柱相接,所述管体底端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卡柱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轴及易熔垫片,所述固定轴一端固设于所述管体内壁,所述固定轴另一端位于所述轴向通孔内并设有防止所述易熔垫片脱落的限位体,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卡柱的内侧端设有用于阻挡易熔垫片的阻挡部,所述限位体可从所述阻挡部通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为易熔垫片固定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覆设有网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为限位凸起,所述易熔垫片套设于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限位凸起之间固定轴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由所述卡柱的空腔缩径形成。6.一种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及与所述阀门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