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44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锁,其中包含有密码锁组及辅助锁组,密码锁组及辅助锁组能分别独立调整舌片组件的上锁与解锁状态,则一般情形下使用者可利用密码锁组开启该复合锁,当使用者忘记密码时,也可利用备用钥匙透过辅助锁组将该复合锁开启,而无须破坏该复合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锁,尤其是指一种整合两种不同的锁心于单一锁具中,而可利用两锁心分别解锁的复合锁。
技术介绍
密码锁为一般常用的简易锁具,使用者通过转动密码锁上的字轮而改变锁心为解锁或上锁的状态,则省去了使用者携带钥匙的必要性,而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现代人在使用许多物品时同样需要设定密码,例如提款机、保险箱、个人电脑加密、特定网域存取等等,倘若均设定为相同的密码,则有心人士破解其中一组密码即可使用所有相同密码的物品,有失其安全性。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作法会对各项物品设定一组独立的密码,但也造成使用不便的困扰。以电子化的密码来说,例如提款机、个人电脑等,使用者遗忘设定密码时,可以通过查询或重新设定取得一组密码来解锁;反之,若机械式密码锁一旦遗忘密码,则仅能破坏该密码锁方能解锁;因此,使用者必须牢记各机械式密码锁的密码,才能顺利取得解锁,于使用上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锁,让使用者在忘记密码时,能通过钥匙开启该复合锁,则使用者能在忘记密码并维持锁具的完整性状态下开锁。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锁,让使用者在利用辅助钥匙开锁后,找到原始的密码,以便于重新记忆密码或修改密码,则于内锁壳及底盖-->中设有相对应的找号孔,并于密码锁组装设有相对应的找号槽,则使用者可利用探针贯穿底盖及内锁壳,以寻找相对应的找号槽,则可循找出原始密码,进而得以重新记忆密码或修改密码。为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复合锁,其中包括:一内锁壳,其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后端面,内锁壳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辅助锁孔,内锁壳的前端面内凹成型有至少一组密码锁槽;一锁闩套筒,其设于内锁壳的后端面中;一底盖,其套设于内锁壳及锁闩套筒外,底盖的前端为一开口端,底盖的后端上成型有一将后端封闭的盖板,盖板中央轴向延伸成型有一延伸杆,延伸杆套设于锁闩套筒外且锁闩套筒延伸出延伸杆的末端外,底盖的开口端的内壁面径向内凹成型有至少一嵌槽;一舌片组件,其相对设于底盖后端且与锁闩套筒相接,舌片组件包含有一舌片及一固定件,舌片套设并固定于锁闩套筒的末端外,固定件穿设并固定于锁闩套筒的末端中;至少一密码锁组,其设于内锁壳的前端面中相对应的密码锁槽中;一卡制板,其设于内锁壳的前端面中,卡制板顶端向外延伸成型有一凸块,凸块相对于底盖的嵌槽,卡制板中贯穿成型有至少一密码锁孔及一辅助锁孔,卡制板的密码锁孔套设于相对应的密码锁组外,当密码锁组呈上锁状态时,卡制板的凸块与底盖的嵌槽相嵌合,当密码锁组呈解锁状态时,卡制板的凸块可脱离底盖的嵌槽;一辅助锁组,其设于内锁壳的辅助锁孔中且延伸出卡制板的辅助锁孔外,并与锁闩套筒相接,则于辅助锁组呈解锁状态时得以带动锁闩套筒相对于内锁壳及底盖旋转;一上盖,其套设于底盖外,上盖的后端为一开口端,上盖的前端上成型有一将前端加以封闭的盖板,盖板中贯穿成型有至少一密码锁孔,上盖的密-->码锁孔相对于卡制板的密码锁孔并套设于密码锁组外,盖板中贯穿成型有一辅助锁孔,上盖的辅助锁孔相对于卡制板的辅助锁孔并套设于辅助锁组外。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使用者记得密码时,利用解开密码锁组的上锁状态来达到开锁的目的,但当使用者忘记密码时,利用辅助钥匙将辅助锁组解锁,而同样能达到解锁的目的,因此当使用者忘记所设定的密码时,同样能在维持复合锁整体完整性的前提下开锁,故本专利技术确具有其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元件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锁壳的前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密码锁组的元件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元件前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滚珠锁组的元件分解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动作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侧视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元件分解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10’……内锁壳    11、11’……辅助锁孔111’……缺槽         12……密码锁槽120……容槽           121……锁心槽-->122……横向槽    123……直向槽124……找号孔    13……定位孔14……凹槽       15……固定孔16……穿孔       17……换号槽20……锁闩套筒   21……凹槽22……插槽       23……环凸缘24……凸块       241……固定孔30……固定板     31……中心孔32……穿孔       33……固定件34……找号孔     40……底盖41……开口端     42……盖板43……延伸杆     431……限位凸块44……中心孔     45……找号孔46……嵌槽       50……舌片组件51……限位片     511……穿孔512……限位凸块  52……舌片521……穿孔      53……固定件60……密码锁组   61……中心轴611……冠部      62……锁心组621……内锁心    622……外转盘623……直筒体    624……横向凸缘625……找号槽    626……卡制凸块627……缺口      628……棘槽629……标示区块  620……定位槽63……中介套筒   64……弹簧65……定位片     651……弹片-->601……卡制板      6011……穿孔6012……凸块       6013……密码锁孔6014……辅助锁孔   6015……凹槽6016……棘爪       602……推动杆6021……横杆       6022……凸块70……上盖         71……开口端72……盖板         721……密码锁孔722……辅助锁孔    73……肋条74……固定套筒     75……定位柱80……滚珠锁组     81……下珠座811……通孔        812……锁柱槽82……上珠座       821……拨杆822……对位凸块    823……对位槽824……锁柱孔      83……锁柱组件831……下锁柱      832……上锁柱833……弹簧        90……排片锁组91……锁心套筒     911……钥匙槽912……锁心孔      913……容槽92……排片         921……钥匙孔922……凸块        93……弹簧AA……前板         BB……孔CC……螺帽         DD……探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2、10及1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含有一内锁壳10(10’)、一锁闩套筒20、一固定板30、一底盖40、一舌片组件50、两密码锁组60、一卡制板601、一推动杆602、一辅助锁组及一上盖70。请参阅图2、3、4及11所示,前述的内锁壳10、10’为一圆柱体,其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后端面,内锁壳10、10’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辅助锁孔11、11’,辅助锁孔11’周缘壁面两相对处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内锁壳,其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后端面,内锁壳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辅助锁孔,内锁壳的前端面内凹成型有至少一组密码锁槽; 一锁闩套筒,其设于内锁壳的后端面中; 一底盖,其套设于内锁壳及锁闩套筒外,底盖的前端为一开口端,底盖的后端上成型有一将后端封闭的盖板,盖板中央轴向延伸成型有一延伸杆,延伸杆套设于锁闩套筒外且锁闩套筒延伸出延伸杆的末端外,底盖的开口端的内壁面径向内凹成型有至少一嵌槽; 一舌片组件,其相对设于底盖后端且与锁闩套筒相接,舌片组件包含有一舌片及一固定件,舌片套设并固定于锁闩套筒的末端外,固定件穿设并固定于锁闩套筒的末端中; 至少一密码锁组,其设于内锁壳的前端面中相对应的密码锁槽中; 一卡制板,其设于内锁壳的前端面中,卡制板顶端向外延伸成型有一凸块,凸块相对于底盖的嵌槽,卡制板中贯穿成型有至少一密码锁孔及一辅助锁孔,卡制板的密码锁孔套设于相对应的密码锁组外,当密码锁组呈上锁状态时,卡制板的凸块与底盖的嵌槽相嵌合,当密码锁组呈解锁状态时,卡制板的凸块可脱离底盖的嵌槽; 一辅助锁组,其设于内锁壳的辅助锁孔中且延伸出卡制板的辅助锁孔外,并与锁闩套筒相接,则于辅助锁组呈解锁状态时得以带动锁闩套筒相对于内锁壳及底盖旋转; 一上盖,其套设于底盖外,上盖的后端为一开口端,上盖的前端上成型有一将前端加以封闭的盖板,盖板中贯穿成型有至少一密码锁孔,上盖的密码锁孔相对于卡制板的密码锁孔并套设于密码锁组外,盖板中贯穿成型有一辅助锁孔,上盖的辅助锁孔相对于卡制板的辅助锁孔并套设于辅助锁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锁壳,其具有一前端面及一后端面,内锁壳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辅助锁孔,内锁壳的前端面内凹成型有至少一组密码锁槽;一锁闩套筒,其设于内锁壳的后端面中;一底盖,其套设于内锁壳及锁闩套筒外,底盖的前端为一开口端,底盖的后端上成型有一将后端封闭的盖板,盖板中央轴向延伸成型有一延伸杆,延伸杆套设于锁闩套筒外且锁闩套筒延伸出延伸杆的末端外,底盖的开口端的内壁面径向内凹成型有至少一嵌槽;一舌片组件,其相对设于底盖后端且与锁闩套筒相接,舌片组件包含有一舌片及一固定件,舌片套设并固定于锁闩套筒的末端外,固定件穿设并固定于锁闩套筒的末端中;至少一密码锁组,其设于内锁壳的前端面中相对应的密码锁槽中;一卡制板,其设于内锁壳的前端面中,卡制板顶端向外延伸成型有一凸块,凸块相对于底盖的嵌槽,卡制板中贯穿成型有至少一密码锁孔及一辅助锁孔,卡制板的密码锁孔套设于相对应的密码锁组外,当密码锁组呈上锁状态时,卡制板的凸块与底盖的嵌槽相嵌合,当密码锁组呈解锁状态时,卡制板的凸块可脱离底盖的嵌槽;一辅助锁组,其设于内锁壳的辅助锁孔中且延伸出卡制板的辅助锁孔外,并与锁闩套筒相接,则于辅助锁组呈解锁状态时得以带动锁闩套筒相对于内锁壳及底盖旋转;一上盖,其套设于底盖外,上盖的后端为一开口端,上盖的前端上成型有一将前端加以封闭的盖板,盖板中贯穿成型有至少一密码锁孔,上盖的密码锁孔相对于卡制板的密码锁孔并套设于密码锁组外,盖板中贯穿成型有一辅助锁孔,上盖的辅助锁孔相对于卡制板的辅助锁孔并套设于辅助锁组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锁,其特征在于,该内锁壳的每一密码锁槽包含有两相对设置且相连通的锁心槽,每一锁心槽包含有一横向槽及一直向槽,横向槽与直向槽相互垂直,两锁心槽的横向槽相互平行,两锁心槽的直向槽相通;每一密码锁组包含有一中心轴、两锁心组、一中介套筒及一弹簧,中心轴穿设于密码锁槽的相连通的直向槽中,中心轴的顶端径向延伸成型有一冠部,该冠部抵靠于直向槽的顶端,每一锁心组包含有一内锁心及一外转盘,内锁心套设于中心轴外且设于内锁壳的锁心槽中,内锁心包含有一直筒体及一横向凸缘,直筒体套设于中心轴外且设于锁心槽的直向槽中,直筒体外壁面接近顶端处成型有至少一卡制凸块,横向凸缘径向延伸成型于直筒体外壁面并环绕于直筒体顶端,横向凸缘套设于中心轴外且设于锁心槽的横向槽中,横向凸缘中贯穿成型有一缺口,外转盘套设并固定于内锁心外,外转盘的内壁面径向内凹成型有复数个棘槽,外转盘的棘槽与内锁心的卡制凸块相嵌合,中介套筒套设于中心轴上且设于两锁心组的内锁心之间,中介套筒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两内锁心相互推顶,弹簧套设于中心轴上且设于中心轴的冠部与其中一内锁心的顶端之间,弹簧两端分别推顶中心轴的冠部与该内锁心的顶端;该卡制板相对于内锁壳的前端面的一侧内凹成型有复数个用以容置密码锁组的凹槽,卡制板的每一密码锁孔侧壁延伸成型有一棘爪,棘爪相对于密码锁组的内锁心的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锁,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固设于内锁壳的后端面上,该固定板中央贯穿成型有一中心孔,固定板的中心孔套设于锁闩套筒外,该底盖具有一中心孔,底盖的中心孔贯穿底盖的延伸杆及底盖的盖板中央,底盖的中心孔套设于锁闩套筒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锁,其特征在于,该内锁壳的每一直向槽中具有一贯穿内锁壳的前后端面的找号孔,该固定板中贯穿成型有复数个找号孔,该底盖的盖板中贯穿成型有复数个找号孔,每一内锁心的直筒体底端轴向内凹成型有一找号槽,内锁心的找号槽与内锁心的缺口相对180度,内锁壳、固定板与底盖的找号孔相对应且与内锁心的找号槽相对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锁,其特征在于,该内锁壳的每一密码锁槽包含有一容槽,容槽设于锁心槽的横向槽的侧边,密码锁组的外转盘的外壁面分隔成型有复数个相互分离的标示区块,相邻的标示区块之间成型有定位槽,每一密码锁组包含有一定位片,定位片设于内锁壳的容槽中,每一定位片具有两弹片,弹片延伸入相对的锁心槽的横向槽中,弹片与相对的锁心组的外转盘的定位槽相嵌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锁,其特征在于,内锁壳的前端面周缘贯穿成型有一穿孔,内锁壳的前端面相对位于密码锁槽底端处内凹成型有一换号槽,换号槽与密码锁槽相连通,一推动杆设于内锁壳的换号槽中且可于换号槽中上下移动,推动杆具有一横杆及至少一凸块,凸块成型于横杆之上,凸块相对于密码锁组的相对应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谋政
申请(专利权)人:优护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