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69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包含一管状锁、一盖件、及一卸除件。管状锁具有一钥匙孔及一盖螺孔。钥匙孔呈环状,盖螺孔位于钥匙孔内侧。盖件能分离地与管状锁结合,且包含一盖板部、一螺杆部、及一第一嵌合部。盖板部覆盖钥匙孔。螺杆部能分离地螺合于管状锁的盖螺孔。第一嵌合部形成于盖板部上。卸除件包含一第二嵌合部。第二嵌合部的形状与尺寸与盖件的第一嵌合部相对应,借此第二嵌合部能与第一嵌合部相嵌合。盖件能封闭钥匙孔,借此能防止进砂尘而导致卡死,并且因钥匙孔被盖件封闭而能够杜绝尝试破解的可能性。而能够杜绝尝试破解的可能性。而能够杜绝尝试破解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尘防盗管状锁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状锁,尤指一种具有防尘以及防盗功能的管状锁。

技术介绍

[0002]管状锁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及不易被技术破解解锁等优点,因此常使用于自动售货机、停车收费器、游戏机、及投币式储物柜等装置上。
[0003]然而,在现有技术的管状锁中,其钥匙孔的开口并无遮蔽结构,且其锁芯内部的每个弹子都有部分直接显露于钥匙孔的开口(也就是说任何人都能从外部经由钥匙孔的开口直接看到锁芯内的每个弹子),这样一来则导致了管状锁具有下列缺点:
[0004]第一,较容易进水或进砂尘,并且容易导致锁芯内部的弹子以及设于其后的弹簧生锈或者卡死而无法解锁。
[0005]第二,虽然管状锁相较于一般传统锁具来说较难技术破解而解锁,但由于钥匙开口无遮蔽且弹子直接显露,因此若有心人士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心力由钥匙孔开口逐步尝试,则仍有可能技术破解而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具有盖件能封闭钥匙孔,借此能防止进砂尘而导致卡死,并且因钥匙孔被盖件封闭而能够杜绝尝试破解的可能性。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中包含:
[0008]一管状锁,其具有一插入面、一钥匙孔、及一盖螺孔;该钥匙孔形成于该插入面上,且呈环状;该盖螺孔形成于该插入面上,且位于该钥匙孔内侧;
[0009]一盖件,其能分离地与该管状锁结合,且包含
[0010]一盖板部,其覆盖该钥匙孔,且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该内侧面面向该管状锁;
[0011]一螺杆部,其形成于该盖板部的该内侧面上,且能分离地螺合于该管状锁的该盖螺孔;
[0012]一第一嵌合部,其形成于该盖板部的该外侧面上;
[0013]一卸除件,其包含
[0014]一第二嵌合部,其形状与尺寸与该盖件的该第一嵌合部相对应,借此该第二嵌合部能与该第一嵌合部相嵌合,并且该卸除件能经由该第二嵌合部及该第一嵌合部相对于该管状锁转动该盖件。
[0015]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中,该卸除件呈一圆杆状,且包含一第一端,该第二嵌合部形成于该第一端上;一第二端,其相对于该第一端,且具有一限位槽;该限位槽贯通该第二端的端面;该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包含一钥匙,其包含一开锁部,其呈一圆
管状,且能分离地套设该卸除件的该第二端;该开锁部的端面的形状及尺寸与该管状锁的该钥匙孔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且该钥匙能解锁该管状锁;一限位部,其位于该开锁部的内侧;该限位部能分离地穿设于该限位槽内,且该限位槽在该卸除件的周向方向上抵靠于该限位部,借此该钥匙与该卸除件在该卸除件的周向方向上相互固定。
[0016]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中,该钥匙的该开锁部的管状壁面上贯通形成有一卡固孔;该卸除件的外环面上形成有一装设孔,且该卸除件包含一卡固单元,其能移动地设于该装设孔内;一弹性元件,其设于该装设孔内,且向外推抵该卡固单元,并使该卡固单元突出于该卸除件的外环面;该卡固单元能借由该弹性元件推抵而抵靠于该开锁部的该卡固孔内,借此该钥匙与该卸除件相互固定。
[0017]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中,该卸除件的外环面上形成有一握持槽。
[0018]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中,该盖件的该第一嵌合部具有一凹槽及一嵌合块,该凹槽由该外侧面朝向该内侧面凹陷,该嵌合块形成于该凹槽内;该卸除件的该第二嵌合部具有一凸柱及一嵌合槽,该凸柱的外环面的形状及尺寸与该凹槽的内环面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该嵌合槽形成于该凸柱的端面,且该嵌合槽的形状及尺寸与该嵌合块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
[0019]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中,该管状锁具有一防水环槽密封环槽,该防水环槽密封环槽形成于该插入面上,且位于该钥匙孔外侧;该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包含一橡胶环,其设于该防水环槽密封环槽内,且抵靠密合于该盖件的该盖板部的该内侧面。
[002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借由在管状锁的环型钥匙孔内侧形成有盖螺孔,盖件便能以螺杆部螺合于盖螺孔,借此盖件的盖板部便能覆盖钥匙孔形成遮挡,以防止钥匙孔进沙尘,从而避免弹子以及设于其后的弹簧生锈或者卡死而无法解锁。并且,由于盖板部遮挡了钥匙孔,故纵使有心人士计划欲通过大量的时间技术破解换取解锁,也会因为无法接触钥匙孔而无从下手,借此能阻断尝试解锁的可能性而起到强化防盗的作用。再者,由于盖件是通过卸除件以第二嵌合部与第一嵌合部相嵌合后,再被卸除件相对于管状锁旋转,因此只需要将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设计成特规,即将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设计成独有相配合的形状,任何人便不能通过卸除件以外的物品来将盖件由管状锁上拆下,如此便能进一步增加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3中A

A割面线的剖面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图3中B

B割面线的剖面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钥匙与卸除件的分解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卸除件与盖件的分解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盖件与管状锁的分解图。
[0029]图9及图10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钥匙与管状锁的使用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003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2]10:管状锁
[0033]11:插入面
[0034]12:钥匙孔
[0035]13:盖螺孔
[0036]14:密封环槽
[0037]20:盖件
[0038]21:盖板部
[0039]22:螺杆部
[0040]23:第一嵌合部
[0041]231:凹槽
[0042]232:嵌合块
[0043]30:卸除件
[0044]31:第一端
[0045]32:第二端
[0046]321:限位槽
[0047]33:第二嵌合部
[0048]331:凸柱
[0049]332:嵌合槽
[0050]34:装设孔
[0051]35:卡固单元
[0052]36:弹性元件
[0053]37:握持槽
[0054]40:钥匙
[0055]41:开锁部
[0056]411:卡固孔
[0057]42:限位部
[0058]50:橡胶环
[0059]30A:卸除件
[0060]31A:第一端
[0061]32A: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管状锁,其具有一插入面、一钥匙孔、及一盖螺孔;该钥匙孔形成于该插入面上,且呈环状;该盖螺孔形成于该插入面上,且位于该钥匙孔内侧;一盖件,其能分离地与该管状锁结合,且包含一盖板部,其覆盖该钥匙孔,且具有一内侧面及一外侧面,该内侧面面向该管状锁;一螺杆部,其形成于该盖板部的该内侧面上,且能分离地螺合于该管状锁的该盖螺孔;一第一嵌合部,其形成于该盖板部的该外侧面上;一卸除件,其包含一第二嵌合部,其形状及尺寸与该盖件的该第一嵌合部相对应,借此该第二嵌合部能与该第一嵌合部相嵌合,并且该卸除件能经由该第二嵌合部及该第一嵌合部相对于该管状锁转动该盖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其特征在于,该卸除件呈一圆杆状,且包含一第一端,该第二嵌合部形成于该第一端上;一第二端,其相对于该第一端,且具有一限位槽;该限位槽贯通该第二端的端面;该防尘防盗管状锁组包含一钥匙,其包含一开锁部,其呈一圆管状,且能分离地套设该卸除件的该第二端;该开锁部的端面的形状及尺寸与该管状锁的该钥匙孔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且该钥匙能解锁该管状锁;一限位部,其位于该开锁部的内侧;该限位部能分离地穿设于该限位槽内,且该限位槽在该卸除件的周向方向上抵靠于该限位部,借此该钥匙与该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谋政
申请(专利权)人:优护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