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节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384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23
一种自调节节流器,滑套由定压剪钉连接在内管内,滑套的外壁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滑套和内管之间的间隙由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密封,流量调节环套装在内管外,流量调节环与内管之间有内密封圈,弹簧套装在内管上,弹簧的下端坐于流量调节环上,内管的上部与上接头的下部连接,外套套装在流量调节环外,外套的下部与内管连接,流量调节环的上部台肩坐落在外套的内部台肩上,使流量调节环的下部不全部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外套与流量调节环之间有外密封圈,外套上有外联通孔,所述的外联通孔被流量调节环的外壁覆盖,根据酸化液量大小调节流量调节环的下部覆盖内联通孔的面积,能自动进行节流调节流量,一趟管柱可以实现多层酸化,减少作业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节节流器
本技术属油田井下酸化用的工具,是一种自调节节流器。
技术介绍
有的油井需要多层同时酸化,目前只能先酸化一个层,然后提管柱让井下工具对准另一个层位再酸化,这种酸化方法费时费力,增加作业工序,施工时间长,不能及时将酸液排出,造成油层污染,降低酸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调节节流器,达到一趟管柱实现多层酸化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弹簧、内密封圈、流量调节环、定压剪钉、外密封圈、外套、滑套、内管,内管上有内联通孔,滑套安装在内管内,滑套的外壁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滑套由定压剪钉连接在内管上,滑套和内管之间的间隙由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密封,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内联通孔之上,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内联通孔之下,定压剪钉处于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流量调节环套装在内管外,流量调节环的内壁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的大部,流量调节环与内管之间有内密封圈,弹簧套装在内管上,弹簧的下端坐于流量调节环上,内管的上部与上接头的下部连接,使弹簧被压缩产生预紧力压住流量调节环,外套套装在流量调节环外,外套的下部与内管连接,流量调节环的上部台肩坐落在外套的内部台肩上,使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节节流器,包括上接头(1)、弹簧(2)、内密封圈(3)、流量调节环(4)、定压剪钉(5)、外密封圈(6)、外套(9)、滑套(10)、内管(11),其特征是:内管(11)上有内联通孔(7),滑套(10)安装在内管(11)内,滑套(10)的外壁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7),滑套(10)由定压剪钉(5)连接在内管(11)上,滑套(10)和内管(11)之间的间隙由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密封,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内联通孔(7)之上,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内联通孔(7)之下,定压剪钉(5)处于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流量调节环(4)套装在内管(11)外,流量调节环(4)的内壁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7)的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节流器,包括上接头(1)、弹簧(2)、内密封圈(3)、流量调节环(4)、定压剪钉(5)、外密封圈(6)、外套(9)、滑套(10)、内管(11),其特征是:内管(11)上有内联通孔(7),滑套(10)安装在内管(11)内,滑套(10)的外壁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7),滑套(10)由定压剪钉(5)连接在内管(11)上,滑套(10)和内管(11)之间的间隙由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密封,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内联通孔(7)之上,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内联通孔(7)之下,定压剪钉(5)处于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流量调节环(4)套装在内管(11)外,流量调节环(4)的内壁覆盖所述的内联通孔(7)的大部,流量调节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龙宋沙沙刘林涛李金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兆鑫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