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331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06
一种装饰板,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所述装饰板的强度高,且制造所述装饰板的难度低,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板。
技术介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Ultra-HighPerformanceConcrete)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具有超高力学性能和超高耐久性的新型混凝土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低的水灰比,且内部存在大量各向异性分布的超细纤维材料,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高达120MPa~200MPa。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抗弯、抗折、抗拉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因而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及海港建筑等领域。此外,超高性能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制作外墙装饰板,能够显著降低外墙装饰板的自重。以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形成的外墙装饰板具有轻质、高度致密、高韧性、高耐久性等优点。并且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因此可以根据建筑方案设计要求制造各种造型、图案、颜色的外墙装饰板。但是,现有装饰板的结构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饰板,所述装饰板的强度高,且制造所述装饰板的难度低,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饰板,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总和为30mm~40mm。可选的,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比值为0.5~2。可选的,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相等。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包括相交的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平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平行。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垂直。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直径相等。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为2mm~3mm。可选的,相邻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间距为20cm~50cm;相邻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间距为20cm~50cm。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内具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由所述第一加强筋及所述第二加强筋围成,单个所述网孔的面积为0.04m2~0.25m2。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具有外边框,所述外边框由多个外边围成,与所述外边相对的第一UHPC层侧壁距所述外边的距离为10cm~20cm。可选的,所述装饰板还包括:固定骨架,所述固定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二UHPC层表面上,且所述第二UHPC层位于所述固定骨架与所述加强网板之间。可选的,所述加强网板与所述固定骨架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UHPC层内具有贯穿所述第二UHPC层的连接孔,所述固定骨架内具有贯穿所述固定骨架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连接孔相贯通;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加强网板上,所述固定螺栓另一端从所述连接孔及固定孔内伸出;垫片,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上;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上,且所述垫片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固定骨架之间。可选的,所述固定骨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管及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管的数量为多个。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形状为棱柱状,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形状为棱柱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装饰板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饰板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一方面,所述加强网板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强度;另一方面,所述加强网板的制作难度低,且在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加入所述加强网板的工艺难度低,因而有利于降低所述装饰板的制造难度,提高所述装饰板的生产效率。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总和为30mm~40mm。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总和适当,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所述装饰板的自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及耐冲击性能,从而使所述装饰板的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及耐冲击性能满足指标要求。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相等,有助于使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受力均匀,能够提高所述装饰板的抗压强度,防止所述第一UHPC层或第二UHPC层材料出现裂缝,从而可延长所述装饰板的使用寿命。可选方案中,所述加强网板与所述固定骨架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骨架与所述加强网片共同构成一网架结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所述装饰板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的加强网板及第一UHPC层的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的俯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装饰板的C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由
技术介绍
可知,现有装饰板的结构仍有待改进。现结合一种装饰板10进行分析,参考图1,所述装饰板10包括:UHPC层20;弯折钢筋30,所述弯折钢筋30设置于所述UHPC层20内,且所述弯折钢筋30在所述UHPC层2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间呈波浪状延伸。上述装饰板10的结构仍有待改进,分析其原因在于:由于受所述UHPC层20的厚度限制,所述弯折钢筋30呈波浪状起伏的幅度需要精准控制,以避免所述弯折钢筋30从所述UHPC层20表面露出,因而所述弯折钢筋30的制作难度高,且在所述UHPC层20内加入所述弯折钢筋30的工艺难度高,导致所述装饰板10的生产效率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饰板,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所述装饰板的强度高,且制造所述装饰板的难度低,有助于提高所述装饰板的生产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装饰板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包括:第一UHPC层210;加强网板300,所述加强网板300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210上,且所述加强网板300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210表面;第二UHPC层220,所述第二UHPC层220覆盖所述加强网板300表面,所述加强网板300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210及第二UHPC层220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220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300暴露出的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HPC层;加强网板,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上,且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第二UHPC层,所述第二UHPC层覆盖所述加强网板表面,所述加强网板位于所述第一UHPC层及第二UHPC层之间,且所述第二UHPC层还覆盖所述加强网板暴露出的所述第一UHPC层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总和为30mm~4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的比值为0.5~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HPC层厚度与所述第二UHPC层厚度相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网板包括相交的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平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平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垂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直径相等。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为2mm~3mm。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间距为20cm~50cm;相邻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间距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琴秦廉邓鹏黄岚林佳伟胡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住总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