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生态网箱,具体公开了装配式生态网箱及由该生态网箱形成的生态挡墙,包括若干围合成几何空间的立柱、网格件以及由所述立柱和网格件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充填填充料以及提供植被根系生存空间,所述立柱上沿立柱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网格件设置于相邻的立柱之间,且网格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滑槽上,所述网格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本申请所示的生态网箱能方便拆卸运输,同时围合成三角形状的立柱的稳定性也更佳,装配后形成的生态挡墙结构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生态网箱及由该生态网箱形成的生态挡墙
本技术涉及生态网箱,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装配式生态网箱及由该生态网箱形成的生态挡墙。
技术介绍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很多河道功能受损,淤积、河岸裸露坍塌、河水污染等等,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河道治理工作,很多治理的措施不断涌现,为河道堤岸治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今现有的一种方式是沿河道堤岸放置若干生态网箱以形成生态挡墙,并在生态网箱内充填填充材料,进而保护河道堤岸的生态环境,并可在生态网箱上种植植被,绿化环境。但是上述生态网箱的体积较大,在运输时都比较麻烦,因此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生态网箱及由该生态网箱形成的生态挡墙,具有方便运输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生态网箱,包括若干围合成几何空间的立柱、网格件以及由所述立柱和网格件围成的空腔;所述立柱上沿立柱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网格件设置于相邻的立柱之间,且网格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滑槽上,所述网格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生态网箱可以将部件运输至现场再进行组装,进而节省了运输空间,方便运输,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并且装配式的生态网箱可多次回收利用,在其中部分部件损坏时可对相应部件进行更换,减少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所述立柱具有竖直段和伸入河床且用于稳固立柱的尖头段,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竖直段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的尖头段能方便立柱伸入河床,提高立柱的稳固性。进一步,三根所述立柱围合成三角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根立柱围合成三角形,能提高该生态网箱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与网格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网格件的固定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立柱上,能保证网格件不会因为水流的冲刷而产生偏移,同时,网格件的固定也可以提高生态网箱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网格件由若干长条形板竖直排列而成,所述长条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滑槽上,若干所述通孔沿长条形板长度方向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件由若干长条形板竖直排列而成,进而使运输更加方便,同时,若干长条形板在摆放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网格件需要的高度。进一步,上下相邻的所述长条形板插接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相邻的长条形板插接配合以固定相邻长条形板之间的位置,减少长条形板因水流的冲刷而发生偏移的情况。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固定件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上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部抵接于位于最上方的长条形板上部,且连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抵接于第一滑槽的内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带动连杆滑动,使连杆抵接于长条形板的上部,连杆再通过螺栓抵紧于第二滑槽的内壁以固定连杆的位置,减少长条形板脱出的情况。本技术还提供由一个以上的上述生态网箱相互连接形成的生态挡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生态网箱通过相互连接可以组合成生态挡墙,对河道堤岸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态网箱可以将部件运输至现场再进行组装,进而节省了运输空间,提高了运输的效率;2.网格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立柱上,能保证网格件不会因为水流的冲刷而产生偏移,同时,网格件的固定也可以提高生态网箱的整体稳定性;3.若干生态网箱通过相互连接可以组合成生态挡墙,保护河道堤岸的生态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生态网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R处放大图;图4为若干生态网箱组合成的生态挡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立柱;2、竖直段;3、尖头段;4、网格件;5、空腔;6、第一滑槽;7、长条形板;8、固定件;9、通孔;10、凹陷;11、凸起;12、第二滑槽;13、滑块;14、连杆;15、螺纹孔;1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装配式生态网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三个立柱1以及连接于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的网格件4,三个立柱1与三个网格件4围合成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空腔5以用于填充填充料以及提供植被根系生存空间。立柱1具有竖直段2以及伸入河床且用于稳固立柱1的尖头段3,立柱1的竖直段2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六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滑槽6,网格件4由若干长条形板7竖直排列而成,且长条形板7与第一滑槽6之间设置有固定件8以固定长条形板7的位置,长条形板7沿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9,若干长条形板7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6上,长条形板7的上部开设有凹陷10,且相对其上方的长条形板7的下部设置有与凹陷10相配合的凸起11。若干的长条形板7竖直排列以组成网格件4,因此,可以根据河道现场的实际情况放置长条形板7的数量,同时,相邻的长条形板7通过凹陷10和凸起11配合以保证相邻的长条形板7相对位置的稳固。如图3所示,第一滑槽6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固定件8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2上的滑块13,两个滑块13之间相互连接有连杆14,连杆14的下部抵接于长条形板7的上部,连杆14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15,螺纹孔1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16,螺栓16的端部抵接于第一滑槽6的内壁以固定连杆14和滑块13的位置,进而固定长条形板7的位置。连杆14通过螺栓16抵接于第一滑槽6的内壁以固定其位置,同时连杆14抵接于设置在最上方的长条形板7上部以稳固若干长条形板7的位置。由一个以上的上述生态网箱相互连接形成的生态挡墙,如图4所示,立柱1呈两列间隔固定于河道的两侧河床上,且两列立柱1的位置交错设置,立柱1与网格件4围合成若干个三角形的生态网箱,若干生态网箱沿立柱1设置方向组合成生态挡墙。生态挡墙作用于河岸、堤岸等处,用以生态护岸,可透水和用于种植植被。具体使用过程:将立柱1、长条形板7及其余构件运输至现场后再进行组装,将立柱1固定于河床上,三根立柱1和三个网格件4构成三角形状的生态网箱以保证该生态网箱的稳固,同时,若干立柱1和网格件4交替连接,从而使若干生态网箱相互连接形成生态挡墙。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生态网箱,其特征是:包括若干围合成几何空间的立柱(1)、网格件(4)以及由所述立柱(1)和网格件(4)围成的空腔(5);所述立柱(1)上沿立柱(1)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网格件(4)设置于相邻的立柱(1)之间,且网格件(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滑槽(6)上,所述网格件(4)上开设有若干通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生态网箱,其特征是:包括若干围合成几何空间的立柱(1)、网格件(4)以及由所述立柱(1)和网格件(4)围成的空腔(5);所述立柱(1)上沿立柱(1)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网格件(4)设置于相邻的立柱(1)之间,且网格件(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滑槽(6)上,所述网格件(4)上开设有若干通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立柱(1)具有竖直段(2)和伸入河床且用于稳固立柱(1)的尖头段(3),所述第一滑槽(6)设置于竖直段(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生态网箱,其特征是:三根所述立柱(1)围合成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生态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滑槽(6)与网格件(4)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网格件(4)的固定件(8)。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如汉,赵永皓,关国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南源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