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减渗结构和净水减渗河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29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减渗结构和采用该生态减渗结构的净水减渗河床。所述生态减渗结构包括减渗层、生态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减渗层包括减渗体和在所述减渗体上方的上垫面;所述生态层包括在所述上垫面上方的无纺布和在所述无纺布上方的由多种填料构成的生态填料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生态填料层上方,所述保护层中含有卵石。在满足河床渗透性要求的同时,保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互补,也通过生态填料等的物化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保护层等提高了河床异质性,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减渗结构和净水减渗河床
本技术涉及生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减渗结构和采用该生态减渗结构的净水减渗河床。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城市河道整治工程将自然河道渠道化、规整化,大量采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进行衬砌,河道断面采用梯形等几何规则断面,形成了“三面光”的河道形态,片面强调行洪、排涝等功能。其优点是水流平顺,利于河道两边的的土地利用规划,但负面作用则是曝气功能较弱,在流速缓慢的河道内厌氧菌大量繁殖,水体黒臭,局部可能会出现水华;渠道化的河道降低了河流栖息地的复杂性,从而降低了河流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不透水的河床和护坡阻隔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通道,造成土壤动物和底栖动物丰度降低。而天然河道或单一平整的无衬砌河道往往渗透能力较强,而且抗冲刷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流土或塌岸危害,渗透量过大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又会导致土壤次生灾害,如土壤盐渍化问题。为解决此类工程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2296563A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北方干旱地区砂质河道的生态减渗方法和生态减渗新材料,配制生态减渗砂,清理河道,基础压实,铺设减渗层,回填保护层。该专利技术的生态减渗砂由当地细砂和膨润土混合配制而成,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减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减渗结构包括减渗层、生态层和保护层;所述减渗层包括减渗体和在所述减渗体上方的上垫面;所述生态层包括在所述上垫面上方的无纺布和在所述无纺布上方的生态填料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生态填料层上方,所述保护层中含有卵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减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减渗结构包括减渗层、生态层和保护层;所述减渗层包括减渗体和在所述减渗体上方的上垫面;所述生态层包括在所述上垫面上方的无纺布和在所述无纺布上方的生态填料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生态填料层上方,所述保护层中含有卵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减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填料层的厚度为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减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渗层的厚度为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减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上方铺设有砾石群;所述保护层中的卵石的粒径为35~75m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减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群包括3~7块砾石,所述砾石的间距在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进勇徐阳王琦彭文启张晶赵凌栋冯杰王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