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7063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以双层网箱为载体,上层箱体中放养滤食性鱼类、下层箱体中固定沉水植物,将网箱投放至水域,进行水质的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基于网箱与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综合利用,无需提供额外能量,仅依靠太阳能与水环境中的生物能便可持续运转网箱模块,无二次污染问题。该方法可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水华问题,能有效降低水体氮、磷浓度,仅需少量的人工干预,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于湖泊、河涌、水库水质的生态治理和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湖泊、河涌、水库的水环境治理
,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蓝藻水华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因此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蓝藻水华能造成水体溶解氧严重不足、生物多样性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加剧水体水质的恶化。目前治理水环境中蓝藻水华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物理防治效率低且费时费力;化学方法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修复技术目前不成熟,还需进一步发展。网箱养鱼是当今水产养殖业向集约化生产发展的一项新技术,虽有诸多优点,但其技术措施并非是针对蓝藻控制的。基于鲢、鳙控藻的“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可以控制蓝藻,但不能控制所有藻类,水体中其它藻类有时会大量出现;同时,鱼类摄食藻类后氮、磷基本没有离开水域生态环境,因而对于治理湖泊、河涌、水库等富营养化水环境,降低氮、磷的效果并不明显。沉水植物个体较 大,易于控制和管理;在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的根、茎、叶均能吸收水体中氮、磷,比其他水生植物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双层网箱为载体,所述网箱上、下层之间用固定的透明格网隔层,于上层箱体中放养滤食性鱼类、下层箱体中固定沉水植物后,将若干个网箱投放至水域,进行水质的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双层网箱为载体,所述网箱上、下层之间用固定的透明格网隔层,于上层箱体中放养滤食性鱼类、下层箱体中固定沉水植物后,将若干个网箱投放至水域,进行水质的净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网箱彼此相互独立,且可在水域中悬浮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菹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滤食性鱼类为鲢鱼、鳙鱼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层箱体的底面积计,沉水植物的初始固定密度为:菹草20~200株/m2,轮叶黑藻10~15芽/丛、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凯陈步丹郭亮田学达谢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