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墙清洗机,属于高速公路维护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移动底座、位置调节装置和清洗装置,位置调节装置设置于移动底座上,包括支撑结构和设置于支撑结构顶部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下展臂和上展臂;调节结构的一端设置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固定杆、转动杆和清洗支架,清洗支架上设置具有出水孔的水管和清洗毛刷,清洗毛刷顶部设置转动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电机分别与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和电机Ⅳ连接供电,调节结构用来调节清洗毛刷的高度和清洗毛刷与隔音墙之间的距离,水泵能够控制出水孔在清洗过程中的喷水次数,实现了隔音墙内外两侧的同时清洗,提高清洗的质量和速度,降低清洗费用,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墙清洗机
本技术属于高速公路维护
,具体涉及一种隔音墙清洗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速公路的隔音墙设置安装数量较多,但在隔音墙的清洗过程中,由于隔音墙的型号规格不同,人工安装隔音墙数量多清洗难度大,尤其是隔音墙外侧人工无法进行清洗。如果单单只是清洗内侧板面,尽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由于外侧板面无法清洗,使得隔音墙清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墙清洗机,以解决现有隔音墙人工清洗难度大、清洗效果差、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音墙清洗机,包括移动底座、位置调节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设置于移动底座上,包括支撑结构和设置于支撑结构顶部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下展臂和上展臂,下展臂的底面与支撑结构的顶面连接,下展臂的顶面与上展臂的底面活动连接;上展臂远离下展臂的一端设置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展臂上的固定杆和上展臂端部的转动杆,固定杆和转动杆上分别设置清洗支架,清洗支架内设置水管,水管的进水口与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水泵连通,水管上设置若干出水孔,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堵头,清洗支架内设置清洗毛刷,清洗毛刷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清洗支架的顶杆和底杆内,清洗毛刷的穿出端设置转动动力机构。进一步的,下展臂和上展臂的两侧臂上分别套设至少一个展臂卡箍用于将上展臂限位于下展臂的上表面,上展臂远离清洗装置的一端穿设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与下展臂固定连接,下展臂上设置推动动力机构与调节丝杆连接。进一步的,推动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展臂上远离清洗装置一端的电机Ⅰ,电机Ⅰ的联动轴上绕设链条或皮带,链条或皮带的另一端绕设于调节丝杆尾端的传动齿轮上,调节丝杆穿设于与下展臂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内。进一步的,转动动力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杆和转动杆外侧的电机固定支架,电机固定支架上分别设置电机Ⅱ和电机Ⅲ,固定杆和转动杆上设置的清洗毛刷穿出端分别套设飞轮,飞轮的外周绕设传动皮带分别与电机Ⅱ和电机Ⅲ的联动轴连接。进一步的,固定杆和转动杆相互平行,且分别与上展臂的两侧臂垂直。进一步的,电机固定支架为弧形,电机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转动杆的两端连接,弧形的最高点位置分别设置电机Ⅱ和电机Ⅲ,电机Ⅱ和电机Ⅲ的圆心与两个飞轮的圆心在同一平面上,转动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上展臂两侧臂靠近端部的位置,转动杆的一端设置角度调节机构。进一步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展臂侧壁上的电机Ⅳ,电机Ⅳ靠近转动杆的一端设置蜗杆齿轮,转动杆的一端设置锥齿轮与蜗杆齿轮配合。进一步的,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于移动底座上的至少4个立柱,立柱上分别套设液压升降调节套筒,相邻的液压升降调节套筒之间设置加固杆相互连通,液压升降调节套筒的顶端设置连接杆,相邻的连接杆之间设置稳定杆相互连通,连接杆的顶端与下展臂连接。进一步的,移动底座包括底座、轮胎和护栏,底座下设置至少4个轮胎,平行设置的两个轮胎之间设置横梁连接,横梁上设置牵引臂,底座上设置护栏。进一步的,上展臂和下展臂为等宽的矩形框体;清洗支架为矩形框体。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机身携带的发电机分别与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和电机Ⅳ连接供电,下展臂用来调节清洗机与隔音墙之间的距离及清洗毛刷的高度,上展臂用来调节清洗毛刷与隔音墙之间的距离,水管与水泵连通,水泵的开关能够控制清洗过程中的喷水次数。角度调节机构上的电机Ⅳ带动涡轮齿轮转动,从而使与涡轮齿轮咬合的锥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使转动杆上的清洁毛刷向上抬升,当固定杆上的清洁毛刷与隔音墙内侧接触后将转动杆上的清洁毛刷放下,从而是隔音墙被夹在两个清洁毛刷之间,开启电机Ⅱ和电机Ⅲ带动飞轮转动,两个清洁毛刷即可转动清洁隔音墙的内外两侧。通过推动动力机构的电机Ⅰ带动链条或皮带运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使调节丝杆推出或缩进以实现调整上展臂沿下展臂位移的目的,使上展臂的端头部靠近或远离隔音墙,从而调整清洁毛刷与隔音墙之间的距离。本技术实现了隔音墙内外两侧的同时清洗,清洗质量和速度大大提升,清洗费用大幅降低,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顶面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移动底座和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移动底座;2、支撑结构;3、下展臂;4、上展臂;5、固定杆;6、转动杆;7、清洗支架;8、水管;9、水泵;10、堵头;11、清洗毛刷;12、展臂卡箍;13、调节丝杆;14、电机Ⅰ;15、传动齿轮;16、固定块;17、电机固定支架;18、电机Ⅱ;19、电机Ⅲ;20、飞轮;21、传动皮带;22、电机Ⅳ;23、蜗杆齿轮;24、锥齿轮;25、立柱;26、液压升降调节套筒;27、加固杆;28、连接杆;29、稳定杆;30、底座;31、轮胎;32、护栏;33、横梁;34、牵引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隔音墙清洗机,包括移动底座1、位置调节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设置于移动底座1上,包括支撑结构2和设置于支撑结构2顶部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下展臂3和上展臂4,上展臂4和下展臂3为等宽的矩形框体,下展臂3的底面与支撑结构2的顶面连接,下展臂3的顶面与上展臂4的底面活动连接,下展臂3和上展臂4的两侧臂上分别套设至少一个展臂卡箍12用于将上展臂4限位于下展臂3的上表面,上展臂4远离清洗装置的一端穿设调节丝杆13,调节丝杆13与下展臂3固定连接,下展臂3上设置推动动力机构与调节丝杆13连接;上展臂4远离下展臂3的一端设置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展臂4上的固定杆5和上展臂4端部的转动杆6,固定杆5和转动杆6上分别设置清洗支架7,清洗支架7为矩形框体,清洗支架7内设置水管8,水管8的进水口与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的水泵9连通,水管8上设置若干出水孔,水管8的出水口设置堵头10,清洗支架7内设置清洗毛刷11,清洗毛刷11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清洗支架7的顶杆和底杆内,清洗毛刷11的穿出端设置转动动力机构。推动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展臂3上远离清洗装置一端的电机Ⅰ14,电机Ⅰ14的联动轴上绕设链条或皮带,链条或皮带的另一端绕设于调节丝杆13尾端的传动齿轮15上,调节丝杆13穿设于与下展臂3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6内。转动动力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杆5和转动杆6外侧的电机固定支架17,电机固定支架17上分别设置电机Ⅱ18和电机Ⅲ19,固定杆5和转动杆6上设置的清洗毛刷11穿出端分别套设飞轮20,飞轮20的外周绕设传动皮带21分别与电机Ⅱ18和电机Ⅲ19的联动轴连接,固定杆5和转动杆6相互平行,且分别与上展臂4的两侧臂垂直。电机固定支架17为弧形,电机固定支架17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5和转动杆6的两端连接,弧形的最高点位置分别设置电机Ⅱ18和电机Ⅲ19,电机Ⅱ18和电机Ⅲ19的圆心与两个飞轮20的圆心在同一平面上,转动杆6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上展臂4两侧臂靠近端部的位置,转动杆6的一端设置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展臂4侧壁上的电机Ⅳ22,电机Ⅳ22靠近转动杆6的一端设置蜗杆齿轮23,转动杆6的一端设置锥齿轮24与蜗杆齿轮23配合。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于移动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墙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位置调节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设置于移动底座(1)上,包括支撑结构(2)和设置于支撑结构(2)顶部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下展臂(3)和上展臂(4),下展臂(3)的底面与支撑结构(2)的顶面连接,下展臂(3)的顶面与上展臂(4)的底面活动连接;上展臂(4)远离下展臂(3)的一端设置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展臂(4)上的固定杆(5)和上展臂(4)端部的转动杆(6),固定杆(5)和转动杆(6)上分别设置清洗支架(7),清洗支架(7)内设置水管(8),水管(8)的进水口与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的水泵(9)连通,水管(8)上设置若干出水孔,水管(8)的出水口设置堵头(10),清洗支架(7)内设置清洗毛刷(11),清洗毛刷(11)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清洗支架(7)的顶杆和底杆内,清洗毛刷(11)的穿出端设置转动动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墙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位置调节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设置于移动底座(1)上,包括支撑结构(2)和设置于支撑结构(2)顶部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下展臂(3)和上展臂(4),下展臂(3)的底面与支撑结构(2)的顶面连接,下展臂(3)的顶面与上展臂(4)的底面活动连接;上展臂(4)远离下展臂(3)的一端设置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展臂(4)上的固定杆(5)和上展臂(4)端部的转动杆(6),固定杆(5)和转动杆(6)上分别设置清洗支架(7),清洗支架(7)内设置水管(8),水管(8)的进水口与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的水泵(9)连通,水管(8)上设置若干出水孔,水管(8)的出水口设置堵头(10),清洗支架(7)内设置清洗毛刷(11),清洗毛刷(11)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清洗支架(7)的顶杆和底杆内,清洗毛刷(11)的穿出端设置转动动力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墙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展臂(3)和上展臂(4)的两侧臂上分别套设至少一个展臂卡箍(12)用于将上展臂(4)限位于下展臂(3)的上表面,上展臂(4)远离清洗装置的一端穿设调节丝杆(13),调节丝杆(13)与下展臂(3)固定连接,下展臂(3)上设置推动动力机构与调节丝杆(1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墙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展臂(3)上远离清洗装置一端的电机Ⅰ(14),电机Ⅰ(14)的联动轴上绕设链条或皮带,链条或皮带的另一端绕设于调节丝杆(13)尾端的传动齿轮(15)上,调节丝杆(13)穿设于与下展臂(3)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6)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墙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动力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杆(5)和转动杆(6)外侧的电机固定支架(17),电机固定支架(17)上分别设置电机Ⅱ(18)和电机Ⅲ(19),固定杆(5)和转动杆(6)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涛,丁博,
申请(专利权)人:朱江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