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13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该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升降台、停车台、预设于停放塔层的固定架、及在该升降台与固定架间挪移该停车台的挪移机构,其特征是,该挪移机构包括: 设置于该升降台的链条组,其上半段高出于该升降台顶面、两端凸出于该升降台左右端而形成两个端部,且该链条组的链条上并链接有一凸柱; 凸设于该停车台左或右侧的座体,其开设有通道,且前述链条组的端部能够穿越该通道,该通道的相对内壁并形成有外扩内窄并适足以被前述凸柱所扣勾的沟槽;及 设置于该停车台的滚轮,对应于固定架与升降台的各自边框。(*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特别是指一种用以在升降台与固定架间挪移停车台,且排除了公知必须精准对位缺点,并在运作方式上趋向于单纯化,更在立体停车功能不减反升的情况下,具有大幅降低成本、不易出故障且易于维修等功效的挪移机构。
技术介绍
由于驾车人士愈来愈多,但平面停车位却因寸土寸金而无法相应增加的情况下,以同一土地面积且往高处发展的塔式立体停车设备乃应运而生,造福驾车人士,使其免于寻找、等待停车位之苦。传统的该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可升降的升降台、多数个供车(汽车)停放的停车台、多数个预设于各停放塔层而供将车停放在该塔式立体停车设备内的固定架及可将该停车台在所述升降台与固定架间挪移的挪移机构。欲停车时,升降台载送停车台降至地面而供车开入、定位于停车台上,该升降台再载送停车台与所停放的车而上升至预定塔层,通过所述的挪移机构将停车台自升降台处挪移至固定架处停放。反之,欲-->取车时,升降台乃上升至该车停放的塔层处,再通过该挪移机构将停车台挪移至升降台处停放,该升降台即下降至地面而供取车。但是,该传统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却有如下述的缺点存在:一、所述的挪移机构由于均须精确的扣住停车台的定点方能进行挪移,否则将无法带动该停车台在升降台与固定架间正常挪移,而常造成因为对位不准而无法抓持到停车台的困扰。因此,欲停车或取车时,即常因为对位稍有偏差而无法扣住停车台的定点,故必须再次重新运转以期此次能够“好运”的扣住停车台定点,致造成麻烦与超时等待等困扰。二、传统挪移机构均过于复杂且体积过于庞大,造成该塔式立体停车设备的造价高昂、该挪移机构的易于出故障及其维修上的不易。三、传统挪移机构的构造除如上述般过于复杂外,其运作方式也因必须往它处延伸并扣住停车台而过于繁琐,造成运作时间的拉长及易于故障、维修不易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排除其必须精准对位的限制,且在运作方式上也趋向于单纯化,以在立体停车功能不减反升的情况下,达到大幅降低成本、不易出故障且易于维修的功效。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该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升降台、停车台、预设于停放塔层的固定架、及在该升降台与固定架间挪移该停车台的挪移机构;而该挪移机构则-->包括:设置于该升降台的链条组,其上半段高出于该升降台顶面、两端凸出于该升降台左右端而形成两个端部,且该链条组的链条上并链接有一凸柱;凸设于该停车台左或右侧的座体,其开设有通道,且前述链条组的端部能够穿越该通道,该通道的相对内壁并形成有外扩内窄并适足以被前述凸柱所扣勾的沟槽;及设置于该停车台的滚轮,对应于固定架与升降台的各自边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前视示意图(动作前);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动作前);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前视示意图(动作中);图4为本技术停车台被链条组拖动的立体示意图(动作中);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动作中);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前视示意图(动作后);图7为本技术停车台被链条组拖动的立体示意图(动作后);图7A为本技术依据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动作后);图9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前视图。1:升降台    11:边框2:链条组    21:链条      21A:上半段211:凸柱    21B:下半段22:主动链轮-->23:端部24:驱动组件3:停车台          31:边框311:滚轮32:座体321:通道322:沟槽4:固定架          41:边框5:立体停车设备    51:升降通道52:停放区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该立体停车设备包括有可升降的升降台1、多数个供车停放并可被挪移的停车台3、多数预设于各停放塔层而供架设该停车台3并借以将车停放在该塔式立体停车设备内的固定架4、及可将该停车台3在所述升降台1与固定架4间挪移的挪移机构。而该挪移机构包括设置于该升降台1的链条组2及设于该停车台3的座体32。该链条组2分别设置于该框架式升降台1的前、后侧,包括往复式链条21、数个链轮及一主动链轮22,各该链条组2均跨设于该升降台1的左、右两侧间,且各该链条组2的两端并各通过一链轮而使该链条组2的两端凸出于该升降台1的两侧,以形成两个端部23;-->又该链条21的上半段21A高出于该升降台1的顶面,而其下半段21B则被框围于该升降台1之内;请搭配参阅图7A所示,该链条21链接有一相对凸伸状的凸柱211,以用以扣勾于所述停车台3的座体32内。另该升降台1并设置有一用以于各该链条组的主动链轮22处予以同步驱动的驱动组件24。当该驱动组件24带动各该链条组2同步的往复转动时,亦将带动其各自的凸柱211往复转动。请参阅图4并搭配参阅图1、图2所示,形成于该停车台3前、后侧处的边框31,各轴接有两滚轮311,又该停车台3的左、右侧则各凸伸有两座体32,且各侧的两座体32并适与上述的两链条组2相对应。各该座体32开设有一上下贯通且朝外破开的通道321,又该通道321的两相对内侧并各形成有一如图1所示的沟槽322,各该沟槽322的上端并为较小的喇叭口而下端则为较大的喇叭口。每一停车台3均停放于各塔层的固定架4上,各该停车台3通过其具有高摩擦力轮面的滚轮311,而可在该固定架4的相应边框41上滚动,借此以使该停车台3可依据固定架4的边框41而左右横移。如图2所示,该升降台1的前后侧也具对应于该滚轮311位置、该边框41位置的边框11,因此,就可通过所述挪移机构而使该停车台3可自右端固定架4朝左挪移至升降台1上。如此,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尚未动作状态,该凸出于升降台1左右两侧的链条组的两个端部23,恰上下对应于该停车台3的相应座体通道321(如图7A及图2所示),因此该升降台1于上下升降时,-->其端部23乃能通过该通道321而不受阻碍、干涉。当该升降台1升或降至预定塔层高度而停止时,即如图1、图2所示般适使所述链条组的端部23伸入相应座体32的通道321内;此时该驱动组件24即逆时针方向同步带动该两链条组2转动,并相对带动该凸柱211转动,使该凸柱211朝该座体的沟槽322下端来行进。请参阅图3~图5所示的带动中的状态,当该凸柱211欲进入所述沟槽322内时,由于其下端为一较大喇叭口,且该挪移机构的运作方式极为单纯、甚至固定不变(仅为往复旋转),因此即使并未对准也能通过该等喇叭口而轻易地使该凸柱211扣勾于内;当该链条组2继续转动,则能将右端的停车台3往左拖动,拖动当中该停车台3的滚轮311即自右端固定架4的边框41,朝左滚动到升降台1的边框11上。请参阅图6~图8所示的带动后的状态,当该链条组2再继续转动,则能将该停车台3拖至升降台1上停放,而达到将空置的停车台3停放于升降台1上的目的。此时该升降台1乃下降至地面,而供将车停放在该升降台上的停车台3上;继之该升降台1再度上升的预定塔层,并反方向带动该链条组2转动,而将该停车台3反方向拖回右端的固定架4上停放。如此反复即能将一台一台的车分别停放在各塔层固定架4位置处的各停车台3上,反之并能将车一一取出,而达到塔式立体停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该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升降台、停车台、预设于停放塔层的固定架、及在该升降台与固定架间挪移该停车台的挪移机构,其特征是,该挪移机构包括:设置于该升降台的链条组,其上半段高出于该升降台顶面、两端凸出于该升降台左右端而形成两个端部,且该链条组的链条上并链接有一凸柱;凸设于该停车台左或右侧的座体,其开设有通道,且前述链条组的端部能够穿越该通道,该通道的相对内壁并形成有外扩内窄并适足以被前述凸柱所扣勾的沟槽;及设置于该停车台的滚轮,对应于固定架与升降台的各自边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其特征是,座体的通道,为上下贯通且朝外破开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挪移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祖亮
申请(专利权)人:颂美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