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垃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11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包括车体及其上连接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铰接在车体上,并通过侧倾液压缸实现箱体侧倾,所述可回收垃圾箱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侧开口的下边位于可回收垃圾箱的底板处,侧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二铰接轴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卸料门与可回收垃圾箱之间设置有门开度的限位单元以及卸料门关闭时的锁紧单元,所述可回收垃圾箱相对于卸料门侧设置有挂桶机构。上述方案不仅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回收,还实现了可回收垃圾箱的自动投料和自动卸料,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Multifunctional garbage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garbage truck, which comprises a car body and its upper connection with a recyclable garbage bin and a non-recyclable garbage bin. The bottom of the recyclable garbage bin is articulated on the car body, and the tank body is tilted by a tilting hydraulic cylinder. The recyclable garbage bin is a box body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and one side. The lower side opening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cyclable garbage bin, and the side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open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unloading doo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ecyclable garbage bin through the second articulated shaft.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articulated shaft is the same as the direction of the car leader. A door opening limit unit and a locking unit when the unloading door clos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unloading door and the recyclable garbage bin. The recyclable garbage bin is provided with a hanging barrel mechanism relative to the side of the unloading door. The scheme not only realiz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of garbage, but also realizes the automatic feeding and unloading of recyclable garbage bins,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垃圾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车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可分类回收的垃圾转运车。
技术介绍
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对人口集中的城市来说,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很大,而城市土地有限,垃圾的及时处理是一大难题。垃圾车的出现可以帮助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并转运垃圾,大大的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也缓解了城市垃圾问题。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513950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类垃圾收集车,包括汽车底盘和在其上连接的垃圾箱,垃圾箱分为至少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箱及一个不可回收垃圾箱,再生资源回收箱呈封闭侧开门形,置于汽车底盘的前部,不可回收垃圾箱置于汽车底盘的后部,不可回收垃圾箱后部与压缩机构连接。上述分类垃圾收集车通过多个回收箱的设置,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回收,但是由于其再生资源回收箱呈封闭侧开门形,侧门与箱体顶部铰接,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再生资源回收箱倾倒卸料时侧门始终处于竖直方向,箱体需要倾斜较大的角度才能保证箱内垃圾完全卸下,这就要求倾倒液压油缸提供较长的行程,大角度倾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需要打开侧门才能进行投料,当箱体内堆积到一定程度后,打开侧门就会出现箱内垃圾掉落的情况,此时便无法再继续投料,不仅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使得箱体的上部空间造成浪费;3、卸料时垃圾会沿箱体底部下落,大部分垃圾会堆积在车身旁边及车架下方,使得垃圾车卸料后无法离开,需要安排人工清理,加重了工人的作业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多功能垃圾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包括车体及其上连接的垃圾箱,垃圾箱包括置于车体前部的可回收垃圾箱和置于车体后部的不可回收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底部一侧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车体上,第一铰接轴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另一侧通过侧倾液压缸与车体连接,侧倾液压缸顶升驱动可回收垃圾箱绕第一铰接轴侧倾,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垃圾箱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侧开口的下边位于可回收垃圾箱的底板处,侧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二铰接轴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卸料门与可回收垃圾箱之间设置有门开度的限位单元以及卸料门关闭时的锁紧单元,所述可回收垃圾箱相对于卸料门侧设置有挂桶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卸料门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铰接,并通过限位单元限制卸料门开启到与可回收垃圾箱底板平齐或成小角度夹角状态,这样侧倾可回收垃圾箱卸料时则不需要提供较大的侧倾角度即可保证箱内垃圾在重力作用下完全卸下,同时卸料时垃圾会沿卸料门板面向外侧延伸下落,避免了垃圾堆积在车体下而影响垃圾车的正常工作。此外设置挂桶机构向可回收垃圾箱顶部投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箱体内的空间,还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2是本技术两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可回收垃圾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可回收垃圾箱投料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可回收垃圾箱卸料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包括车体1及其上连接的垃圾箱,垃圾箱包括置于车体前部的可回收垃圾箱10和置于车体1后部的不可回收垃圾箱20,可回收垃圾箱10底部一侧通过第一铰接轴31铰接在车体1上,第一铰接轴31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另一侧通过侧倾液压缸40与车体1连接,侧倾液压缸40顶升驱动可回收垃圾箱10绕第一铰接轴31侧倾,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侧开口的下边位于可回收垃圾箱10的底板处,侧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11,卸料门11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10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32铰接,第二铰接轴32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卸料门11与可回收垃圾箱10之间设置有门开度的限位单元以及卸料门11关闭时的锁紧单元112,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相对于卸料门11侧设置有挂桶机构50。本技术将卸料门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铰接,并通过限位单元限制卸料门开启到与可回收垃圾箱底板平齐或成小角度夹角状态,当侧倾液压缸40顶升可回收垃圾箱侧倾卸料时则不需要提供较大的侧倾角度即可保证箱内垃圾在重力作用下完全卸下,同时卸料时垃圾会沿卸料门板面向外侧延伸下落,避免了垃圾堆积在车体下而影响垃圾车的正常工作。此外设置挂桶机构向可回收垃圾箱顶部投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箱体内的空间,还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接轴32布置在卸料门11开启区域的外侧。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开启卸料门11卸料时第二铰接轴32暴露在开启区域内影响箱内垃圾的正常下落。进一步的,所述卸料门11上部的内板面通过杆件或绳索111连接到可回收垃圾箱10内部,外板面通过锁紧单元112与可回收垃圾箱10外侧板面构成锁紧配合。利用杆件或绳索111来限制卸料门11的开度,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液压缸或气缸来实现卸料门11的开启和关闭并保持一定的开启角度。锁紧单元112的设置可以保证非卸料状态下卸料门1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投料时物料对卸料门11的冲击力及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等因素造成卸料门11的自启而导致垃圾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顶部开口处对应设置有顶盖12,顶盖12通过第三铰接轴33铰接在可回收垃圾箱10顶板上,第三铰接轴33临近卸料门11一侧布置且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顶升液压缸60缸体61铰接设置在可回收垃圾箱10顶部,顶升液压缸60的活塞杆62端部与顶盖12铰接连接,顶升顶盖12绕第三铰接轴33开启或关闭。顶盖12的设置可保持可回收垃圾箱10顶部的封闭,有效防止可回收垃圾的二次污染。投料时,顶升液压缸60的活塞杆62伸出,顶升驱动顶盖12绕第三铰接轴33转动,使顶盖12开启至投料避让位置,投料结束后,顶升液压缸60的活塞杆62回缩,带动顶盖12关闭。进一步的,顶盖12远离第三铰接轴33侧向外延伸有延伸杆121,连杆122一端与延伸杆121外置端连接,连杆122另一端与挂桶机构50连接。连杆122将顶盖12的延伸杆121与挂桶机构50连接到一起,实现顶盖12与挂桶机构50的联动,顶升液压缸60顶升驱动顶盖12开启时连杆122带动挂桶机构50上升进行投料,顶盖12关闭时挂桶机构50也随之下降并回位,这样挂桶机构50就不需要独立设置动力驱动,使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有两个,且两者侧倾方向一致,两个可回收垃圾箱10分别设置一个挂桶机构50。设置两个可回收垃圾箱10可以对可回收垃圾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便于后期对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进一步的,所述不可回收垃圾箱20为压缩式车厢,压缩料斗底部设置有污水箱21。这样的设置可以使不可回收垃圾在倾倒、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全部流入污水箱21,能够彻底的解决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包括车体(1)及其上连接的垃圾箱,垃圾箱包括置于车体前部的可回收垃圾箱(10)和置于车体(1)后部的不可回收垃圾箱(20),可回收垃圾箱(10)底部一侧通过第一铰接轴(31)铰接在车体(1)上,第一铰接轴(31)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另一侧通过侧倾液压缸(40)与车体(1)连接,侧倾液压缸(40)顶升驱动可回收垃圾箱(10)绕第一铰接轴(31)侧倾,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侧开口的下边位于可回收垃圾箱(10)的底板处,侧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11),卸料门(11)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10)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32)铰接,第二铰接轴(32)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卸料门(11)与可回收垃圾箱(10)之间设置有门开度的限位单元以及卸料门(11)关闭时的锁紧单元(112),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相对于卸料门(11)侧设置有挂桶机构(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包括车体(1)及其上连接的垃圾箱,垃圾箱包括置于车体前部的可回收垃圾箱(10)和置于车体(1)后部的不可回收垃圾箱(20),可回收垃圾箱(10)底部一侧通过第一铰接轴(31)铰接在车体(1)上,第一铰接轴(31)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另一侧通过侧倾液压缸(40)与车体(1)连接,侧倾液压缸(40)顶升驱动可回收垃圾箱(10)绕第一铰接轴(31)侧倾,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侧开口的下边位于可回收垃圾箱(10)的底板处,侧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11),卸料门(11)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10)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32)铰接,第二铰接轴(32)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卸料门(11)与可回收垃圾箱(10)之间设置有门开度的限位单元以及卸料门(11)关闭时的锁紧单元(112),所述可回收垃圾箱(10)相对于卸料门(11)侧设置有挂桶机构(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轴(32)布置在卸料门(11)开启区域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11)上部的内板面通过杆件或绳索(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强岳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崛公共设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