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78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包括均匀排布设置于模具主体上的若干与产品匹配的产品型腔、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左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左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右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右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中部连接的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一侧的且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上部进料浇道组件。

Circle Synchronized Feeding Di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erimeter synchronous feeding di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product cavity matched with the product uniformly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die, a left feeding runner assembly corresponding to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product cavity, a right feeding runner assembly corresponding to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product cavity, and a middle feeding material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roduct cavity. The runner assembly and the upper runner assembly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middle runner assembl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roduct cavity are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浇注成型技术及浇注成型模具
,具体的,其展示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在针对细长金属件的浇注成型,现阶段使用的成型模具为通过中部设置浇道方式,存在原料流入后冷却误差,产品均匀度不足,影响产品性能,同时现阶段的冷却方式均匀度亦不足,无法保证产品的优质生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包括均匀排布设置于模具主体上的若干与产品匹配的产品型腔、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左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左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右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右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中部连接的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一侧的且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上部进料浇道组件。进一步的,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包括中部浇道A、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A的中部浇道B、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B上的中部浇道C、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C的且连通所述产品型腔的中部转接储料槽。进一步的,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中部转接储料槽的中部浇道D、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D的且连通所述产品型腔的中部进料储料槽。进一步的,所述左进料浇道组件包括左浇道A、连接于所述左浇道A的左浇道B、连接于所述左浇道B上的左浇道C、以及连接于所述左浇道C的且连通所述产品型腔的左进料储料槽。进一步的,所述右进料浇道组件包括右浇道A、连接于所述右浇道A的右浇道B、连接于所述右浇道B上的右浇道C、以及连接于所述右浇道C的且连通所述产品型腔的右进料储料槽。进一步的,所述上部进料浇道组件包括上部浇道A、连接于所述上部浇道A的上部浇道B、连接于所述上部浇道B上的上部浇道C、以及连接于所述上部浇道C的且连通所述产品型腔的上部进料储料槽。进一步的,模具主体上设置有高效水冷组件,所述高效水冷组件包括水冷入口道、连接于所述水冷入口道的左水冷道和右水冷道、以及开设于所述左水冷道和所述右水冷道的水冷入口孔;所述水冷入口道、所述左水冷道、以及所述右水冷道呈以所述水冷入口道为主干向外延伸的树枝状分布。进一步的,模具主体上设置有与高效水冷组件配合使用的高密封性水冷套;所述高密封性水冷套包括连接于所述模具主体的上端开设有用于设置密封件的密封槽的中空式安装台、以及连接于所述中空式安装台的水冷对接台,所述水冷对接台上设置有与水冷对接管匹配的水冷外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通过多个方向的同步进料,保证原料冷却匀速,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设置高效的水冷组件,进一步的保证原料的匀速冷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2,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包括均匀排布设置于模具主体1上的若干与产品匹配的产品型腔8、与产品型腔8的左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左进料浇道组件3、与产品型腔8的右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右进料浇道组件4、与产品型腔8中部连接的中部进料浇道组件5、以及设置于中部进料浇道组件5一侧的且与产品型腔8连通的上部进料浇道组件6。本实施例中,产品型腔8数量为二,但并非对本技术方案进行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数量上的设定。中部进料浇道组件5包括中部浇道A51、连接于中部浇道A51的中部浇道B52、连接于中部浇道B52上的中部浇道C53、以及连接于中部浇道C53的且连通产品型腔8的中部转接储料槽54。中部进料浇道组件5还包括连接于中部转接储料槽的中部浇道D55、以及连接于中部浇道D55的且连通产品型腔8的中部进料储料槽56。左进料浇道组件3包括左浇道A31、连接于左浇道A31的左浇道B32、连接于左浇道B32上的左浇道C33、以及连接于左浇道C33的且连通产品型腔8的左进料储料槽34。右进料浇道组件4包括右浇道A41、连接于右浇道A41的右浇道B42、连接于右浇道B42上的右浇道C43、以及连接于右浇道C43的且连通产品型腔8的右进料储料槽44。上部进料浇道组件5包括上部浇道A51、连接于上部浇道A51的上部浇道B52、连接于上部浇道B52上的上部浇道C53、以及连接于上部浇道C53的且连通产品型腔8的上部进料储料槽54。模具主体1上设置有高效水冷组件6,高效水冷组件6包括水冷入口道61、连接于水冷入口道61的左水冷道62和右水冷道63、以及开设于左水冷道62和右水冷道63的水冷入口孔64;水冷入口道61、左水冷道62、以及右水冷道63呈以水冷入口道61为主干向外延伸的树枝状分布。模具主体1上设置有与高效水冷组件6配合使用的高密封性水冷套7;高密封性水冷套7包括连接于模具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用于设置密封件的密封槽71的中空式安装台72、以及连接于中空式安装台72的水冷对接台73,水冷对接台73上设置有与水冷对接管匹配的水冷外架7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通过多个方向的同步进料,保证原料冷却匀速,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设置高效的水冷组件,进一步的保证原料的匀速冷却。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排布设置于模具主体上的若干与产品匹配的产品型腔、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左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左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右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右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中部连接的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一侧的且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上部进料浇道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排布设置于模具主体上的若干与产品匹配的产品型腔、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左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左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的右端对应设置且连通的右进料浇道组件、与所述产品型腔中部连接的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一侧的且与所述产品型腔连通的上部进料浇道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包括中部浇道A、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A的中部浇道B、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B上的中部浇道C、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C的且连通所述产品型腔的中部转接储料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周圈同步进料式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进料浇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中部转接储料槽的中部浇道D、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部浇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群李凯田跃文朱宇邵学明陆洋峰
申请(专利权)人:金榀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