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63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跑台以及设置在机座上并位于跑台前方的立柱,两侧立柱之间设置有把手,把手包括底壳、上壳和安装架,底壳和上壳进行安装,中部形成空间供安装架设置,安装架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临近上壳进行设置并且电连接至跑步机的供电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把手的具体结构中设置无线充电模块,可以不再需要设置USB接口来对智能设备进行充电,而可适应可无线充电的智能设备,解除了原来智能设备被充电线连接所带来的困扰,不会有充电线影响跑步机的使用,用户体验更好;用户把智能设备放置于上壳上无线充电模块所在的位置即可进行充电,更加方便。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for treadmi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for a treadmill,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 running platform arranged on the rack and a column arranged on the rack and in front of the rack. A hand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columns. The handle comprises a bottom shell, an upper shell and an installation rack. The bottom shell and an upper shell are installed. A space is formed in the middle for the installation rack, and a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rack. The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is set near the upper shell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of the treadmill. By setting the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in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harge the intelligent device without setting up a USB interface, and can adapt to the intelligent device which can be charged wirelessly, thus eliminating the troubles caused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original intelligent device by the charging line, without the charging line affecting the use of the treadmill, and the user experience is better; the user places the intelligent device in the treadmill. The location of the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on the upper shell can be charged,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锻炼,而跑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健身方法,跑步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现在的跑步机基本上会设置USB接口供给手机进行充电,但是手机的充电线为手机的存放和跑步机的使用带来不便,使用者有可能拉扯到充电线造成手机掉落或者自身失去平衡造成摔伤,并且顺应手机无线充电的发展趋势,无线充电在跑步机上的普及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良好的设置于跑步机上,为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跑台以及设置在机座上并位于跑台前方的立柱,两侧立柱之间设置有把手,把手包括底壳、上壳和安装架,底壳和上壳进行安装,中部形成空间供安装架设置,安装架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临近上壳进行设置并且电连接至跑步机的供电模块。作为一种改进,底壳在无线充电模块所在位置的下方向外延伸设置有一辅助物品在上壳处放置的支撑座。作为一种改进,支撑座相对上壳的一侧设置有软性垫。作为一种改进,安装架上具有一容纳无线充电模块的凹槽,凹槽的槽底具有供无线充电模块的线路穿设的通孔。作为一种改进,无线充电模块位于安装架长度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作为一种改进,立柱铰接在机座上,立柱具有与机座翻转合拢用于存放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机座翻转打开用于使用的位置;把手两端设置有延伸架,把手通过延伸架铰接于立柱上,立柱与延伸架的长度设置为当立柱和延伸架旋转折叠至第一位置时,把手位于跑台之外。作为一种改进,延伸架和立柱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延伸架上的调节件和立柱上的限位件,调节件活动时远离或靠近限位件,当调节件和限位件相靠近配合时锁定延伸架和立柱的位置,当调节件和限位件相远离时解除锁定令延伸架可相对立柱旋转。作为一种改进,限位件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于环形本体周边的若干限位槽,调节件活动靠近环形本体并在与限位槽对应时卡入限位槽限位。作为一种改进,限位槽为两个,对应令延伸架和立柱形成夹角设置以及沿一个方向上依次设置;环形本体的周边还设置有一弧形槽,延伸架上设置有一位于弧形槽中的定位块,延伸架旋转至定位块到达弧形槽的两端位置时,调节件的位置与两个限位槽分别相对。作为一种改进,延伸架具有供调节件滑移的滑孔,调节件包括主杆、滑移件和固定件,主杆位于滑孔一侧,滑移件设置于主杆上,并由一侧穿过滑孔后由另一侧的固定件安装固定,主杆的一端为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端;滑移件在滑孔中滑移时限位端远离或靠近限位件,延伸架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连接至调节件上,当调节件远离限位件令弹性复位件形变产生回复力。作为一种改进,限位端的两侧边具有便于其进入限位槽的倒角。作为一种改进,主杆上还设置有一拨动键,拨动键伸出于延伸架的外壳的伸出孔之外,拨动键通过其内侧相背设置的两组弹性钩件卡于伸出孔的上下内壁处,拨动键外侧设置有便于手施力推动的凸块。作为一种改进,滑孔为两个,滑移件和固定件为与滑孔分别对应设置的两组。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把手的具体结构中设置无线充电模块,可以不再需要设置USB接口来对智能设备进行充电,而可适应可无线充电的智能设备,解除了原来智能设备被充电线连接所带来的困扰,不会有充电线影响跑步机的使用,用户体验更好;用户把智能设备放置于上壳上无线充电模块所在的位置即可进行充电,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跑步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M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把手去除上壳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N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调节组件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4、5所示,本技术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并位于跑台2前方的立柱3,两侧立柱3之间设置有把手4,把手4包括底壳5、上壳6和安装架60,底壳5和上壳6进行安装,中部形成空间供安装架60设置,安装架60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7,无线充电模块7临近上壳6进行设置并且电连接至跑步机的供电模块。本技术在使用时,无线充电模块7可以采用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交变磁场,传输电能;安装架60上具体设置各种调节跑步机的功能部件,如显示屏、控制电路、开关按键等,安装架60安装于底壳5中,上壳6从上方覆盖,对应的显示和按键功能从上壳6上露出,是为透明材料或者镂空。无线充电模块7靠近上壳6,在用户把智能设备如最为常用的手机放置于无线充电模块7所在的上壳6处时,即可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模块7与跑步机的供电模块电连接,其可以是跑步机中所设置的蓄电池,也可以是一般情况下的外接电源。最为优化可以设置开关来控制无线充电模块7的工作和关闭,避免智能设备一直处于充电状态影响电池使用。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底壳5在无线充电模块7所在位置的下方向外延伸设置有一辅助物品在上壳6处放置的支撑座51。如图1、2、3所示,上壳6本身的设计为基本朝上的平面,便于用户操作以及个别物件的放置,而在无线充电模块7处进一步设置支撑座51,与上壳6形成更为稳固的放置结构,智能设备在跑步机使用时也不容易因为跑步机本身的振动而可能出现的掉落,提高放置和充电的稳定性。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支撑座51相对上壳6的一侧设置有软性垫52。如图3所示,软性垫52供智能设备放置,起到缓冲效果,减少智能设备与放置位置的振动碰撞;软性垫52相对支撑座51也具有更大的摩擦力令智能设备保持稳定。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架60上具有一容纳无线充电模块7的凹槽61,凹槽61的槽底具有供无线充电模块7的线路穿设的通孔62。如图1、2、3所示,无线充电模块7被容纳限位于凹槽61处,优选为无线充电模块7的上表面与凹槽61槽口齐平,令安装架60和无线充电模块7形成平整的上表面,便于上壳6装配后保持和安装架60、无线充电模块7上表面的平整接触,结构紧凑稳定。凹槽61槽底设置通孔62便于无线充电模块7向下布线,线路穿入安装架60中令外侧无多余线路,有利于结构间的相互安装不受干扰。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无线充电模块7位于安装架60长度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安装架60的中部可具体来设置显示和按键控制,两侧用于具体设置无线充电模块7,更便于用户的使用。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立柱3铰接在机座1上,立柱3具有与机座1翻转合拢用于存放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机座1翻转打开用于使用的位置;把手4两端设置有延伸架41,把手4通过延伸架41铰接于立柱3上,立柱3与延伸架41的长度设置为当立柱3和延伸架41旋转折叠至第一位置时,把手4位于跑台2之外。在普通跑步机采用无线充电模块7的基础上,该技术还可以具体使用在可折叠的跑步机上。可折叠的跑步机在使用时,将立柱3翻转打开与机座1呈一定角度(如图1所示),立柱3和机座1、立柱3和把手4可通过现有的锁定结构进行定位,令立柱3处于用于使用的第二位置,把手4处于上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并位于跑台(2)前方的立柱(3),两侧立柱(3)之间设置有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包括底壳(5)、上壳(6)和安装架(60),所述底壳(5)和上壳(6)进行安装,中部形成空间供安装架(60)设置,所述安装架(60)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7),所述无线充电模块(7)临近上壳(6)进行设置并且电连接至跑步机的供电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并位于跑台(2)前方的立柱(3),两侧立柱(3)之间设置有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包括底壳(5)、上壳(6)和安装架(60),所述底壳(5)和上壳(6)进行安装,中部形成空间供安装架(60)设置,所述安装架(60)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7),所述无线充电模块(7)临近上壳(6)进行设置并且电连接至跑步机的供电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在无线充电模块(7)所在位置的下方向外延伸设置有一辅助物品在上壳(6)处放置的支撑座(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1)相对上壳(6)的一侧设置有软性垫(5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0)上具有一容纳无线充电模块(7)的凹槽(61),所述凹槽(61)的槽底具有供无线充电模块(7)的线路穿设的通孔(6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7)位于安装架(60)长度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铰接在机座(1)上,所述立柱(3)具有与机座(1)翻转合拢用于存放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机座(1)翻转打开用于使用的位置;所述把手(4)两端设置有延伸架(41),所述把手(4)通过延伸架(41)铰接于立柱(3)上,所述立柱(3)与延伸架(41)的长度设置为当立柱(3)和延伸架(41)旋转折叠至第一位置时,把手(4)位于跑台(2)之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跑步机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架(41)和立柱(3)上设置有调节组件(8),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赶吴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小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