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15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跑台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扶手,扶手位于跑台的前方,跑台包括跑步带和支撑于跑步带下方的跑板,跑步带绕设于前后设置的两个滚筒上,机座包括前后可活动设置的固定架和调节架,前方滚筒设置于固定架上,后方滚筒设置于调节架上,固定架和调节架通过设置调节结构调整之间的水平位置从而控制两个滚筒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调节结构调节时可以控制两个滚筒的间距,实现调节跑步带的松紧程度,可以令运动者拥有更好的跑步体验,脚或鞋与跑步带具有更好的发力触感,更好的模拟现实跑步,而跑步带和滚筒间也有较好的张紧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A Running Belt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a Runn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unning belt adjusting structure of a treadmill, which comprises a rack seat, a running platform arranged on the rack seat and an armrest arranged on the rack seat. The armrest is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rack platform. The rack platform comprises a running belt and a running board supported under the race belt. The running belt is arranged around two rollers arranged front and rear. The rack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and a adjusting frame movably arranged front and rear. The drum is set on the fixing frame and the rear drum is set on the adjusting frame.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between the fixing frame and the adjusting frame is set to control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drums. When adjusting the adjus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trol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drums, realize adjusting the tightness of the running belt, make the runner have better running experience, the feet or shoes and the running belt have better power touch, better simulate the real running, an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running belt and the drum is better,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锻炼,而跑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健身方法,跑步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跑步带作为人们直接踩踏和运动时发力接触的部分,其运行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跑步带过松时,影响跑步带与滚筒的动力传输,若产生打滑会严重影响到运动者的跑步体验,甚至有可能出现摔倒的情况发生;当跑步带过紧时,加大跑步带与滚筒之间的磨损,跑步带被撑开易造成劳损变形,不利于长期使用。本专利就是要设计一款新的跑带调节结构,来达到更好的跑步带调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根据需要调整跑步带的松紧程度的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跑台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扶手,扶手位于跑台的前方,跑台包括跑步带和支撑于跑步带下方的跑板,跑步带绕设于前后设置的两个滚筒上,机座包括前后可活动设置的固定架和调节架,前方滚筒设置于固定架上,后方滚筒设置于调节架上,固定架和调节架通过设置调节结构调整之间的水平位置从而控制两个滚筒的间距。作为一种改进,调节结构包括螺旋件、设置于调节架上的定位孔或螺纹孔、设置于固定架的螺纹孔或定位孔;螺旋件可旋转的设置于定位孔处,螺旋件与螺纹孔螺旋安装配合,当螺旋件旋转时调节固定架和调节架之间的间距。作为一种改进,调节结构包括电机、丝杆和设置于固定架或调节架上的丝杆配合孔;电机安装于固定架或调节架上,电机的电机轴与丝杆进行联动,丝杆与丝杆配合孔螺旋安装配合,当电机带动丝杆旋转时调节固定架和调节架之间的间距。作为一种改进,调节结构包括连接于固定架和调节架之间的弹簧;固定架和调节架可水平滑移的安装配合,弹簧限制固定架和调节架之间的滑移。作为一种改进,调节结构包括连接于固定架和调节架之间的气囊;固定架和调节架可水平滑移的安装配合,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时调节固定架和调节架之间的间距。作为一种改进,调节架的外部设置有一后护角,后护角呈倒下的U形,从后部向前连接于调节架上,倒下的U形一边朝上,一边朝下并设置弹性垫脚。作为一种改进,扶手铰接在固定架上,扶手具有与固定架翻转合拢用于存放的第一位置,以及与固定架翻转打开用于使用的第二位置。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机座采用可分离调节的固定架和调节架的组合方式来分别设置前后两个滚筒,在对调节结构调节时可以控制两个滚筒的间距,实现调节跑步带的松紧程度,可以令运动者拥有更好的跑步体验,脚或鞋与跑步带具有更好的发力触感,更好的模拟现实跑步,而跑步带和滚筒间也有较好的张紧程度,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跑步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M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跑步机的调节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跑步机的调节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跑步机的调节结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跑步机的调节结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4、5、6所示,本技术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扶手3,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跑台2包括跑步带21和支撑于跑步带21下方的跑板22,跑步带21绕设于前后设置的两个滚筒23上,机座1包括前后可活动设置的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前方滚筒23设置于固定架11上,后方滚筒23设置于调节架12上,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通过设置调节结构4调整之间的水平位置从而控制两个滚筒23的间距。本技术在使用时,跑板22和前方滚筒23设置于固定架11上,前方滚筒23位于跑板22水平位置的前方,后方滚筒23位于跑板22水平位置的后方并设置于调节架12上,跑步带21上表面由跑板22支撑,两侧绕于前后滚筒23上呈环形,下部绕于跑板22下部。扶手3上设置操作按键和显示屏,按键可以是触屏式或者机械式,供使用者进行跑步机的控制;扶手3可以是固定的或是可旋转的,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供使用者手扶,提高运动的安全性。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可以通过水平的轨道结构可水平滑移的连接,然后由调节结构4进行限位或者定位,在对调节结构4进行调整时来实现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的间距变化,从而达到前后滚筒23间距调整的作用,跑步带21的松紧可以进行调节,调节到合适的松紧度可以令运动者拥有更好的跑步体验,脚或鞋与跑步带21具有更好的发力触感,更好的模拟现实跑步,而跑步带21和滚筒23间也有较好的张紧程度,延长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跑步机的调节结构4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调节结构4包括螺旋件41、设置于调节架12上的定位孔42或螺纹孔43、设置于固定架11的螺纹孔43或定位孔42;螺旋件41可旋转的设置于定位孔42处,螺旋件41与螺纹孔43螺旋安装配合,当螺旋件41旋转时调节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的间距。如图3在实施时,螺旋件41位于调节架12上,其可被限位于调节架12的定位孔42处,可周向旋转,不可轴向活动;而螺旋件41在固定架11的螺纹孔43处螺旋安装时,旋进和旋出可以改变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的间距,该种实施方式较为简单,便于实现,螺旋件41设置六角孔并配合一般的六角扳手可以轻松实现调试,螺纹的旋转可做到水平位置上的微调,更有利于控制间距。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跑步机的调节结构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调节结构4包括电机44、丝杆45和设置于固定架11或调节架12上的丝杆配合孔46;电机44安装于固定架11或调节架12上,电机44的电机轴与丝杆45进行联动,丝杆45与丝杆配合孔46螺旋安装配合,当电机44带动丝杆45旋转时调节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的间距。本实施方式可视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自动化实现,电机44可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等实现丝杆45旋转角度的精确控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电机44工作,令丝杆45和丝杆配合孔46螺旋调整准确的圈数或角度,达到更好更方便的跑步带21松紧度调整,跑步者可以在松紧度适度的范围内根据需要调试成令自己跑步更舒适的跑步带21松紧状态,实现更个性化的跑步需求。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跑步机的调节结构4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调节结构4包括连接于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的弹簧47;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可水平滑移的安装配合,弹簧47限制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的滑移。实施时可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弹簧47,保证弹簧47连接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后两者不可轻易活动;而在弹簧47的自然状态下,为跑步带21与滚筒23的张紧配合状态;在运动者跑步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令弹簧47进行形变,实现了滚筒23在一定范围内的水平动作,令跑步带21与滚筒23保持合适的松紧状态,不会过紧或过松,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回复到最初的配合状态,令跑步带21与滚筒23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如图6所示,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扶手(3),所述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所述跑台(2)包括跑步带(21)和支撑于跑步带(21)下方的跑板(22),所述跑步带(21)绕设于前后设置的两个滚筒(2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包括前后可活动设置的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前方滚筒(23)设置于固定架(11)上,后方滚筒(23)设置于调节架(12)上,所述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通过设置调节结构(4)调整之间的水平位置从而控制两个滚筒(23)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扶手(3),所述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所述跑台(2)包括跑步带(21)和支撑于跑步带(21)下方的跑板(22),所述跑步带(21)绕设于前后设置的两个滚筒(2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包括前后可活动设置的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前方滚筒(23)设置于固定架(11)上,后方滚筒(23)设置于调节架(12)上,所述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通过设置调节结构(4)调整之间的水平位置从而控制两个滚筒(23)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螺旋件(41)、设置于调节架(12)上的定位孔(42)或螺纹孔(43)、设置于固定架(11)的螺纹孔(43)或定位孔(42);所述螺旋件(41)可旋转的设置于定位孔(42)处,螺旋件(41)与螺纹孔(43)螺旋安装配合,当螺旋件(41)旋转时调节固定架(11)和调节架(12)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机的跑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电机(44)、丝杆(45)和设置于固定架(11)或调节架(12)上的丝杆配合孔(46);所述电机(44)安装于固定架(11)或调节架(12)上,电机(44)的电机轴与丝杆(45)进行联动,所述丝杆(45)与丝杆配合孔(46)螺旋安装配合,当电机(44)带动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磊杨守赶陈昔阳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小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