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跑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6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跑步机跑台,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跑台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扶手,扶手位于跑台的前方,跑台包括跑步带和支撑于跑步带下方的跑板,机座支撑于跑板的下部,跑板在跑步带宽度方向两侧延伸形成踩踏部,踩踏部上设置弹性的防滑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整块跑板呈现一个较宽的跑步台面,在跑步带两侧以跑板形成踩踏部后设置防滑垫,令两侧不再有突兀的踩踏结构,可以给使用者更好的跑步体验,两侧的异物感较小,运动者可以更放心的在跑步带更宽的范围内进行跑步,跑感更佳,降低约束感;并且整体的跑板平整,配上防滑垫供踩踏,运动者在调整时不易扭伤,更加安全。

A treadmill treadmi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eadmill treadmill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seat, a treadmill mounted on the seat and an armrest mounted on the seat. The armrest is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treadmill. The treadmill comprises a running belt and a running board supported under the running belt. The treadmill is support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running board. The treadmill extends to form a treadmill on both sides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running band, and an elastic anti-skid pad is arranged on the treadmill. The utility model presents a wider running platform with the whole running board, and sets anti-skid pads after the tread parts are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unning belt, so that there is no abrupt tread structure on both sides, which can give users a better running experience. The foreign body sensation on both sides is smaller, and the runners can safely run within a wider range of the running belt, and the running feeling is better, and the sense of restraint is reduced. And the overall running board is flat, equipped with anti-skid pad for trampling, the athletes are not easy to sprain when adjusting, and it is sa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步机跑台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跑步机跑台。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锻炼,而跑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健身方法,跑步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一般的跑步机设置的跑台,将跑板设置于机架上,跑带沿着跑板的长度方向绕设,上部的跑带支撑于跑板上形成供使用者跑步的结构;而跑带的两侧会设置供人踩踏的踏板架,人们在暂停跑步时可以踩踏于两侧的踏板架进行调整和休息,更加的安全和便利。但是现有的两侧踏板架基本由跑步机外壳在两侧边缘所形成,在踏板架上设置防滑结构供人踩踏实现作用,该结构所占用的体积显得较大,其相对于跑带形成较为高的两侧结构。该结构对于使用者来说犹如一个小型的台阶,令使用者存在一定的跑步顾虑,使用者会尽量避免在跑带范围内跑步时靠近两侧,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脚踩踏踏板架和跑带边缘受伤的情况。因这种心理阴影的存在或者说结构的客观存在,使用者对跑带的利用率其实就停留在中间的部分,虽有较宽的跑带,使用者不会去完全利用到,令使用者感觉一个本来较宽的跑步机显得很窄,影响了使用者的跑步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令使用者拥有更好的跑步体验,提高跑步舒适度的跑步机跑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跑步机跑台,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跑台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扶手,扶手位于跑台的前方,跑台包括跑步带和支撑于跑步带下方的跑板,机座支撑于跑板的下部,跑板在跑步带宽度方向两侧延伸形成踩踏部,踩踏部上设置弹性的防滑垫。作为一种改进,防滑垫由踩踏部的外侧向内设置,并在防滑垫与跑步带之间留出间隔。作为一种改进,间隔占踩踏部宽度的1/5至1/3。作为一种改进,防滑垫设置于踩踏部的中部,踩踏部前后留出未设置防滑垫的区域。作为一种改进,防滑垫的长度覆盖踩踏部长度的1/2至3/4。作为一种改进,防滑垫的厚度设置为1.5mm±0.5mm。作为一种改进,机座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安装架,两根安装架分别位于跑板两长度侧边的下方进行支撑,安装架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底架和侧架,底架支撑于跑板下方并两者通过紧固件进行安装固定,侧架于跑板外侧形成包边。作为一种改进,底架和侧架的相连接位置设置有一斜面,跑板长度侧边的下部倒角与斜面相适配。作为一种改进,跑板和底架之间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弹性的缓冲垫。作为一种改进,底架中空设置,机座还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延伸设置两根加强架,两根加强架分别穿设于各自一侧的底架中,紧固件穿过跑板、底架、加强架进行固定。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以整块跑板呈现一个较宽的跑步台面,在跑步带两侧以跑板形成踩踏部后设置防滑垫,令两侧不再有突兀的踩踏结构,可以给使用者更好的跑步体验,两侧的异物感较小。原来跑步带宽度的利用率差不多是1/2,采用本技术后,运动者可以更放心的在跑步带更宽的范围内进行跑步,跑步带宽度的利用率可以达到3/4,跑感更佳,降低约束感,令运动者对跑步机的使用更加接近平时的户外跑步。另一方面,不再设置突兀的踩踏结构也令运动者的踩踏更加安全,整体的跑板平整,配上防滑垫供踩踏,运动者在调整时不易扭伤,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跑步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跑步机去除扶手和部分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跑步机跑台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4是图3中M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跑步机跑台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扶手3,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跑台2包括跑步带21和支撑于跑步带21下方的跑板22,机座1支撑于跑板22的下部,跑板22在跑步带21宽度方向两侧延伸形成踩踏部4,踩踏部4上设置弹性的防滑垫5。本技术在使用时,跑板22设置于机座1上,机座1分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跑步带21的辊轴分别设置于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上,跑步带21上表面由跑板22支撑,下部绕于跑板22下部,跑板22由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支撑,下部空间供跑步带21布置。扶手3上设置操作按键和显示屏,按键可以是触屏式或者机械式,供使用者进行跑步机的控制;扶手3可以是固定的或是可旋转的,如图1所示为可旋转收纳的扶手3,扶手3翻转打开呈一定角度,可通过现有的锁定结构进行定位,令扶手3处于用于使用位置,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供使用者手扶,提高运动的安全性。不使用时,将扶手3翻转合拢与机座1和跑台2相贴近,整体处于零度或接近零度的状态(附图未示出),扶手3处于用于存放位置,会更便于跑步机的收纳,可以将跑步机立起放置,节省存放的空间。对于常规的跑步机,跑步带21的宽度设置为40-60cm,并可根据具体机型进行不同的设计,跑板22在宽度方向向两侧延伸的踩踏部4宽度可设置为符合国际标准的10cm。以跑步带21为40cm为例,现有的跑步机再加上两边的踏板架宽度达到60cm,但是因踏板架在结构上对运动者产生的约束感,避免自己受伤,运动者会把自己的跑步限定在跑步带21中间,在宽度利用率上差不多是1/2,即20cm。而本技术的跑步机不再具有突兀的踏板架,直接由跑板22延伸并设置防滑垫5,降低了两侧的异物感,一方面不易因踩踏不平稳造成受伤,一方面令运动者不会对两侧结构产生心理阴影,可以更放心的在跑步带21更宽的范围内进行跑步,经过测试,运动者对跑步带21宽度的利用率可以达到3/4,即30cm,跑感更佳,降低约束感,令运动者对跑步机的使用更加接近平时的户外跑步;在任何机型下都有更好的空间带来更好的跑步体验。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防滑垫5由踩踏部4的外侧向内设置,并在防滑垫5与跑步带21之间留出间隔6。如图1-4所示,防滑垫5首先覆盖到外侧踩踏部4,令运动者在踩踏时可以完全踩踏到防滑垫5的范围内,不会因踩踏到跑板22上而出现因突兀的边缘产生痛感或不稳受伤。内侧令防滑垫5与跑步带21之间留出间隔6,因跑步带21被辊轴带动运动,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偏移,间隔6令防滑垫5不会干涉到跑步带21,有利于零部件的运行,避免磨损;而间隔6也会令运动者在跑步过程中要调整休息时向更外侧的防滑垫5踩踏,避免因无意同时踩到跑步带21和踩踏部4、防滑垫5造成身体失衡而摔倒受伤,相对而言更加安全。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间隔6占踩踏部4宽度的1/5至1/3。根据间隔6和踩踏部4大致的比例将间隔6的宽度设置为以上数值,令防滑垫5较好的覆盖大部分的踩踏部4宽度,可以供运动者踩踏,而也给防滑垫5和跑步带21之间留了足够的宽度实现上述功能。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防滑垫5设置于踩踏部4的中部,踩踏部4前后留出未设置防滑垫5的区域7。如图1、2所示,前后区域7的设置便于对防滑垫5的安装,其不必覆盖整个踩踏部4的平面,前部靠近扶手3以及前部机座1,空间较小,不便于供人踩踏;后部靠近后支架12,其上因设置辊轴的调节结构,并且会设置个后护角来覆盖辊轴的两端,也不便于供人踩踏;因此在方便防滑垫5安装的同时,也起到了规范运动者的踩踏位置,避免前后位置可能出现的踩踏受伤的情况。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防滑垫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步机跑台,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扶手(3),所述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所述跑台(2)包括跑步带(21)和支撑于跑步带(21)下方的跑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支撑于跑板(22)的下部,所述跑板(22)在跑步带(21)宽度方向两侧延伸形成踩踏部(4),所述踩踏部(4)上设置弹性的防滑垫(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步机跑台,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跑台(2)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扶手(3),所述扶手(3)位于跑台(2)的前方,所述跑台(2)包括跑步带(21)和支撑于跑步带(21)下方的跑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支撑于跑板(22)的下部,所述跑板(22)在跑步带(21)宽度方向两侧延伸形成踩踏部(4),所述踩踏部(4)上设置弹性的防滑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机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5)由踩踏部(4)的外侧向内设置,并在防滑垫(5)与跑步带(21)之间留出间隔(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跑步机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6)占踩踏部(4)宽度的1/5至1/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跑步机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5)设置于踩踏部(4)的中部,踩踏部(4)前后留出未设置防滑垫(5)的区域(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跑步机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5)的长度覆盖踩踏部(4)长度的1/2至3/4。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跑步机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5)的厚度设置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赶吴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小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