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国专利>正文

内挂式多用快装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61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挂式多有快装篷,主要由立柱(1)、斜柱(2)、边梁(3)以及顶板(4)和篷布(5)组成,在立柱(1)和斜柱(2)之间接有弯管,在它们互相连接的部位装有多槽形连接器,边梁(3)是一个扁形的长方形管子,在边梁(3)与弯管(7)之间设置有上紧器,篷布(5)采取悬挂的方式,悬挂在顶板(4)下部和四周的边梁(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连接快捷、不易松动、外形美观、多种用途等方面的优点,特别适合于作为汽车防晒篷和旅游休闲篷,野外作业、抗洪救灾,并可按不同的尺寸和色彩,制成系列产品,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挂式多用快装篷本技术涉及防晒篷。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遮阳篷、防雨篷,但是它们的共同缺点是:(1)结构复杂,安装费事、费时、不易移动;(2)结构强度较差,特别是对于大型遮阳篷,则其强度和刚度更差,且其篷布均为从上面覆盖的,容易受到风力的掀动;(3)由于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目前缺少多种用途的大型遮阳篷,例如缺少5米见方(25m2)的大型遮阳篷,既能为两辆轿车遮阳,也可以放置用来餐饮的桌子和舒适的椅子,以至于作为临时的小卖部等。由于汽车在外面晒得很热,人要进入汽车感到非常灼热,非常难受,但目前尚无合适的遮阳篷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遮阳篷结构复杂,安装移动不方便,结构强度和刚度较差,缺乏安全性,以及缺乏多用性等方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内挂式多用快装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内挂式多用快装篷,主要由立柱(1)、斜柱(2)、边梁(3)以及顶板(4)和篷布(5)组成,立柱(1)和斜柱(2)都是圆形的管子,在立柱(1)和斜柱(2)之间接有弯管(7),在它们互相连接的部位装有多槽形连接器;边梁(3)为一扁形的管子,它的端部有一方孔(301),在边梁(3)与弯管(7)之间设置有上紧器;4根斜柱(2)的顶部由顶板(4)进行连接,每根斜柱(2)通过两个螺钉和螺母固定在顶板(4)上,篷布(5)的顶部悬挂在顶板(4)下面,篷布(5)的下部悬挂在4根边梁(3)上。所说的在边梁(3)与弯管(7)之间设置的上紧器由角板(8)、螺钉(9)和螺母(10)组成,其中角板(8)的两侧具有插槽(801)。在立柱(1)的下端还装有底脚(6),底脚(6)具有柱体(601)和底板(602)两个部分,在底板(602)上具有地脚螺栓孔(60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由于整个篷子的骨架由立柱、斜柱和边梁组成,它们是通过多槽形连接器和上紧器采取插接和镶嵌的方法进行连接的,这种连接方法比较简单、快捷,而且不易松动。2.由于篷布是采取悬挂的方式进行固定,比一般的篷子采取覆盖方式更-->方便,且不易被风掀开。在立柱下面还装有底脚,并通过地脚螺钉进行固定,更加强了快装篷的稳定性。3.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要求来确定快装篷的大小,并可作为汽车的遮阳篷、旅游人员的休闲篷、餐饮篷、小卖部以及野外作业、抗洪救灾使用的防晒防雨篷等等,而且可以用各种不同色彩的篷布,外形美观并增加旅游、休闲、娱乐的氛围,并可按不同尺寸和色彩制成系列产品。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内挂式多用快装篷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内挂式多用快装篷的俯视图图3是多槽形连接器的结构图图4a是横梁端部的结构图图4b是横梁与立柱接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底脚的结构图图5b是底脚的俯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和图2可以看到本技术的内挂式多用快装篷,主要由立柱1、斜柱2、边梁3、顶板4和篷布5组成,其中:立柱1和斜柱2都是圆形的管子,在它们之间由弯管7起到互相连接的作用,图3所示是多槽形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它可以插入在弯管7的两端,然后直接插入在立柱1和斜柱2内,使立柱1和斜柱2起到连接作用,在多槽形连接器上所作的多槽形结构可以在插接时既具有弹性,又具有摩擦力,在插接后不易松脱。上述接口也可以制作在立柱1或斜柱2上。图4a所示边梁3为一扁形的管子,例如可采用高度h=40~60mm,宽度B=20mm(见图4b)的扁形长方形管子,图4b可以看到在边梁3和弯管7之间设置有上紧器,上紧器由角板8、螺钉9和螺母10组成,其中:角板8的两侧具有插槽801,通过插槽801镶嵌在横梁2端部的方孔301中,在弯管7的垂直部分有一圆孔701,在圆孔701中插入一螺钉9,螺钉9穿过角板8中心的孔并通过螺母10将2根横梁2和弯管7紧固在一起,螺母10拧得愈紧横梁2和弯管7的结合愈牢固。由图2还可以看到,4根斜柱2的顶部由顶板4进行连接,顶板4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每根斜柱2通过两个螺钉和螺母固定在顶板4上,这样就使整个篷的结构非常牢固,而篷布5的顶部则悬挂在顶板4下面,-->篷布5的下部则悬挂在四边的4根边梁3上。为了加强立柱1的刚性,在立柱1下端还装有底脚6,底脚6的具体结构如图5a、5b所示,它具有柱体601和底板602两个部分,在底板602上具有地脚螺栓孔604,通过地脚螺钉将底板602固定在地面上,在柱体601上具有螺钉孔603,通过螺钉将立柱1固定在底脚6上,这样就加强了整个快装篷的稳定性,必要时可用钢索或绳索将篷的四角与地面系留,使其更加坚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挂式多用快装篷,主要由立柱(1)、斜柱(2)、边梁(3)以及顶板(4)和篷布(5)组成,其特征在于:立柱(1)和斜柱(2)都是圆形的管子,在立柱(1)和斜柱(2)之间接有弯管(7),在它们互相连接的部位装有多槽形连接器;边梁(3)为一扁形的管子,它的端部有一方孔(301),在边梁(3)与弯管(7)之间设置有上紧器;4根斜柱(2)的顶部由顶板(4)进行连接,每根斜柱(2)通过两个螺钉和螺母固定在顶板(4)上,篷布(5)的顶部悬挂在顶板(4)下面,篷布(5)的下部悬挂在4根边梁(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挂式多用快装篷,主要由立柱(1)、斜柱(2)、边梁(3)以及顶板(4)和篷布(5)组成,其特征在于:立柱(1)和斜柱(2)都是圆形的管子,在立柱(1)和斜柱(2)之间接有弯管(7),在它们互相连接的部位装有多槽形连接器;边梁(3)为一扁形的管子,它的端部有一方孔(301),在边梁(3)与弯管(7)之间设置有上紧器;4根斜柱(2)的顶部由顶板(4)进行连接,每根斜柱(2)通过两个螺钉和螺母固定在顶板(4)上,篷布(5)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