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357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纵管轴线(A)的热交换器管(1);轴向平行或螺旋圆周的连续翅片(3)从外管面(21)和/或内管面(22)上的管壁(2)形成,并且连续的初级凹槽(4)在相邻的翅片(3)之间形成;翅片(3)在外管面(21)和/或内管面(22)上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区域,所述结构化区域设置有从表面突出并且具有高度(h)的多个突起(6),使得突起(6)由切口(7)分离。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突起(6)被布置在多个组(10)中,该组沿翅片的延伸部周期性地重复。此外,在该组(10)内突起(6)之间的至少两个切口(7)具有在翅片(3)中变化的切口深度。

heat exchanger tub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t exchanger tube (1) with a longitudinal tube axis (A); a continuous fin (3) with an axial parallel or spiral circumference is formed from a tube wall (2) on an outer tube surface (21) and/or an inner tube surface (22), and a continuous primary groove (4) is formed between adjacent fins (3); a fin (3) has at least one structured area on the outer tube surface (21) and/or an inner tube surface (22), and the structured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following structure area: Surface protrusion and multiple protrusions (6) with a high (h) make the protrusion (6) separate from the incision (7).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trusions (6) are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groups (10), which repeat periodically along the extensions of the fins. In addition, at least two incisions (7) between the protrusions (6) of the group (10) have incision depths varying in the fins (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热交换器管。在制冷和空调技术以及在处理和能源技术的许多领域中都发生热交换。在这些领域中,管束式热交换器经常用于交换热量。在许多应用中,根据热流方向而被冷却或加热的液体这里在内管面上流动。热量被输出到位于外管面上的介质或由此被提取。众所周知,在管束式热交换器中使用结构化管,而非光滑管。通过结构改进了热传递。通过此提高了热流量密度,并且可以更紧凑地构造热交换器。替代地,可以保持该热流量密度并且可以降低驱动温差,由此,在能量方面更有效的热传递是可能的。被构造在管束式热交换器的一面或两面上的热交换器管通常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区域和光滑端部件以及可能地光滑中间部件。光滑端部件或中间部件界定该结构化区域。因此管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在管束式热交换器中,结构化区域的外径不应大于光滑端部件和中间部件的外径。整体轧制的翅片管常常用作结构化热交换器管。整体轧制的翅片管被理解为如下的翅片管,其中翅片已经由光滑管壁的材料形成。在许多情况下,翅片管在内管面上具有多个轴向平行或螺旋圆周的连续翅片,这使得内表面更大并改进了内管面上的热传递系数。在其外表面上,翅片管具有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纵管轴线(A)的热交换器管(1),其中—轴向平行或螺旋圆周的连续翅片(3)从外管面(21)和/或内管面(22)上的管壁(2)形成,—在相应地相邻的翅片(3)之间形成连续延伸的初级凹槽(4),—翅片(3)在外管面(21)和/或内管面(22)上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区域,—结构化区域具有从具有突起高度(h)的表面突出的多个突起(6),其中相邻的突起(6)由切口结构(7)分离,其特征在于,突起(6)被布置在多个组(10)中,该组沿翅片轮廓周期性地重复,以及—至少两个切口结构(7)在该组(10)内的突起(6)之间形成,其中在一个翅片(3)中具有变化的切口深度(t1、t2、t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01 DE 102016006967.81.一种具有纵管轴线(A)的热交换器管(1),其中—轴向平行或螺旋圆周的连续翅片(3)从外管面(21)和/或内管面(22)上的管壁(2)形成,—在相应地相邻的翅片(3)之间形成连续延伸的初级凹槽(4),—翅片(3)在外管面(21)和/或内管面(22)上具有至少一个结构化区域,—结构化区域具有从具有突起高度(h)的表面突出的多个突起(6),其中相邻的突起(6)由切口结构(7)分离,其特征在于,突起(6)被布置在多个组(10)中,该组沿翅片轮廓周期性地重复,以及—至少两个切口结构(7)在该组(10)内的突起(6)之间形成,其中在一个翅片(3)中具有变化的切口深度(t1、t2、t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管(1),其特征在于,至少邻近一个突起(6)的切口结构(7)在该切口深度(t1、t2、t3)中变化至少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管(1),其特征在于,最大切割深度(t1、t2、t3)至多延伸直到管壁(2)。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管(1),其特征在于,通过以相对于翅片轮廓横向地切割深度(t1、t2、t3)对内翅片(3)切割而形成翅片分段,以及通过沿翅片轮廓在主方向上升高翅片分段,切口结构(7)在初级凹槽(4)之间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管(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突起(6)沿翅片轮廓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希姆·哥特巴姆罗纳德·卢茨珍妮·厄尔·哈加尔曼弗雷德·纳布
申请(专利权)人:威兰德沃克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