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768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若干点餐装置,底座内腔中设置有读写器、固定端控制器、橡胶套筒以及固定夹,底座的上端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插孔正下方的底座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触点,底座外部侧面上设有若干显示屏,每块显示屏对应一个插孔;所述点餐装置的纵向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触点以及充电线缆,点餐装置具有第二连接触点的一端从插孔插入底座的内腔并与橡胶套筒、固定夹相互抵接,第二连接触点与第一连接触点电性连接。该点餐系统,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智能防盗、体形小巧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点餐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

A remote positioning charging self-service ordering system for intelligent restaura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mote positioning charging self-service ordering system applied to an intelligent restaurant, which includes a base and several ordering devices. A reader, a fixed-end controller, a rubber sleeve and a fixing clamp are arranged in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base. A number of jacks are arranged evenly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and a number of first contact points are fix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directly below the jack. A number of display screens are arranged on the external side, and each display screen corresponds to a jack; a second connecting contact and charging cable are arranged on the longitudinal end of the ordering device; one end of the ordering device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contact is inserted from the jack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ubber sleeve and the fixing clamp,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contac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contact. The ordering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multiple functions, intelligent anti-theft, compact body, etc. 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single function of existing orde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餐饮行业的自助点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的餐饮行业中仍普遍采用纸质菜单点菜,菜单长时间使用页面容易发黄影响菜品的观感,且需要更换菜单时需要重新排版和打印十分麻烦,此外点完菜后菜单占用桌面空间却没有其他用处;在已知技术中,少数餐厅采用物联网进行自助点餐,这种形式通常采用摆放的自助点餐设备或者通过手机点餐,但这种点餐方式的使用效果受限于摆放的自助点餐设备数量或者手机网络是否畅通,自助点餐设备同样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只有点餐功能,有额外的需求仍然只能人工寻求服务员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智能防盗、体形小巧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点餐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若干点餐装置,所述的底座是中空结构,底座的内腔中设置有读写器、固定端控制器、橡胶套筒以及固定夹,底座的上端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插孔正下方的底座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触点,底座外部侧面上设有若干显示屏,每块显示屏对应一个插孔;所述的橡胶套筒是中空管状结构,橡胶套筒的上端与插孔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夹包括两块夹板,两块夹板的一端通过铰轴相互铰接,铰轴与设置在底座内腔中的安装板固定连接,且该端的两块夹板之间连接设置有张紧弹簧,两块夹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电磁铁;所述橡胶套筒的下端是从两块夹板之间穿过并与之抵接;所述的点餐装置是长方体结构,点餐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触摸屏,点餐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连接轴连接设置有风扇,所述的凹槽内还铰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的连接轴包括一根转轴、一个阻尼套筒,所述的阻尼套筒包括阻尼轴以及的套筒;所述转轴上轴向设置有若干凸条,套筒内腔轴向设置有与凸条适配的滑槽,转轴的一端是与固定在凹槽内的旋转开关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套筒的一端相互套设,套筒的另一端与阻尼轴固定连接,阻尼轴与凹槽内的横轴横向滑动连接;所述风扇的一侧边是与阻尼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横向和纵向切面都具有“L”形结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凹槽底面的横向两侧铰接,第二支撑板收纳在第一支撑板与凹槽底面形成的空腔内,且第一支撑板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撑板的铰接端扣合,第一支撑板内侧还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板自由端抵接的卡槽;所述点餐装置的纵向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触点以及充电线缆;所述的点餐装置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所述的第二电池包括两层包裹电池的绝缘材料,两层绝缘材料之间设置有金属检测网,两层绝缘材料内还镶嵌设置有移动端控制器;所述的移动端控制器上集成了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有源电子标签;所述的点餐装置具有第二连接触点的一端从插孔插入底座的内腔并与橡胶套筒、固定夹相互抵接,第二连接触点与第一连接触点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风扇的侧边上还设置有卡勾,卡勾与第一支撑板的侧边相互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线缆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种充电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的点餐装置表面涂覆防滑涂层。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孔周边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包括底座和点餐装置,底座固定设置在服务台,点餐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补充电能,当客人进门时取用点餐装置,点餐装置与底座无线通讯连接,可通过触摸屏选择菜品或者远程呼叫服务员,服务员可以在线服务,服务员无需频繁的跑来跑去,同时也减少服务员太忙无人提供服务的情况,点餐装置还具有充电、手机支架以及小风扇的功能,此外点餐装置还能防止人为破坏或者私自带走点餐装置;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智能防盗、体形小巧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点餐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底座与固定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点餐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点餐装置移除风扇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第二电池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连接轴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套筒径向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的卡勾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底座,11、显示屏,12、读写器,13、固定端控制器,14、橡胶套筒,15、固定夹,151、夹板,152、电磁铁,153、张紧弹簧,16、安装板,17、插孔,18、第一连接触点,2、点餐装置,21、触摸屏,22、风扇,221、卡勾,222、连接轴,223、旋转开关,224、转轴,225、阻尼套筒,226、凸条,227、套筒,2271、滑槽,228、阻尼轴,23、第一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5、第二连接触点,26、充电线缆,27、第一电池,28、第二电池,281、绝缘材料,282、金属检测网,283、移动端控制器,29、凹槽,291、横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包括底座1以及若干点餐装置2,所述的底座1是中空结构,底座1的内腔中设置有读写器12、固定端控制器13、橡胶套筒14以及固定夹15,底座1的上端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17,插孔17正下方的底座1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触点18,底座1外部侧面上设有若干显示屏11,每块显示屏11对应一个插孔17;所述的橡胶套筒14是中空管状结构,橡胶套筒14的上端与插孔17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的固定夹15包括两块夹板151,两块夹板151的一端通过铰轴相互铰接,铰轴与设置在底座1内腔中的安装板16固定连接,且该端的两块夹板151尾部之间连接设置有张紧弹簧153,在张紧弹簧153的向两侧施加推力的作用下使得两块夹板151的另一端相互靠近,两块夹板151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电磁铁152,电磁铁152正向通电吸合固定,电磁铁152反向通电相互排斥而打开固定夹15;所述橡胶套筒14的下端是从两块夹板151之间穿过并与之抵接,从而将穿过固定夹15内的物体夹持固定。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张紧弹簧153替换为施加拉伸力的弹簧,使得两块夹板151的另一端相互远离,在电磁铁152断电时打开固定夹15,电磁铁152通电时相互吸合固定,从而关闭固定夹15。如图3所示,所述的点餐装置2是长方体结构,点餐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触摸屏21,触摸屏21用于操纵点餐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以及若干点餐装置(2),所述的底座(1)是中空结构,底座(1)的内腔中设置有读写器(12)、固定端控制器(13)、橡胶套筒(14)以及固定夹(15),底座(1)的上端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17),插孔(17)正下方的底座(1)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触点(18),底座(1)外部侧面上设有若干显示屏(11),每块显示屏(11)对应一个插孔(17);所述的橡胶套筒(14)是中空管状结构,橡胶套筒(14)的上端与插孔(17)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夹(15)包括两块夹板(151),两块夹板(151)的一端通过铰轴相互铰接,铰轴与设置在底座(1)内腔中的安装板(16)固定连接,且该端的两块夹板(151)之间连接设置有张紧弹簧(153),两块夹板(1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电磁铁(152);所述橡胶套筒(14)的下端是从两块夹板(151)之间穿过并与之抵接;所述的连接轴(222)包括一根转轴(224)、一个阻尼套筒(225),所述的阻尼套筒(225)包括阻尼轴(228)以及的套筒(227);所述转轴(224)上轴向设置有若干凸条(226),套筒(227)内腔轴向设置有与凸条(226)适配的凹槽(29),转轴(224)的一端是与固定在凹槽(29)内的旋转开关(223)连接,转轴(224)的另一端与套筒(227)的一端相互套设,套筒(227)的另一端与阻尼轴(228)固定连接,阻尼轴(228)与凹槽(29)内的横轴(291)横向滑动连接;所述风扇的一侧边是与阻尼套筒(2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3)的横向和纵向切面都具有“L”形结构,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4)的一端分别与凹槽(29)底面的横向两侧铰接,第二支撑板(24)收纳在第一支撑板(23)与凹槽(29)底面形成的空腔内,且第一支撑板(23)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撑板(24)的铰接端扣合,第一支撑板(23)内侧还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板(24)自由端抵接的卡槽;所述点餐装置(2)的纵向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触点(25)以及充电线缆(26);所述的点餐装置(2)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池(27)以及第二电池(28);所述的第二电池(28)包括两层包裹电池的绝缘材料(281),两层绝缘材料(281)之间设置有金属检测网(282),两层绝缘材料(281)内还镶嵌设置有移动端控制器(283);所述的移动端控制器(283)上集成了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有源电子标签;所述的点餐装置(2)具有第二连接触点(25)的一端从插孔(17)插入底座(1)的内腔并与橡胶套筒(14)、固定夹(15)相互抵接,第二连接触点(25)与第一连接触点(1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餐厅的远程定位充电式自助点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以及若干点餐装置(2),所述的底座(1)是中空结构,底座(1)的内腔中设置有读写器(12)、固定端控制器(13)、橡胶套筒(14)以及固定夹(15),底座(1)的上端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孔(17),插孔(17)正下方的底座(1)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触点(18),底座(1)外部侧面上设有若干显示屏(11),每块显示屏(11)对应一个插孔(17);所述的橡胶套筒(14)是中空管状结构,橡胶套筒(14)的上端与插孔(17)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夹(15)包括两块夹板(151),两块夹板(151)的一端通过铰轴相互铰接,铰轴与设置在底座(1)内腔中的安装板(16)固定连接,且该端的两块夹板(151)之间连接设置有张紧弹簧(153),两块夹板(1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电磁铁(152);所述橡胶套筒(14)的下端是从两块夹板(151)之间穿过并与之抵接;所述的连接轴(222)包括一根转轴(224)、一个阻尼套筒(225),所述的阻尼套筒(225)包括阻尼轴(228)以及的套筒(227);所述转轴(224)上轴向设置有若干凸条(226),套筒(227)内腔轴向设置有与凸条(226)适配的凹槽(29),转轴(224)的一端是与固定在凹槽(29)内的旋转开关(223)连接,转轴(224)的另一端与套筒(227)的一端相互套设,套筒(227)的另一端与阻尼轴(228)固定连接,阻尼轴(228)与凹槽(29)内的横轴(291)横向滑动连接;所述风扇的一侧边是与阻尼套筒(2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3)的横向和纵向切面都具有“L”形结构,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4)的一端分别与凹槽(29)底面的横向两侧铰接,第二支撑板(24)收纳在第一支撑板(23)与凹槽(29)底面形成的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自明邓嘉伦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初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