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金鹤专利>正文

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767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皮革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皮革破碎效率,保证皮革能够被充分破碎的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包括有底板、收集框、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圆形框套、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圆形侧壁、第二固定块和第二蝶形螺栓等;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第三安装板固接于底板另一侧部;靠近第一安装板的圆形侧壁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板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对皮革下脚料进行快速、彻底的破碎,不会留有残余的皮革未破碎,影响皮革生产加工的效果。

A High Efficiency Crushing Device for Leathe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eather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n efficient crushing device for leather.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crushing device for leather, which can improve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of leather and ensure that the leather can be fully crushed. An efficient crushing device for leather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collection frame, a first mounting plate,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 circular frame sleeve,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first bearing seat, a second bearing sea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 circular side wall, a second fixing block and a second butterfly bolt, etc.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at on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hird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circular side wall of the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e invention achieves fast and thorough crushing of leather scrap, does not leave residual leather uncrushed, and affects the effect of leather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皮革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皮革生产加工后,会有残留的下脚料,将这些下脚料经过破碎、研磨成细料,然后加上粘合剂再压制合成,便能形成再生革,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目前对皮革进行破碎时,由于皮革容易黏贴在破碎框的侧壁或者底部,破碎后还残留没有破碎的皮革,需要进行挑选才能投入生产使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高皮革破碎效率,保证皮革能够被充分破碎的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目前对皮革进行破碎时,由于皮革容易黏贴在破碎框的侧壁或者底部,破碎后还残留没有破碎的皮革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皮革破碎效率,保证皮革能够被充分破碎的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包括有底板、收集框、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圆形框套、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圆形侧壁、第一破碎刀片、盖板、第二破碎刀片、第三轴承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转轴、电机、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第二连接板、第三齿轮、第四轴承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蝶形螺栓、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二蝶形螺栓;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第三安装板固接于底板另一侧部;靠近第一安装板的圆形侧壁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板固接,靠近第三安装板的圆形侧壁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三安装板固接,圆形框套与圆形侧壁套装固接,圆形框套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盖板与圆形框套顶部铰接,且位于进料口内;第一固定块固接于盖板一侧部,第一固定块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圆形框套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蝶形螺栓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螺接;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嵌于靠近第一安装板的圆形侧壁,且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轴承座上方;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嵌于靠近第三安装板的圆形侧壁,且第三轴承座位于第四轴承座上方;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与第一齿轮固接;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四轴承座与第三齿轮固接;多个第一破碎刀片与第二转轴固接,多个第二破碎刀片与第一转轴固接,第二安装板固接于第三安装板,电机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顶部;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固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均啮合;第一挡板一侧部与圆形框套铰接,第二挡板一端部与圆形框套铰接,第二固定块固接于第二挡板,第二固定块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一挡板开设有第四螺纹孔,第二蝶形螺栓与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螺接,收集框放置于底板顶部。进一步的,该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还包括有第五轴承座、内齿圈、第四齿轮、第四转轴、第一滑块和环形滑轨;第五轴承座嵌于靠近第三安装板的圆形侧壁,且位于第三轴承座上方;第四转轴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四齿轮固接;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环形滑轨固接于圆形侧壁,圆形框套通过第一滑块与环形滑轨滑动连接,内齿圈固接于圆形框套靠近第三安装板的一侧部,第四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进一步的,该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还包括有第四安装板和气缸;第四安装板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第一安装板底部与第四安装板顶部铰接,气缸铰接于底板远离第四安装板的一侧部,气缸顶端与第三安装板底部铰接。进一步的,该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滑块、第一滑轨、弹性件、插孔、第三滑块、第二滑轨和搬运框;第二滑块固接于底板顶部,第一滑轨嵌于收集框底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收集框一侧部通过弹性件与第四安装板连接,第二滑轨固接于收集框底部,第三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搬运框底部开设有插孔,第三滑块与插孔插装配合。进一步的,该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还包括有第三蝶形螺栓;收集框开设有第五螺纹孔,搬运框开设有第六螺纹孔,第三蝶形螺栓与第五螺纹孔、第六螺纹孔螺接。进一步的,该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还包括有防尘板;收集框前后两侧均固接有防尘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达到对皮革下脚料进行快速、彻底的破碎,不会留有残余的皮革未破碎,影响皮革生产加工的效果。第一破碎刀片、第二破碎刀片经过反向旋转,能够最大程度的对皮革进行破碎,加快皮革破碎效率。通过气缸的不断伸缩,使得圆形框套内的皮革能够进行左右晃动,更进一步提高了皮革的破碎效率,保证皮革能够被彻底的破碎。防尘挡板能够将破碎产生的粉尘进行隔档,防止粉尘随处飞扬,影响周围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C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D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收集框,3-第一安装板,4-第一连接板,5-圆形框套,6-第一转轴,7-第一轴承座,8-第二轴承座,9-第二转轴,10-圆形侧壁,11-第一破碎刀片,12-进料口,13-盖板,14-第二破碎刀片,15-第三轴承座,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三转轴,19-电机,20-第二安装板,21-第三安装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三齿轮,24-第四轴承座,25-第一挡板,26-第二挡板,27-第一螺纹孔,28-第一蝶形螺栓,29-第一固定块,30-第二螺纹孔,31-第三螺纹孔,32-第二固定块,33-第二蝶形螺栓,34-第四螺纹孔,35-第五轴承座,36-内齿圈,37-第四齿轮,38-第四转轴,39-第一滑块,40-环形滑轨,41-第四安装板,42-气缸,43-第二滑块,44-第一滑轨,45-弹性件,46-插孔,47-第三滑块,48-第二滑轨,49-搬运框,50-第五螺纹孔,51-第三蝶形螺栓,52-第六螺纹孔,53-防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安装板3、第一连接板4、圆形框套5、第一转轴6、第一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8、第二转轴9、圆形侧壁10、第一破碎刀片11、盖板13、第二破碎刀片14、第三轴承座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第三转轴18、电机19、第二安装板20、第三安装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齿轮23、第四轴承座24、第一挡板25、第二挡板26、第一蝶形螺栓28、第一固定块29、第二固定块32和第二蝶形螺栓33;第一安装板3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三安装板21固接于底板1另一侧部;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圆形侧壁10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安装板3固接,靠近第三安装板21的圆形侧壁10通过第二连接板22与第三安装板21固接,圆形框套5与圆形侧壁10套装固接,圆形框套5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2;盖板13与圆形框套5顶部铰接,且位于进料口12内;第一固定块29固接于盖板13一侧部,第一固定块29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7,圆形框套5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第一蝶形螺栓28与第一螺纹孔27、第二螺纹孔30螺接;第一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8嵌于靠近第一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安装板(3)、第一连接板(4)、圆形框套(5)、第一转轴(6)、第一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8)、第二转轴(9)、圆形侧壁(10)、第一破碎刀片(11)、盖板(13)、第二破碎刀片(14)、第三轴承座(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第三转轴(18)、电机(19)、第二安装板(20)、第三安装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齿轮(23)、第四轴承座(24)、第一挡板(25)、第二挡板(26)、第一蝶形螺栓(28)、第一固定块(29)、第二固定块(32)和第二蝶形螺栓(33);第一安装板(3)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三安装板(21)固接于底板(1)另一侧部;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圆形侧壁(10)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安装板(3)固接,靠近第三安装板(21)的圆形侧壁(10)通过第二连接板(22)与第三安装板(21)固接,圆形框套(5)与圆形侧壁(10)套装固接,圆形框套(5)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2);盖板(13)与圆形框套(5)顶部铰接,且位于进料口(12)内;第一固定块(29)固接于盖板(13)一侧部,第一固定块(29)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7),圆形框套(5)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第一蝶形螺栓(28)与第一螺纹孔(27)、第二螺纹孔(30)螺接;第一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8)嵌于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圆形侧壁(10),且第一轴承座(7)位于第二轴承座(8)上方;第三轴承座(15)、第四轴承座(24)嵌于靠近第三安装板(21)的圆形侧壁(10),且第三轴承座(15)位于第四轴承座(24)上方;第一转轴(6)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7)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5)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15)与第一齿轮(16)固接;第二转轴(9)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24)枢接且贯穿第四轴承座(24)与第三齿轮(23)固接;多个第一破碎刀片(11)与第二转轴(9)固接,多个第二破碎刀片(14)与第一转轴(6)固接,第二安装板(20)固接于第三安装板(21),电机(19)固接于第二安装板(20)顶部;第三转轴(18)一端部与电机(1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17)固接;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6)、第三齿轮(23)均啮合;第一挡板(25)一侧部与圆形框套(5)铰接,第二挡板(26)一端部与圆形框套(5)铰接,第二固定块(32)固接于第二挡板(26),第二固定块(32)开设有第三螺纹孔(31),第一挡板(25)开设有第四螺纹孔(34),第二蝶形螺栓(33)与第三螺纹孔(31)、第四螺纹孔(34)螺接,收集框(2)放置于底板(1)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革用高效型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安装板(3)、第一连接板(4)、圆形框套(5)、第一转轴(6)、第一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8)、第二转轴(9)、圆形侧壁(10)、第一破碎刀片(11)、盖板(13)、第二破碎刀片(14)、第三轴承座(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第三转轴(18)、电机(19)、第二安装板(20)、第三安装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齿轮(23)、第四轴承座(24)、第一挡板(25)、第二挡板(26)、第一蝶形螺栓(28)、第一固定块(29)、第二固定块(32)和第二蝶形螺栓(33);第一安装板(3)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三安装板(21)固接于底板(1)另一侧部;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圆形侧壁(10)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安装板(3)固接,靠近第三安装板(21)的圆形侧壁(10)通过第二连接板(22)与第三安装板(21)固接,圆形框套(5)与圆形侧壁(10)套装固接,圆形框套(5)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2);盖板(13)与圆形框套(5)顶部铰接,且位于进料口(12)内;第一固定块(29)固接于盖板(13)一侧部,第一固定块(29)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7),圆形框套(5)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第一蝶形螺栓(28)与第一螺纹孔(27)、第二螺纹孔(30)螺接;第一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8)嵌于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圆形侧壁(10),且第一轴承座(7)位于第二轴承座(8)上方;第三轴承座(15)、第四轴承座(24)嵌于靠近第三安装板(21)的圆形侧壁(10),且第三轴承座(15)位于第四轴承座(24)上方;第一转轴(6)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7)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5)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15)与第一齿轮(16)固接;第二转轴(9)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24)枢接且贯穿第四轴承座(24)与第三齿轮(23)固接;多个第一破碎刀片(11)与第二转轴(9)固接,多个第二破碎刀片(14)与第一转轴(6)固接,第二安装板(20)固接于第三安装板(21),电机(19)固接于第二安装板(20)顶部;第三转轴(18)一端部与电机(1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17)固接;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6)、第三齿轮(23)均啮合;第一挡板(25)一侧部与圆形框套(5)铰接,第二挡板(26)一端部与圆形框套(5)铰接,第二固定块(32)固接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李国海程爱佳
申请(专利权)人:毕金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