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749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入料口、运输管、出料口,入料口为正方形,被分隔成两个面积相等的竖直长方形分别连接两根运输管,两根运输管横截面形状由入料口两个一样的竖直长方形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后继续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横立长方形,两个横立长方形组成一个正方形出料口,该出料口横截面形状与入料口相同,通过多个上述单元互相连接,可使物料在管道内不断分流合流,实现物料的快速混合。

A Liquid Separation and Confluence Mix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quid separation and confluence m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let, a conveyance pipe and an outlet. The inlet and outlet are square, and are separated into two vertical rectangles with equal area to connect two conveyance pipes respectively.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two conveyance pipes gradually changes from two vertical rectangles with the same inlet to two identical squares, and then continues to gradually change into two identical squares. The cross section shape of the outle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inlet.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the above units, the material can be continuously diverted and combined in the pipeline to achieve rapid mixing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混合设备
,具体是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及科研部门中,经常需要将物料混合,特别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凝絮剂与污水泥浆进行混合,凝絮剂对浆液中的固相颗粒或胶团进行吸附和桥联作用使细小颗粒桥联成大颗粒群的絮状胶团块,达到能以自重沉降或被机械设备清除的目的。目前污水处理部门主要使用的混合方式是将药剂投入污水泥浆中后注入搅拌器搅拌,搅拌器需要外接动力机构,结构复杂,消耗能源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无需动力机构,利用物料本身重力在变化的运输管内不断进行分流合流,达到物料均匀混合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包括入料口、运输管、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两组运输管,两组运输管在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横截面形状变化,由入料口两个一样的竖直长方形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后继续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横立长方形,两个横立长方形组成一个正方形出料口,出料口横截面形状与入料口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有法兰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法兰盘上有对称分布的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法兰盘外设有密封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入料口、出料口为正方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动力机构,通过多个所述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连接形成变化的运输管道,利用物料本身重力在变化的运输管内不断进行分流合流,达到物料均匀混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若干个单元连接后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左入料口,2、左输送管,3、左输送管出口,4、上输送管,5、上出料口,6、右入料口,7、右输送管,8、右输送管出口,9、下输送管,10、下出料口,11、法兰盘,12、密封垫,13、通孔,14、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的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左输送管2、上输送管4、右输送管7和下输送管9,左输送管2的一端为入料口1,另一端为左输送管出口3,右输送管7一端为右入料口6,另一端为右输送管出口8,左入料口1和右入料口6为形状相同的竖立长方形,两者紧挨组成一个正方形的入料口,左输送管出口3和右输送管出口8为形状相同的正方形,左输送管出口3连接上输送管4进口,右输送管出口8连接下输送管9进口,上输送管出口为上出料口5,下输送管出口为下出料口10,上出料口5和下出料口10为形状相同的横立长方形,两者紧挨组成一个正方形的出料口,该正方形出料口与由左入料口1和右入料口6组成的正方形入料口形状相同。入料口与出料口均连接有法兰盘11,法兰盘11上设有密封垫12和均匀分布的通孔13。所述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工作方式如下:如图二所示,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若干个上述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单元连接,每个上述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出料口通过法兰盘11依次与下一个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入料口连接,两个法兰盘11之间利用螺栓插入对应通孔13后利用螺母锁紧,法兰盘11上设置的密封垫12可以防止管内混合物从两个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单元连接处泄露。在连接好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入料口处连接进料管14,进料管14为方形管,进料管出口形状为正方形,与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入料口形状大小相同。将需要混合的物料送入进料管,形成单流混合物,单流混合物进入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时,被分流成两股分别进入左输送管1右输送管6,进入左输送管1的混合物通过上输送管4后从上出料口5流出,进入右输送管7的混合物通过下输送管9后从下出料口10流出。从出料口5流出的混合物在进入下一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单元时被分流成两股,分别从左入料口1和右入料口6流入,从下出料口10流出的混合物在进入下一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单元时被分流成两股,分别从左入料口1和右入料口6流入,在左运输管2和右运输管7内,分别从前一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出料口流出的混合物分流后再次合流,进行混合,依次类推,混合物在由多个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单元连接而成的管道内不断进行分流合流,快速充分的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动力机构,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数量的所述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单元相连接组成变化的运输管道,利用物料本身重力在变化的运输管内不断进行分流合流,使物料快速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口、运输管、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两组运输管,两组运输管在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横截面形状变化,由入料口两个一样的竖直长方形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后继续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横立长方形,出料口横截面形状与入料口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分合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口、运输管、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两组运输管,两组运输管在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横截面形状变化,由入料口两个一样的竖直长方形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后继续渐变为两个一样的横立长方形,出料口横截面形状与入料口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合流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杨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项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