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配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17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配橇,该混配橇包括混配漏斗、旋流器、第一分配阀、水泵、第二分配阀和支撑座,该混配漏斗底部的出口与旋流器顶部的第一进口连通;该旋流器顶部还开设有第二进口,该旋流器的第二进口与第一分配阀的出口连通;该水泵的进口与旋流器底部的出口连通,该水泵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的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流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流经旋流器的配浆水中的气体去除,以避免配浆水与油井水泥混配成水泥浆的过程中,水泥浆伴随着大量气泡生成,最终导致水泥的胶结质量差。

A kind of mixed sl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xing sled, which comprises a mixing funnel, a cyclone, a first distribution valve, a water pump, a second distribution valve and a support seat. The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the mixing fu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let at the top of the cyclone; a second inlet is also provided at the top of the cyclone, and the second inlet of the cyclo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first distribution valve; and the inlet of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clone. The outlet of the bottom of the flow channel is connected, and the outlet of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second distribution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moves the gas from the slurry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cyclone under the action of centrifugal force of the cyclone, so as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bubbles in the process of mixing the slurry water with oil well cement, which ultimately leads to poor cementing quality of the 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配橇
本技术涉及固井施工配浆水的混配橇,具体是一种混配橇。
技术介绍
固井是油、水井建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固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井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注、采期间能否顺利生产。固井施工中,现场通过水泥车将配浆水与油井水泥进行混配以获得水泥浆,可知,配浆水的配置好坏直接影响水泥浆的性能。传统配置配浆水的方式往往采用固井施工设备中的混配橇来实现,但是,其一,传统的混配橇混配的配浆水混配不均匀,且循环操作不便。其二,传统的配浆水混配完毕后,配浆水中存在大量的气体,在配浆水与油井水泥混配成水泥浆的过程中,水泥浆中也会伴随着大量气泡生成,最终影响到水泥的胶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配浆水中气体、提高水泥胶结质量的混配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配橇,所述混配橇包括混配漏斗、旋流器、第一分配阀、水泵、第二分配阀和支撑座,所述混配漏斗底部的出口与旋流器顶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旋流器顶部还开设有第二进口,该旋流器的第二进口与第一分配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旋流器底部的出口连通,该水泵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的进口连通。所述混配漏斗底部出口与旋流器顶部进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水泵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的进口之间设置有针形阀。进一步,所述水泵包括防爆电机。所述旋流器的第二进口通过快装接头与第一分配阀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分配阀的进口和第二分配阀的出口上均设置有水龙带快装头。所述混配漏斗内部布置有滤网。所述混配漏斗外部设置有操作台面。所述混配漏斗、旋流器、水泵和第二分配阀均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旋流器的第二进口通过一段环形通道与第一分配阀的出口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旋流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流经旋流器的配浆水中的气体去除,避免配浆水中的气体过多而导致水泥胶结质量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第二分配阀的局部俯视放大图。图3是通过混配橇混配配浆水的连接图。图4是通过混配橇充分循环各个立式水罐中的配浆水的连接图。图5是通过混配橇配置水泥浆的连接图。图中代号含义:1—混配漏斗;2—旋流器;3—第一分配阀;4—水泵;5—第二分配阀;6—流量调节阀;7—针形阀;8—防爆电机;9—快装接头;10—水龙带快装头;11—滤网;12—操作台面;13—法兰;14—支撑座;15—支撑架;16—环形通道;17—立式水罐;18—固井水泥车;19—混配橇。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混配橇,所述混配橇包括混配漏斗1、旋流器2、第一分配阀3、水泵4、第二分配阀5和支撑座14,所述混配漏斗1底部的出口与旋流器2顶部的第一进口连通,本实施例中,采用直管让混配漏斗1底部的出口与旋流器2顶部的第一进口连接在一起;所述旋流器2顶部还开设有第二进口,本实施例中,旋流器2的第二进口开设在旋流器2顶部的外侧壁上。该旋流器2的第二进口与第一分配阀3的出口连通,为了使连接更方便,所述旋流器2的第二进口通过快装接头9与第一分配阀3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4的进口与旋流器2底部的出口连通,水泵4的进口与旋流器2底部的出口连接位置通过法兰13固定,该水泵4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5的进口连通,水泵4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5的进口的连接位置通过法兰13固定。其中,所述混配漏斗1、旋流器2、水泵4和第二分配阀5均通过支撑架15安装在支撑座14上,使整个混配橇19的结构更节奏;所述第一分配阀3的进口和第二分配阀5的出口上均设置有水龙带快装头10。为了控制混配漏斗1中各种药剂的添加混配流速,所述混配漏斗1底部出口与旋流器2顶部进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6。所述水泵4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5的进口之间设置有针形阀7。优选的,所述水泵4包括防爆电机8。为了防止杂物通过混配漏斗1进入旋流器2,所述混配漏斗1内部布置有滤网11。另外,所述混配漏斗1外部设置有操作台面12。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配阀3和第二分配阀5。本实施例中,所述旋流器2的第二进口还通过一段环形通道16(该环形通道16的进口与第一分配阀3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旋流器2的第二进口连通)与第一分配阀3的出口连通。固井中使用的清水依次流过第一分配阀3、环形通道16(对流入旋流器2的清水起到缓冲作用,也可以省去环形通道16,直接将第一分配阀3与旋流器2连通)后进入旋流器2,清水进入量的大小可以通过第一分配阀3上的球阀调节,添加的各种药剂通过混配漏斗1进行混合,漏斗上设置有滤网11,防止杂物进入混合器,各种药剂再通过直管进入旋流器2与清水混合,通过流量调节阀6调节进入旋流器2中各种药剂的剂量。各种药剂与清水在旋流器2中混合,混合后的液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混合液体中的气泡破裂,经过直管、混配漏斗1向上排出混配橇19,同时混配的混合液体通过自身重力和旋流器2的离心力作用充分混合。参见图3所示,混配后的混合液体通过水泵4抽吸,通过第二分配阀5进入立式水罐17,即得混配完毕的配浆水。参见图4所示,例如,三个立式水罐17中的配浆水与混配橇19配合,对配浆水再次循环,三个立式水罐17中的配浆水通过水罐的排水口连接混配橇19的第一分配阀3进口,三个立式水罐17的吸入口连接混配橇19第二分配阀5的出口,运行混配橇19,充分循环三个立式水罐17中的配浆水。参见图5所示,将装有混合好的配浆水的各个立式水罐17与混配橇19的第一分配阀3各个进口连接,各个立式水罐17的配浆水再次通过混配橇19中的旋流器2去除其中的气体,混配橇19上的第二分配阀5出口连接水龙带向固井水泥车18提供配浆水,实现在固井水泥车18上进行水泥浆的混配。以上具体技术方案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具体技术方案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配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橇包括混配漏斗、旋流器、第一分配阀、水泵、第二分配阀和支撑座,所述混配漏斗底部的出口与旋流器顶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旋流器顶部还开设有第二进口,该旋流器的第二进口与第一分配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旋流器底部的出口连通,该水泵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的进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配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橇包括混配漏斗、旋流器、第一分配阀、水泵、第二分配阀和支撑座,所述混配漏斗底部的出口与旋流器顶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旋流器顶部还开设有第二进口,该旋流器的第二进口与第一分配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旋流器底部的出口连通,该水泵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的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配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漏斗底部出口与旋流器顶部进口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配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出口与第二分配阀的进口之间设置有针形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混配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防爆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诚谢强唐小林王勇任江徐图春高有超杨锐黄富春周成金成虎牟帮卫林刚陈浩黄薇苏展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