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26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底层药物涂层和设置在所述底层药物涂层上的顶层药物涂层,所述顶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质量比为0.25~10:1的可抑制内皮增生的药物和预防血栓形成的水蛭素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底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高分子材料和抗癌药物、抗凝血药物、抗再狭窄药物和预防血栓形成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顶层药物涂层为快速释放式,在支架扩起的过程中药物快速渗入病变血管处,实现快速治疗的目的,底层药物涂层为缓慢放式,在顶层药物涂层释放后,底层溶液开始缓慢释放药物,实现长期治疗的目的。

A New Drug Stent with Rapid Release Drug and Slow Release Drug Coat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drug scaffold with both fast-release and slow-release drug coatings, comprising a stent body, a bottom drug coating arranged on the stent body and a top drug coating arranged on the bottom drug coa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p drug coating includes an inhibitable inner with a mass ratio of 0.25 to 10:1. Drugs for dermal hyperplasia and hirudin for thrombosis prevention and one or more of its derivativ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underlying drug coating includes macromolecule materials and anticancer drugs, anticoagulant drugs, anti-restenosis drugs and one or more of the anti-thrombosis drugs. The top layer of drug coating is fast release type. In the process of stent expansion, the drug penetrates rapidly into the lesion vessel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pid treatment. The bottom layer of drug coating is slow release type. After the top layer of drug coating is released, the bottom solution begins to slow release the dru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ng-term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
技术介绍
血管介入支架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在心血管和外周血管领域成为血管阻塞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该技术的迅猛发展,80%以上该类病变都会采用支架介入的治疗手段。但与此同时,该类治疗手段的技术壁垒也逐渐凸显。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心血管领域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概率在20%左右,外周血管支架的术后再狭窄率在40%左右甚至更高。大量研究表明:支架在扩张后会导致血管内膜撕裂或其他损伤,发生炎症反应,使平滑肌细胞产生过渡增殖/迁移从而导致血管内膜增生,造成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结果。细胞生长周期中,增殖和迁移阶段是支架导致血管内膜增生的关键因素。因此,选用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如西罗莫司,紫杉醇等药物对支架进行包裹来抑制支架术后再狭窄。上述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抑制支架再狭窄的方式,专利号CN101147814A一种血管药物支架、CN107865983一种药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等专利均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病率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临床上平滑肌细胞衰老、内表皮改变、支架贴壁不良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内皮化的延迟,回看再狭窄发生机制,现有的药物对抗再狭窄是以损伤血管内皮或延缓血管修复为代价的,这会导致支架内皮化不完全、血栓等不良事件。尽管药物支架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术后短期的再狭窄率,但其远期抗再狭窄率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一个更为理想的药物支架系统,除了支架本身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径向支撑力,药物涂层均匀、抑制细胞增殖等能力之外,植入的药物支架应该有更合理的载药量,针对支架植入的不同时期,药物功能应与血管的整体内环境相协调,这里的协调是指能够使血管正常的内皮化,同时具有完整的内皮功能,血管能正常修复并重塑血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支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通过快速释放式顶层药物涂层,缓慢释放式底层药物涂层,同时实现支架在植入后不同时间所需求的快速治疗和长期治疗的效果,同时防止支架术后的再狭窄和支架内急性血栓的发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底层药物涂层和设置在所述底层药物涂层上的顶层药物涂层,所述顶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质量比为0.25~10:1的可抑制内皮增生的药物和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抗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水蛭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底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抗癌药物、抗凝血药物、抗再狭窄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和高分子材料。顶层药物涂层为快速释放式,在支架扩起的过程中药物快速渗入病变血管处,实现快速治疗的目的。水蛭素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除了预防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外,还具有药物载体的功能,可将药物顺利的运载至病变部位,降低药物输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同时,在支架扩张过程中溶于血液,使药物与病变血管直接接触并将其吸收,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底层药物涂层为缓慢放式,在顶层药物涂层释放后,底层溶液开始缓慢释放药物,实现长期治疗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可抑制内皮增生的药物为紫杉醇或者雷帕霉素。作为优选,顶层药物涂层的成分中还包括医用尿素和碘普罗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优选,顶层药物涂层中水蛭素的重量为0.3~1.0ug/mm2;作为优选,紫杉醇的重量为0.5~2.0ug/mm2。作为优选,碘普罗胺浓度为0.05~0.10mmol/L,医用尿素浓度为3~8mmol/L。所述顶层药物涂层的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按照配方量配制顶层药物溶液;步骤二:利用超声喷涂设备将顶层药物溶液均匀的喷涂在底层药物支架表面,顶层药物涂层的克重为0.1~20ug/mm2;步骤三:将喷涂后的支架放入乙腈和水有一定配比的蒸气中进行烘蒸,使顶层涂层中的药物均匀的结晶,并精准的控制药物涂层的结晶形态、粒径以及载药量。顶层药物涂层可牢固的附着在底层药物涂层表面,减少在推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优选地,加入1~2.5ml的碘普罗胺加入25ml的容量瓶,取配方量的水蛭素按照10~12mg/ml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溶解,定容至25ml,形成混合溶液。优选地,50~120mg紫杉醇与1ml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合溶液即可。优选地,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2~6:7。优选地,结晶时间为10~50min。优选地,结晶温度为25~60℃。所述底层药物涂层成分中的抗癌药物可以是嘌呤类、植物碱类、抗生素、激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抗癌药物为紫杉醇或雷帕霉素。抗凝血药物可以是肝素、水蛭素、阿司匹林、秋水仙碱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再狭窄药物可以是巴马司他、NO供体、艾塞布可、莱佛米特、依维莫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可降解的聚乳酸,也可以是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其中聚乳酸材料在完成其载体和缓释功能后,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降低了导致晚期血栓发生的风险。所选溶剂为丙酮、乙醇、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等一种或两种以上进行混合。所述底层药物涂层的药物浓度为0.05~50mg/ml。上述药物支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底层药液配制;2.将支架本体浸渍到上述所配置的药液中,首次浸渍时间为1min~2h,后将支架取出,之后再浸渍3-10次,每次时间为1min~10min,最后在30~35℃的环境下真空干燥36~48h,获得带有底层药物涂层的支架a;3.顶层药液配制;4.将支架a浸渍至上述顶层药液中,首次浸渍时间为15~30s,垂直匀速的将支架从药液中取出并放入饱和浓度的乙醇环境中10~15s。第二次浸渍时间为5~10s,垂直匀速的将支架从药液中取出并放入乙腈和水的比例为3~5:7的饱和蒸汽环境中20~60分钟,温度控制在30~35℃,得到所述药物支架。优选地,浸渍后提拉速度为50~100mm/s。上述方案采用浸渍的方式进行涂层,得到的涂层中药物成分更均匀,利于控制涂层的功效,而且对浸渍中的时间、浸渍次数、干燥条件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利于控制涂层中主成分的药物浓度和涂层厚度。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药物支架由支架本体、底层药物涂层和顶层药物涂层三部分组成,顶层的快速释放药物涂层使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快速升高,在病变部位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病变部位局部高浓度的药物和大约一周时间的短时间作用并不会影响血管壁的长期愈合进程)。同时,快速释放式的药物涂层中的载体可减少慢性炎症及预防血栓的形成。2、通过约一周左右顶层药物涂层的快速治疗,底层药物涂层开始缓慢释放,低浓度的药物缓慢的治疗病变部位(持续时间约6个月),使病变血管正常重建,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可能,实现长期有效的治疗。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架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支架本体;2-底层药物涂层;3-顶层药物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如附图1所示,包括支架本体1、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底层药物涂层2和设置在所述底层药物涂层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底层药物涂层和设置在所述底层药物涂层上的顶层药物涂层,所述顶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质量比为0.25~10:1的可抑制内皮增生的药物和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抗血小板GP II b/III a受体拮抗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水蛭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底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抗癌药物、抗凝血药物、抗再狭窄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和高分子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带有快速释放药物和缓慢释放药物涂层的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底层药物涂层和设置在所述底层药物涂层上的顶层药物涂层,所述顶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质量比为0.25~10:1的可抑制内皮增生的药物和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抗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水蛭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底层药物涂层的成分包括:抗癌药物、抗凝血药物、抗再狭窄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和高分子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抑制内皮增生的药物为紫杉醇或者雷帕霉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顶层药物涂层的成分中还包括医用尿素和碘普罗胺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顶层药物涂层中水蛭素的重量为0.3~1.0ug/mm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紫杉醇的重量为0.5~2.0ug/mm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碘普罗胺浓度为0.05~0.10mmol/L,医用尿素浓度为3~8mmol/L。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药物涂层的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按照配方量配制顶层药物溶液;步骤二:利用超声喷涂设备将顶层药物溶液均匀的喷涂在底层药物支架表面,顶层药物涂层的克重为0.1~20ug/mm2;步骤三: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巴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