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708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加工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打碎装置,所述加工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加工箱的内壁且位于打碎装置的下方焊接有导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工箱、筛选装置、第一驱动装置、打碎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导流板、分离装置和支腿的设置,使得油茶果去壳装置具备了高效去壳的优点,同时解决了传统的油茶果去壳装置是将大小不一的油茶果放在一起进行去壳,这种方式导致去壳效果极差,并且需要多次去壳,导致去壳效率降低,影响油茶果整体加工效率的问题。

An Efficient Shelling Device for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shelling device for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including a processing box, the top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creening device, the left side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device,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rocess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rushing device, and the back of the processing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driving devic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ocessing box is located in the crushing device. A guide plate is welded below.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shelling device of Camellia oleifera have the advantages of efficient shelling by setting the processing box, screening device, first driving device, crushing device, second driving device, guide plate, separating device and supporting leg,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shelling device of Camellia oleifera is to put different sizes of Camellia oleifera fruits together for shelling, which results in very poor shelling effect. It also needs to be shelled many times, which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shelling efficiency and affects the overall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Camellia oleifera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
技术介绍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油茶果在榨油的加工工序中需要将其表面的外壳进行去除,传统的油茶果去壳装置是将大小不一的油茶果放在一起进行去壳,这种方式导致去壳效果极差,并且需要多次去壳,导致去壳效率降低,影响油茶果的整体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具备高效去壳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油茶果去壳装置是将大小不一的油茶果放在一起进行去壳,这种方式导致去壳效果极差,并且需要多次去壳,导致去壳效率降低,影响油茶果整体加工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加工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打碎装置,所述加工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加工箱的内壁且位于打碎装置的下方焊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导流板的下方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加工箱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腿,所述加工箱的底部开设有废料口。优选的,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料筒,所述料筒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细滤板和粗滤板,所述细滤板位于粗滤板的左侧,所述细滤板与粗滤板的底部均与加工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料筒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左端贯穿料筒并延伸至料筒的外部,所述料筒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漏斗。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固定板与加工箱的左侧焊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右侧的轴心处与螺旋杆的左侧焊接。优选的,所述打碎装置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打碎轮,所述隔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打碎轮,所述隔板的底部焊接有挡网,所述挡网的两侧均与加工箱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一打碎轮与第二打碎轮的正面均与加工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打碎轮与第二打碎轮的背面均通过转轴贯穿加工箱并延伸至加工箱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固定板与加工箱的背面焊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主动齿,所述主动齿的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所述从动齿正面的轴心处与转轴焊接。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筛板,所述筛板的左侧和底部均焊接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通过固定杆与加工箱的内壁焊接,所述筛板的右端贯穿加工箱并延伸至加工箱的外部,所述筛板底部的左侧焊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腔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齿牙,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齿牙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工箱、筛选装置、第一驱动装置、打碎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导流板、分离装置和支腿的设置,使得油茶果去壳装置具备了高效去壳的优点,同时解决了传统的油茶果去壳装置是将大小不一的油茶果放在一起进行去壳,这种方式导致去壳效果极差,并且需要多次去壳,导致去壳效率降低,影响油茶果整体加工效率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筛选装置的设置,能够将物料进行筛选,从而使大小不一的物料能够得到不同的打碎效果,使去壳效果更好,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为筛选装置内部的螺旋杆提供动能,使其进行筛选,通过打碎装置的设置,能够为不同大小的物料进行去壳,通过第二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为打碎装置内部的第一打碎轮和第二打碎轮提供动能,使其进行打碎作业,通过分离装置的设置,能够将果壳与果仁进行筛分,从而方便进行分类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局部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板局部右视图。图中:1加工箱、2筛选装置、3第一驱动装置、4打碎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导流板、7分离装置、8支腿、201料筒、202细滤板、203粗滤板、204螺旋杆、205进料漏斗、301第一电机、302主动轮、303从动轮、401隔板、402第一打碎轮、403第二打碎轮、404挡网、501第二电机、502主动齿、503从动齿、701筛板、702滑杆、703活动板、704齿牙、705第三电机、706半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包括加工箱1,加工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选装置2,筛选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3,加工箱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打碎装置4,加工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5,加工箱1的内壁且位于打碎装置4的下方焊接有导流板6,导流板6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加工箱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导流板6的下方设置有分离装置7,加工箱1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腿8,加工箱1的底部开设有废料口,筛选装置2包括料筒201,料筒201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细滤板202和粗滤板203,细滤板202位于粗滤板203的左侧,细滤板202与粗滤板203的底部均与加工箱1的顶部连通,料筒20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204,螺旋杆204的左端贯穿料筒201并延伸至料筒201的外部,料筒20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漏斗205,通过筛选装置2的设置,能够将物料进行筛选,从而使大小不一的物料能够得到不同的打碎效果,使去壳效果更好,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301通过固定板与加工箱1的左侧焊接,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焊接有主动轮302,主动轮30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303,从动轮303右侧的轴心处与螺旋杆204的左侧焊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的设置,能够为筛选装置2内部的螺旋杆204提供动能,使其进行筛选,打碎装置4包括隔板401,隔板40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打碎轮402,隔板40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打碎轮403,隔板401的底部焊接有挡网404,挡网404的两侧均与加工箱1的内壁焊接,第一打碎轮402与第二打碎轮403的正面均与加工箱1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一打碎轮402与第二打碎轮403的背面均通过转轴贯穿加工箱1并延伸至加工箱1的外部,通过打碎装置4的设置,能够为不同大小的物料进行去壳,第二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01,第二电机501通过固定板与加工箱1的背面焊接,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焊接有主动齿502,主动齿502的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503,从动齿503正面的轴心处与转轴焊接,通过第二驱动装置5的设置,能够为打碎装置4内部的第一打碎轮402和第二打碎轮403提供动能,使其进行打碎作业,分离装置7包括筛板701,筛板701的左侧和底部均焊接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702,滑杆702通过固定杆与加工箱1的内壁焊接,筛板701的右端贯穿加工箱1并延伸至加工箱1的外部,筛板701底部的左侧焊接有活动板703,活动板703内腔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齿牙704,加工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70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包括加工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选装置(2),所述筛选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3),所述加工箱(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打碎装置(4),所述加工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5),所述加工箱(1)的内壁且位于打碎装置(4)的下方焊接有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加工箱(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导流板(6)的下方设置有分离装置(7),所述加工箱(1)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腿(8),所述加工箱(1)的底部开设有废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包括加工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筛选装置(2),所述筛选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3),所述加工箱(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打碎装置(4),所述加工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5),所述加工箱(1)的内壁且位于打碎装置(4)的下方焊接有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加工箱(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导流板(6)的下方设置有分离装置(7),所述加工箱(1)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腿(8),所述加工箱(1)的底部开设有废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装置(2)包括料筒(201),所述料筒(201)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细滤板(202)和粗滤板(203),所述细滤板(202)位于粗滤板(203)的左侧,所述细滤板(202)与粗滤板(203)的底部均与加工箱(1)的顶部连通,所述料筒(20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204),所述螺旋杆(204)的左端贯穿料筒(201)并延伸至料筒(201)的外部,所述料筒(20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漏斗(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茶果去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01),所述第一电机(301)通过固定板与加工箱(1)的左侧焊接,所述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焊接有主动轮(302),所述主动轮(30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303),所述从动轮(303)右侧的轴心处与螺旋杆(204)的左侧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珍祥何满堂
申请(专利权)人:新邵县珍满堂种养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