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6794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连接杆、转盘二、底座、蓄电池、控制器、安装板、固定块、转盘一、齿轮、转轴一、电动机一、外齿圈、传动轴、电动机二、转轴二和凸块。本产品通过启动电动机一可以使得齿轮带动外齿圈转动,从而使得转盘一转动,使得安装板的朝向角度调节,且本产品通过电动机二转动可以带动转盘二转动,通过连接杆带动安装板运动,从而使得安装板的角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板上的光伏发电板被阳光直射的面积,从而充分的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发电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本产品中安装板的角度可以调节,使得装置可以在不同纬度均可以保持较高的光照利用率,从而减小装置使用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是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现有的光伏发电系统中支架安装的角度固定,从而装置只能在特定的纬度区域内使用,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且由于阳光的照射角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从而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板的不能充分的利用光照资源,影响发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连接杆、转盘二、底座、蓄电池、控制器、安装板、固定块、转盘一、齿轮、转轴一、电动机一、外齿圈、传动轴、电动机二、转轴二和凸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控制器,且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转盘一下表面的转动中心,且传动轴固定连接有同轴转动的外齿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一,电动机一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一的一端,转轴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齿轮的一侧转动中心,且齿轮与外齿圈相互啮合;所述转盘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靠近转盘一的边缘设置,且固定块转动连接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盘一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二,电动机二远离固定块设置,且电动机二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二的一端,转轴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二的一侧转动中心,且转盘二与电动机二相背的面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偏离转盘二的转动中心设置,且凸块与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与转盘一相背的面的四个方向均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四个光照强度传感器矩形排列,且光照强度传感器靠近安装板的边缘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机一和电动机二均为伺服电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动机一和电动机二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产品通过启动电动机一可以使得齿轮带动外齿圈转动,从而使得转盘一转动,使得安装板的朝向角度调节,且本产品通过电动机二转动可以带动转盘二转动,通过连接杆带动安装板运动,从而使得安装板的角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板上的光伏发电板被阳光直射的面积,从而充分的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发电效率,提高经济效益。2、本产品中安装板的角度可以调节,使得装置可以在不同纬度均可以保持较高的光照利用率,从而减小装置使用的局限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的模块运行图。图中:连接杆1、转盘二2、底座3、蓄电池4、控制器5、光照强度传感器6、安装板7、固定块8、转盘一9、齿轮10、转轴一11、电动机一12、外齿圈13、传动轴14、电动机二15、转轴二16、凸块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连接杆1、转盘二2、底座3、蓄电池4、控制器5、安装板7、固定块8、转盘一9、齿轮10、转轴一11、电动机一12、外齿圈13、传动轴14、电动机二15、转轴二16和凸块17,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4和控制器5,通过箱体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对蓄电池4和控制器5的影响,且底座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传动轴14的一端,传动轴14的另一端固定转盘一9下表面的转动中心,转盘一9位于箱体的上方,且传动轴14固定连接有同轴转动的外齿圈13;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一12,电动机一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一11的一端,转轴一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齿轮10的一侧转动中心,且齿轮10与外齿圈13相互啮合;所述转盘一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靠近转盘一9的边缘设置,且固定块8转动连接安装板7的一端,安装板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所述转盘一9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二15,电动机二15远离固定块8设置,且电动机二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二16的一端,转轴二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二2的一侧转动中心,且转盘二2与电动机二15相背的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7,凸块17偏离转盘二2的转动中心设置,且凸块17与连接杆1远离安装板7的一端转动连接;本产品通过启动电动机一12可以使得齿轮10带动外齿圈13转动,从而使得转盘一9转动,使得安装板7的朝向角度调节;且通过电动机二15转动可以带动转盘二2转动,通过连接杆1带动安装板7运动,从而使得安装板7的倾斜角度可以调节。所述安装板7与转盘一9相背的面的四个方向均安装有光照强度传感器6,四个光照强度传感器6矩形排列,且光照强度传感器6靠近安装板7的边缘设置,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6与控制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动机一12和电动机二15与控制器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当四个方位的光照强度传感器6检测到光照强度差距超过150Lux,通过控制器5使得电动机一12和电动机二15工作,从而实现安装板7角度的调节,且控制每次调节的角度为5°,每完成一个角度调节后,重新对比四个方位的光照强度,使得差距低于150Lux即可,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板7上的光伏发电板被阳光直射的面积,从而充分的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发电效率。所述电动机一12和电动机二15均为伺服电机。所述蓄电池9为装置中的用电元件供电。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6的规格型号为:QLS60。所述电动机一12和电动机二15的规格型号均为:YS6322。所述控制器5为AT89C52单片机。本技术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连接杆(1)、转盘二(2)、底座(3)、蓄电池(4)、控制器(5)、安装板(7)、固定块(8)、转盘一(9)、齿轮(10)、转轴一(11)、电动机一(12)、外齿圈(13)、传动轴(14)、电动机二(15)、转轴二(16)和凸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4)和控制器(5),且底座(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传动轴(14)的一端,传动轴(14)的另一端固定转盘一(9)下表面的转动中心,且传动轴(14)固定连接有同轴转动的外齿圈(13);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一(12),电动机一(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一(11)的一端,转轴一(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齿轮(10)的一侧转动中心,且齿轮(10)与外齿圈(13)相互啮合;所述转盘一(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靠近转盘一(9)的边缘设置,且固定块(8)转动连接安装板(7)的一端,安装板(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所述转盘一(9)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二(15),电动机二(15)远离固定块(8)设置,且电动机二(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二(16)的一端,转轴二(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二(2)的一侧转动中心,且转盘二(2)与电动机二(15)相背的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7),凸块(17)偏离转盘二(2)的转动中心设置,且凸块(17)与连接杆(1)远离安装板(7)的一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自动角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连接杆(1)、转盘二(2)、底座(3)、蓄电池(4)、控制器(5)、安装板(7)、固定块(8)、转盘一(9)、齿轮(10)、转轴一(11)、电动机一(12)、外齿圈(13)、传动轴(14)、电动机二(15)、转轴二(16)和凸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4)和控制器(5),且底座(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传动轴(14)的一端,传动轴(14)的另一端固定转盘一(9)下表面的转动中心,且传动轴(14)固定连接有同轴转动的外齿圈(13);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一(12),电动机一(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一(11)的一端,转轴一(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齿轮(10)的一侧转动中心,且齿轮(10)与外齿圈(13)相互啮合;所述转盘一(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靠近转盘一(9)的边缘设置,且固定块(8)转动连接安装板(7)的一端,安装板(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露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铂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