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导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46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燃气导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改进热交换器燃气燃烧性能的热交换器用燃气导入装置,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燃气导入壳体,燃气导入壳体从燃气进气口向内侧依次设有燃气直通道和燃气圆形通道,燃气直通道一侧设有减压腔,燃气直通道侧壁上设有减压通孔,减压通孔将减压腔和燃气直通道连通;燃气圆形通道底部设有存储腔,燃气圆形通道侧壁上设有多个存储通孔,多个存储通孔将燃气圆形通道和存储腔连通。本实用新能够使得燃气均匀分配进入热交换器燃烧室,使得燃气燃烧充分,减少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导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种燃气导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改进热交换器燃气燃烧性能的热交换器用燃气导入装置,属于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换热系统工作时通过燃气燃烧释放热量传递给热交换器,进行换热,影响换热系统性能的除了热交换器核心件外,燃气燃烧是否充分也是换热系统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换热系统用的燃气导入组件种类比较多,但大多是通过燃气燃气口直接进入到换热系统的燃烧室内燃烧,这样燃气流动速度较快,且属于整股整股进入,从而使得燃烧集中在一处,使得零部件局部受热而导致寿命降低;同时由于整股进入,燃气燃烧也不充分,直接影响到换热系统的传热性能,且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燃气导入装置,能够减缓进入加热系统燃烧室内的燃气的速度,且具有降噪性能;同时,能使燃气进入均匀,从而确保燃烧充分,减少局部受热,提高热交换器的热量转换效率,延长核心件使用寿命。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燃气导入装置包括燃气导入壳体,燃气导入壳体一端设有燃气进气口,其特征是:燃气导入壳体从燃气进气口向内侧依次设有燃气直通道和燃气圆形通道,燃气直通道一侧设有减压腔,燃气直通道侧壁上设有减压通孔,减压通孔将减压腔和燃气直通道连通;燃气圆形通道底部设有存储腔,燃气圆形通道侧壁上设有多个存储通孔,多个存储通孔将燃气圆形通道和存储腔连通。进一步的,燃气进气口和燃气直通道之间设有过渡弧形段,过渡弧形段从燃气进气口向内开口尺寸逐渐变小。进一步的,燃气直通道侧壁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扰流板。进一步的,多个存储通孔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燃气圆形通道侧壁上设有扰流凸台。进一步的,燃气圆形通道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导入装置与热交换器连接的安装面,安装面上设有腰形的点火孔和压力限定凸台。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使得燃气均匀分配进入热交换器燃烧室,使得燃气燃烧充分,减少能源浪费;同时,通过燃气直通道侧面的减压腔有效的降低噪音,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与此同时,燃气直通道与圆形通道垂直,结合扰流片和扰流凸台设计,有效的减少燃气的紊流,增加了湍流,从而,使得燃气分布更加均匀,保证燃烧充分,降低氮化物和硫化物等有毒气体的产生;降低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烟尘和粉尘等物质而引起传热系数变小,提高换热系统的热转换效率;并且防止集中受热,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半剖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图5为燃气圆形通道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燃气导入壳体、2-燃气进气口、3-过渡弧形段、4-燃气直通道、5-燃气圆形通道、6-扰流板、7-减压腔、8-减压通孔、9-存储腔、10-存储通孔、11-扰流凸台、12-安装面、13-点火孔、14-压力限定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燃气导入壳体1,燃气导入壳体1一端设有燃气进气口2,燃气导入壳体1从燃气进气口2向内侧依次设有燃气直通道4和燃气圆形通道5。燃气直通道4一侧设有减压腔7,燃气直通道4侧壁上设有减压通孔8,减压通孔8将减压腔7和燃气直通道4连通。减压腔7主要是减少燃气进入压力,从而降低噪音,其次由于减压通孔8与燃气直通道4相通,一部分燃气进入减压腔7,从而增加燃气流通路径,也有效减少燃气的层流,增加紊流,从而让燃气进入更加均匀。所述燃气进气口2和燃气直通道4之间设有过渡弧形段3,过渡弧形段3从燃气进气口2向内开口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燃气直通道4侧壁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扰流板6,扰流板6能够扰乱燃气的层流,增加紊流。燃气圆形通道5底部设有存储腔9,燃气圆形通道5侧壁上设有多个存储通孔10,多个存储通孔10将燃气圆形通道5和存储腔9连通。所述多个存储通孔10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燃气圆形通道5侧壁上设有扰流凸台11,扰流凸台11改变部分燃气直通道4输送进来的燃气流通方向,而燃气一部分通过存储通孔10进入存储腔9,其主要作用是减少燃气进入压力,降低噪音,同时能有效地让燃气充分混合均匀,一部分燃气接触燃气圆形通道5的侧壁后沿着燃气圆形通道5上升。燃气圆形通道5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导入装置与热交换器连接的安装面12,安装面12上设有腰形的点火孔13和压力限定凸台14。本技术具体工作原理为:燃气通过燃气进气口进入燃气直通道,燃气直通道上的扰流板对燃气进行干扰,减少层流,同时一部分燃气进入燃气直通道侧面的减压腔,从而增加燃气流通路径,也有效减少燃气的层流,增加紊流,从而让燃气进入更加均匀。由于燃气直通道与燃气圆形通道垂直,燃气进入圆形通道后,结合圆形通道的扰流凸台以及存储腔结构设计,让燃气混合均匀后,通过圆形通道进入热交换器的燃烧室,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热交换器的热转换效率;同时降低热交换器局部受热,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使得燃气均匀分配进入热交换器燃烧室,使得燃气燃烧充分,减少能源浪费;同时,通过燃气直通道侧面的减压腔有效的降低噪音,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与此同时,燃气直通道与圆形通道垂直,结合扰流片和扰流凸台设计,有效的减少燃气的紊流,增加了湍流,从而,使得燃气分布更加均匀,保证燃烧充分,降低氮化物和硫化物等有毒气体的产生;降低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烟尘和粉尘等物质而引起传热系数变小,提高换热系统的热转换效率;并且防止集中受热,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导入装置,包括燃气导入壳体(1),燃气导入壳体(1)一端设有燃气进气口(2),其特征是:燃气导入壳体(1)从燃气进气口(2)向内侧依次设有燃气直通道(4)和燃气圆形通道(5),燃气直通道(4)一侧设有减压腔(7),燃气直通道(4)侧壁上设有减压通孔(8),减压通孔(8)将减压腔(7)和燃气直通道(4)连通;燃气圆形通道(5)底部设有存储腔(9),燃气圆形通道(5)侧壁上设有多个存储通孔(10),多个存储通孔(10)将燃气圆形通道(5)和存储腔(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导入装置,包括燃气导入壳体(1),燃气导入壳体(1)一端设有燃气进气口(2),其特征是:燃气导入壳体(1)从燃气进气口(2)向内侧依次设有燃气直通道(4)和燃气圆形通道(5),燃气直通道(4)一侧设有减压腔(7),燃气直通道(4)侧壁上设有减压通孔(8),减压通孔(8)将减压腔(7)和燃气直通道(4)连通;燃气圆形通道(5)底部设有存储腔(9),燃气圆形通道(5)侧壁上设有多个存储通孔(10),多个存储通孔(10)将燃气圆形通道(5)和存储腔(9)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导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气进气口(2)和燃气直通道(4)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建忠顾达标王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