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3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包括两个金属型材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耐高温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两个金属型材之间并与两个金属型材连接,实现两个金属型材和连接组件三者连接构成框架型材。所述框架型材采用金属型材利用金属型材散热效果较佳的特点,而且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隔空,金属型材和金属型材之间通过耐高温的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金属型材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个金属型材,而且采用耐高温连接组件,避免连接组件在高温情况下变形,从而避免框架型材产生变形,提高框架型材的实用性,而且采用金属型材,充分利用金属抗压效果好的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框架型材的抗压效果,提高框架型材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型材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框架型材,特别涉及框架型材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门、窗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门、窗的作用主要是通风、透气及采光作用,而且对于现代建筑物,门、窗还具备有装饰作用。目前的窗户或门体均具有窗框或门框,由于窗框或门框使用时间较长,因此窗框或门框需要做防腐蚀处理或者根据用户喜爱喷涂相应颜色。但是目前组合成窗框或门框的框架型材内置有塑料型材件,因此其耐高温性能较差,当高温时框架型材产生变形,导致无法组合成窗框或门框,因此普通框架型材由于其耐高温能力较差,若采用高温烘漆方式,框架型材容易产生变形,仅能采用涂漆方式然后静止风干,但是采用涂漆方式,框架型材与涂料结合度较差,导致框架型材使用时间较长后容易产生涂漆脱离,降低框架型材的耐腐蚀性,而且传统门框型材内置塑料型材件,造成门框型材抗压能力较差,不能用于厚重门体使用,降低框架型材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压效果好、耐高温的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包括两个金属型材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耐高温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包括两个金属型材(1)和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为耐高温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2)位于两个金属型材(1)之间并与两个金属型材(1)连接,实现两个金属型材(1)和连接组件(2)三者连接构成框架型材(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包括两个金属型材(1)和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为耐高温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2)位于两个金属型材(1)之间并与两个金属型材(1)连接,实现两个金属型材(1)和连接组件(2)三者连接构成框架型材(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型材(1)包括铜外壳(4)和铝型材(5),所述铝型材(5)置于铜外壳(4)内腔,铝型材(5)和铜外壳(4)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5)表面朝外延伸出限位条(51),限位条(51)垂直于铝型材(5)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5)背面中心位置朝外凸起连接部(52),所述连接部(52)端部开有连接槽(5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2)内腔镂空形成隔空腔(522),连接部(52)端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槽(52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铝型材(5)背面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挡板(53),第一挡板(53)与连接部(52)左侧壁之间围成第一连接卡槽(6),位于铝型材(5)背面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挡板(54),第二挡板(54)与连接部(52)右侧壁之间围成第二连接卡槽(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框架型材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外壳(4)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裕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