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26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1
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它涉及钢栈桥的抗倾覆加固的结构领域,具体涉及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二号钢管桩平行于一号钢管桩并设置在一号钢管桩下方;钢护筒设置在一号钢管桩和二号钢管桩之间的右方,三号钢管桩通过设置钢护筒钻孔进入岩层内部并通过;所述的三号钢管桩距离一号钢管桩与二号钢管桩的距离等于一号钢管桩和二号钢管桩之间的距离,一号钢管桩、二号钢管桩、三号钢管桩连接成等边三角形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在增加钢管桩埋深的效果同时增加了钢管桩与岩层的锚固力,且材料与设备投入少,施工周期短,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减少资金的投入,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栈桥的抗倾覆加固的结构领域,具体涉及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钢栈桥是桥梁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临时设施之一,其构件尺寸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化,材料回收重复利用率高,可最大的缩短施工周期短,因而在实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使用。其承载着施工过程中人员、机料运输的重要功能,结构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由于其临时设施的属性,在开建过程中往往存在论证考虑不周全,如水流流向改变、水位上涨、河床冲刷、承载力要求提高等等原因导致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或加固以适应新的使用工况的需求。本设计针对钢栈桥由于以上原因引起的钢管桩覆盖层过薄、防倾覆能力不足的情况提供一种预加应力与“栽桩”协调加固的组合结构。在此之前,此类问题的处理往往需要重建或重新打桩的方式进行加固,施工周期长,设备及材料的投入较大,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它是钢栈桥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加固施工的新结构,以较少的设备、材料、人员投入,实现快速有效完成加固施工,施工周期短,对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预应力筋(3)、工作锚具(4)、三号钢管桩(5)、横梁(6)、扁担梁(7)、导向管(8)、钢护筒(9),二号钢管桩(2)平行于一号钢管桩(1)并设置在一号钢管桩(1)下方;钢护筒(9)设置在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的右方,三号钢管桩(5)通过钢护筒(9)的防护完成钻孔;所述的三号钢管桩(5)距离一号钢管桩(1)与二号钢管桩(2)的距离等于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的距离,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三号钢管桩(5)连接成等边三角形结构;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钢栈桥抗倾覆的预加应力与栽桩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预应力筋(3)、工作锚具(4)、三号钢管桩(5)、横梁(6)、扁担梁(7)、导向管(8)、钢护筒(9),二号钢管桩(2)平行于一号钢管桩(1)并设置在一号钢管桩(1)下方;钢护筒(9)设置在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的右方,三号钢管桩(5)通过钢护筒(9)的防护完成钻孔;所述的三号钢管桩(5)距离一号钢管桩(1)与二号钢管桩(2)的距离等于一号钢管桩(1)和二号钢管桩(2)之间的距离,一号钢管桩(1)、二号钢管桩(2)、三号钢管桩(5)连接成等边三角形结构;一号钢管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亮宋双全胡富贵肖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