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金立专利>正文

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25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包括轮廓标本体,且该轮廓标本体包括安装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体上的为U形的工作板体,所述工作板体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板体相连,于所述工作板体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体上设有安装孔,并于所述工作板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同为U形的反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通过呈U形的工作板体的设计,可使轮廓标有着更好的立体感,从而可获得更好的美观性,而且通过使反光器布置在工作板体的外侧面,并同为U形,也使得反光器具有曲面结构的反光面,从而也可对光线产生更好的反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轮廓标的反射诱导性能。

Reflective Profile of Tunnel Roa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ffic facilities, and provides a tunnel road reflective outline marker. The tunnel road reflective outline mark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outline specimen body, and the outline specimen body comprises a mounting plate body and a U-shaped working plate body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working plate bod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plate body and are connected to the working plate body. A moun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body on both sides, and a reflector with the same U shap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working plate body. The tunnel road reflective outline mark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better stereoscopic sens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working plate body in the shape of U, thus obtaining better aesthetics. By arranging the reflecting devic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working plate body and being U-shaped, the reflecting surface of the reflecting device with a curved surface structure is also made, thus better reflecting effect on light can also be produced, and thus better aesthetics can be obtained. It can improve the reflective induction performance of contour ma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
技术介绍
轮廓标是沿道路两侧边缘布置的用于显示道路边界轮廓的交通设施,另外轮廓标也具有指引车辆正常行驶的功能。具体来说,轮廓标具有反射性能而属于一种视线诱导设施,其多用于高速公路的护栏、桥梁、隧道以及盘山公路的弯道处。根据使用方式不同,轮廓标一般分为独立式轮廓标和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两种,独立式轮廓标用于路边没有构造物的情形,此时轮廓标常采用柱式结构,反射器位于轮廓标侧面的上部,当路边有构造物时,轮廓标多采用附着式结构,此时其一般由连接件固定在路边护栏等构造物上,反射器设置在轮廓标的侧面。目前使用于道路上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多为板状结构,其或者设计成直立状或倾斜向上,其中轮廓标底部的一端用于和防护栏立柱之间的连接,而轮廓标的上部则设置有反光器,以实现光线诱导作用;或者,现有的轮廓标也会设计成波浪式的板状结构,以固定在防护栏的内侧,反射器位于轮廓标的外侧面上。不过,不管是直立式或波浪式的板状结构,其在使用中均存在美观性较差的不足,而且对于使用在隧道中的轮廓标,若采用板状结构,因其反射器为平面形式,也存在反光诱导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以能够克服现有板状结构的轮廓标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包括轮廓标本体,且所述轮廓标本体包括安装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体上的为U形的工作板体,所述工作板体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板体相连,于所述工作板体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体上设有安装孔,并于所述工作板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同为U形的反射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体的两端呈锥状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器位于所述工作板体两相对侧的部分的颜色不同。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器为粘贴在所述工作板体外侧面上的反光膜。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器由相对布置的、可拆卸的扣置于所述工作板体两侧的两个反光板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板体与所述安装板体一体固连在一起。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底座,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形成有外形与所述安装板体相同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可卡装于所述安装孔中的安装柱,并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底座布置的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至少为两个,且所述固定孔中至少有一个为长条孔;在所述安装底座的边缘设有贯穿至所述安装槽中的缺口。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板体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安装板体上。进一步的,所述轮廓标本体由玻璃钢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通过呈U形的工作板体的设计,可使轮廓标有着更好的立体感,从而可获得更好的美观性,而且通过使反光器布置在工作板体的外侧面,并同为U形,也使得反光器具有曲面结构的反光面,从而也可对光线产生更好的反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轮廓标的反射诱导性能。此外,安装板体两端为锥状,亦可提升轮廓标整体的美观性,反射器采用反光膜可使轮廓标的成本较低,而反射器采用卡接布置的反光板,一方面可使反射器的耐久性较好,同时也可便于反射器的更换。本技术中,使工作板体和安装板体一体固连,可提升轮廓标本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设置安装底座则可在更换轮廓标时,只需拔下旧的轮廓标本体,再将新的轮廓标本体卡装上去即可,能够避免拆装螺栓的麻烦。同时,长条状的固定孔可便于在固定时对安装底座的位置进行调整,设置缺口能够便于拆下轮廓标本体。而通过使工作板体和安装板体之间卡接相连,可在更换时仅对工作板体进行替换便可,能够降低轮廓标的整体成本。另外,本技术中轮廓标采用玻璃钢材质,不仅可采用注塑成型形式便于制造,且也有着成本较低、耐用性好的优点,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体结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分体结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分体结构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本体中安装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分体结构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本体中工作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反射器的颜色设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体,2-工作板体,3-安装孔,4-卡接槽,5-安装底座,6-反光膜;51-安装槽,52-固定孔,53-安装柱,54-缺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轮廓标本体,且该轮廓标本体包括安装板体1,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体1上的为U形的工作板体2,工作板体2的两端与安装板体1相连,于工作板体2两侧的安装板体1上也设置有安装孔3,此外在工作板体2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同为U形的反射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体1的两端也设置成锥状,由此可提升轮廓标整体的美观性。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板体2与安装板体1之间可如图1中示出的为一体固连在一起,以此能够保证轮廓标本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然,除了使得轮廓标本体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也可如图2中所示的使轮廓本体为分体式结构,此时,如图3和图4中示出的,可在安装板体1的端面上分别对应U形结构的安装板体2的两端设置卡接槽4,并将安装板体2的两端卡接在相应的卡接槽4中即可。此外,在轮廓标本体为一体结构时,为便于轮廓标使用后对轮廓标本体的更换,本实施例的轮廓标亦设置有如图5中所示的安装底座5,且在安装底座5上形成有外形与安装板体1相同的安装槽51,在安装槽51内也设有可卡装于安装孔3中的安装柱53,以及贯穿安装底座5布置的用于安装底座5固定的固定孔52。本实施例中,安装柱53的端部略大并呈锥形,以可将安装板体1较好的卡置在安装槽51内,而固定孔52则应至少设置为两个,且各固定孔52中也至少应有一个设计为长条孔,以此可在安装底座5固定时,便于对其位置进行微调。另外,各固定孔52位于安装槽51中的一侧端口处也设置有沉槽,并且在安装底座5的边缘还设置有贯穿至安装槽51中的缺口54,以便于拆下安装板体1。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行方式,布置于工作板体2外侧面上的反射器可为粘贴在工作板体2外侧面上的反光膜,此时反光膜随工作板体2的外形设置而也呈U形,同时,该反光膜优选的可采用现有的V类反光膜。而除了为直接粘贴布置的反光膜,前述的反射器也可由相对布置并可拆卸的扣置在工作板体2两侧的两个反光板构成,且该反光板具体可采用现有的反光晶格板,并可在反光板的内侧设置卡爪,同时在工作板体2上对应设置卡接孔,以通过卡爪于卡接孔内的插设,实现反光板在工作板体2侧部的固定。此外,还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工作板体2外侧面上的反射器位于工作板体2两相对侧的部分的颜色也设计为不同的,此时,如图6中示出的以采用反光膜6为例,例如可使两侧的反射器的颜色分别为白色和黄色,且应用中沿着车辆行进方向,白色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包括轮廓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标本体包括安装板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体(1)上的为U形的工作板体(2),所述工作板体(2)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板体(1)相连,于所述工作板体(2)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体(1)上设有安装孔(3),并于所述工作板体(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同为U形的反射器, 所述工作板体(2)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安装板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包括轮廓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标本体包括安装板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体(1)上的为U形的工作板体(2),所述工作板体(2)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板体(1)相连,于所述工作板体(2)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体(1)上设有安装孔(3),并于所述工作板体(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同为U形的反射器,所述工作板体(2)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安装板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体(1)的两端呈锥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位于所述工作板体(2)两相对侧的部分的颜色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为粘贴在所述工作板体(2)外侧面上的反光膜(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道路反光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由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立宋敬行
申请(专利权)人:杨金立宋敬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