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93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管材成型口模的后端设有一镶块,镶块内形成与上述环状流道连续分布的延长流道,该延长流道为平直环状流道,延长流道的内腔内壁上喷涂高抛光耐磨涂料,并形成耐磨涂料层。在管材成型口模及芯模部位增加镶块以延长成型平直段长度,并同时在延长段喷涂高抛光耐磨涂料,通过该方法增加管材成型时表面成型时的法向压力,使管材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并且管材表面通过与喷涂口模的进一步摩擦,形成更加光洁的产品表面,与现有PP‑R给水管材内壁相比该工艺生产出的管材表面光洁度由Ra0.8‑1.6提高到Ra 0.1‑0.2,产生镜面效应,从物理方面大大降低水垢的可附着能力。

Mould structure for forming anti-scaling layer on inner wall of three-type polypropylen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e structure for forming an anti-scaling layer on the inner wall of a three-type polypropylene pipe. A insert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pipe forming die, and an extended runner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with the annular runner is formed in the insert. The extended runner is a straight annular runn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extended runner is sprayed with high polishing and wear-resistant paint, and a wear-resistant coating layer is formed. Adding inserts to the moulds and core moulds of pipe moulds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the straight section and spraying high polishing and wear-resistant coatings on the extended section can increase the normal pressure of the surface moulding of pipe moulds so as to achieve a higher density, and the surface of pipe can form a smoother product surface by further friction with the spraying moulds, which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PP_R coatings. Compar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 produced by this process, the surface finish of the pipe increased from Ra0.8 1.6 to Ra 0.1 0.2, resulting in mirror effect and greatly reducing the adhesion ability of scale from the physical a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供水管件成型模具的
,尤其是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PP-R管材与传统的铸铁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管道相比,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领域,但近年来,供水二次污染的问题突出。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出厂水到了客户端后.水质下降甚至恶化为不合格,这是因为出厂水达到用户前经过了数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庞大地下给水管网系统,发生了二次污染。根据对国内50个城市的调研统计:管网水浊度比出厂水增加0.38NTU、色度增加0.45度,铁增加0.04mg/L、锰增加0.02mg/L、细菌增加18个/mL、管网末端余氯下降到0.015mg/L、大肠菌增加0.4个/L.水质总合格率平均下降到83.4%,表明水质已经恶化。故水质在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PP-R给水管材本身具有内壁光滑不易结垢的特点,但其主要应用在入户管道中,已经被主管道二次污染的水中存在的泥沙和水垢的沉淀,以及细菌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逐渐形成生物粘泥,在长时间流经管道时,会沉淀在PP-R管材内壁,给用户带来饮用水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在管材内层生产时,在管材成型口模及芯模部位延长成型平直段长度,并同时在延长段喷涂高抛光耐磨涂料,通过该方法增加管材成型时表面成型时的法向压力,使管材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并且管材表面通过与喷涂口模的进一步摩擦,形成更加光洁的产品表面,与现有PP-R给水管材内壁相比该工艺生产出的管材表面光洁度由Ra0.8-1.6提高到Ra0.1-0.2,产生镜面效应,从物理方面大大降低水垢的可附着能力,减少水流的阻力,长期使用不易积累水垢,降低水垢等在管壁的附着能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包括管材成型口模,管材成型口模内的中心位设有芯模,管材成型口模内腔内壁与芯模外壁之间形成环状流道,流道由由位于环状流道前段的斜向流道和位于环状流道后段的水平流道构成,管材成型口模的后端设有一镶块,镶块内形成与上述环状流道连续分布的延长流道,该延长流道为平直环状流道,延长流道的内腔内壁上喷涂高抛光耐磨涂料,并形成耐磨涂料层,耐磨涂料层由三层特氟龙涂层构成。本技术公开了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在管材成型口模及芯模部位增加镶块以延长成型平直段长度,并同时在延长段喷涂高抛光耐磨涂料,通过该方法增加管材成型时表面成型时的法向压力,使管材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并且管材表面通过与喷涂口模的进一步摩擦,形成更加光洁的产品表面,与现有PP-R给水管材内壁相比该工艺生产出的管材表面光洁度由Ra0.8-1.6提高到Ra0.1-0.2,产生镜面效应,从物理方面大大降低水垢的可附着能力,减少水流的阻力,长期使用不易积累水垢,降低水垢等在管壁的附着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公开了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包括管材成型口模1,管材成型口模1内的中心位设有芯模4,管材成型口模1内腔内壁与芯模4外壁之间形成环状流道,流道由由位于环状流道前段的斜向流道5和位于环状流道后段的水平流道6构成,管材成型口模1的后端设有一镶块2,镶块2内形成与上述环状流道连续分布的延长流道3,该延长流道3为平直环状流道,延长流道3的内腔内壁上喷涂高抛光耐磨涂料,并形成耐磨涂料层7。耐磨涂料层7由三层特氟龙涂层构成。高抛光耐磨涂层为通过三次喷涂烘干后厚度在0.2-0.8mm的特氟龙涂层。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斜向流道5从入口至出口流道间隙逐渐变窄。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成型口模(1),管材成型口模(1)内的中心位设有芯模(4),管材成型口模(1)内腔内壁与芯模(4)外壁之间形成环状流道,该流道由位于环状流道前段的斜向流道(5)和位于环状流道后段的水平流道(6)构成,管材成型口模(1)的后端设有一镶块(2),镶块(2)内形成与上述环状流道连续分布的延长流道(3),该延长流道(3)为平直环状流道,延长流道(3)的内腔内壁上喷涂高抛光耐磨涂料,并形成耐磨涂料层(7),耐磨涂料层(7)由三层特氟龙涂层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三型聚丙烯管材内壁防结垢层成型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成型口模(1),管材成型口模(1)内的中心位设有芯模(4),管材成型口模(1)内腔内壁与芯模(4)外壁之间形成环状流道,该流道由位于环状流道前段的斜向流道(5)和位于环状流道后段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益忠曹云龙羊雪梅戴海英杨浩叶长青贾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