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激光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80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激光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工作台、顶升机构和激光器,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线圈夹具,线圈夹具用于固定线圈支架,输送机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中央开设有镶嵌槽,镶嵌槽的上端设置有挡环,镶嵌槽的下方朝外倾斜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位于两输送的之间,输送带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一红外感应器与镶嵌槽右侧的内壁竖直对齐,第一红外感应器与顶升机构信号连接,激光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激光器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准确快速地完成线圈的焊接。

Coil Laser Wel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il laser wel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conveyor mechanism, a worktable,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laser, a conveyor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a coil clamp, a coil clamp for fixing a coil bracket, a conveyor mechanism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conveyor belts, a workbench above the conveyor mechanism, and a mosaic groove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kbench. The upper end of the mosaic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retaining r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mosaic groove is inclined outwards with a first inclined surface, the lower part of the work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conveyors,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frared sensor, the first infrared sensor is vertically aligned with the inner wall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saic groove, the first infrared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laser is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rack, and the top of the las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frared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urately and quickly complete the welding of co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激光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线圈激光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感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线圈焊接至支架上,现有的做法是先人工手动将线圈固定至支架上,再手持烙铁将线圈焊接在支架上,这种焊接方式可以满足一定的生产需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人工操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焊接精度差,良品率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圈激光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工作台、顶升机构和激光器,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线圈夹具,所述线圈夹具用于固定线圈支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央开设有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上端设置有挡环,所述镶嵌槽的下方朝外倾斜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位于两输送的之间,所述输送带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镶嵌槽右侧的内壁竖直对齐,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顶升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激光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激光器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顶升机构、输送带以及激光器相互信号连接。进行焊接时,将线圈夹具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输送带上,线圈夹具随着输送带移动,当线圈夹具的右端移动至第一红外感应器的上方时,第一红外感应器检测到线圈夹具并将信号发送给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将线圈夹具顶起,使其进入到镶嵌槽中,此时输送机构停止输送,其中,镶嵌槽与线圈夹具相配合,其长度与宽度一致,朝外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形成一上小下大的第一调整通道,使得即使线圈夹具与镶嵌槽有些许偏差也能在第一调整通道中的顶升过程中得到调整,从而顺利的镶嵌进镶嵌槽中,此时,线圈夹具与激光器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第二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线圈夹具,并将信号传送给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驱动激光器在线圈夹具上方移动,激光器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线圈的焊接过程,焊接完成后,顶升机构驱动线圈夹具下降,回到输送机构,继续被运输至下一工序。优选的,所述线圈夹具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架槽,所述支架槽的长度以及宽度与所述线圈支架的长度和宽度一致。线圈焊接在线圈支架上,将线圈支架放入至大小与其相匹配的支架槽之后,其位置相对线圈夹具固定,则其位置相对工作台亦固定,而摆放在线圈支架上的线圈的位置时固定的,因此焊接时,激光器需要焊接的位置亦固定,使得焊接过程更为方便快捷。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槽的上端朝外延伸形成第二倾斜面。同一支架槽上的第二倾斜面形成第二调整通过,第二调整通过便于将线圈支架安装至支架槽中。再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支架槽的第二倾斜面的顶端重合。第二倾斜面的顶端重合使得各支架槽支撑的间隔呈类似倒V装,在将线圈支架按入到支架槽中时,线圈之间难以被搁置在间隔上,提高安装线圈之间的速度与准确率。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机械手。优选的,所述激光器的顶端还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摄像头用于将焊接时的情况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便于操作人员随时观看焊接情况,以及时对焊接设备进行调整。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且两挡板均与所述线圈夹具相接触。挡板用于防止线圈夹具掉出输送机构。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顶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顶杆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伺服气缸,所述伺服气缸与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信号连接。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进行焊接时,将线圈夹具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输送带上,线圈夹具随着输送带移动,当线圈夹具的右端移动至第一红外感应器的上方时,第一红外感应器检测到线圈夹具并将信号发送给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将线圈夹具顶起,使其进入到镶嵌槽中,此时输送机构停止输送,其中,镶嵌槽与线圈夹具相配合,其长度与宽度一致,朝外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形成一上小下大的第一调整通道,使得即使线圈夹具与镶嵌槽有些许偏差也能在第一调整通道中的顶升过程中得到调整,从而顺利的镶嵌进镶嵌槽中,此时,线圈夹具与激光器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第二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线圈夹具,并将信号传送给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驱动激光器在线圈夹具上方移动,激光器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线圈的焊接过程,焊接完成后,顶升机构驱动线圈夹具下降,回到输送机构,继续被运输至下一工序,使得本技术可准确快速地完成线圈的焊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线圈激光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线圈激光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线圈激光焊接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线圈夹具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线圈夹具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机构,2-工作台,21-第一倾斜面,31-第二驱动机构,32-顶杆,33-第一红外感应器,41-第一驱动机构,42-激光器,43-第二红外感应器,51-摄像头,52-显示屏,6-线圈夹具,61-支架槽,62-第二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名词均以说明书附图1为准。如图1-5,一种线圈激光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未在图中示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1、工作台2、顶升机构和激光器42,所述输送机构1用于输送线圈夹具6,所述线圈夹具6用于固定线圈支架,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中央开设有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上端设置有挡环,所述镶嵌槽的下方朝外倾斜设置有第一倾斜面21,所述工作台2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位于两输送的之间,所述输送带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33,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33与所述镶嵌槽右侧的内壁竖直对齐,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33与所述顶升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激光器42通过第一驱动机构41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激光器42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43,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43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顶升机构、输送带以及激光器42相互信号连接。进行焊接时,将线圈夹具6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输送带上,线圈夹具6随着输送带移动,当线圈夹具6的右端移动至第一红外感应器33的上方时,第一红外感应器33检测到线圈夹具6并将信号发送给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将线圈夹具6顶起,使其进入到镶嵌槽中,此时输送机构1停止输送,其中,镶嵌槽与线圈夹具6相配合,其长度与宽度一致,朝外倾斜的第一倾斜面21形成一上小下大的第一调整通道,使得即使线圈夹具6与镶嵌槽有些许偏差也能在第一调整通道中的顶升过程中得到调整,从而顺利的镶嵌进镶嵌槽中,此时,线圈夹具6与激光器42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第二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线圈夹具6,并将信号传送给第一驱动机构41,第二驱动机构31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驱动激光器42在线圈夹具6上方移动,激光器42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线圈的焊接过程,焊接完成后,顶升机构驱动线圈夹具6下降,回到输送机构1,继续被运输至下一工序。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工作台、顶升机构和激光器,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线圈夹具,所述线圈夹具用于固定线圈支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央开设有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上端设置有挡环,所述镶嵌槽的下方朝外倾斜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位于两输送的之间,所述输送带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镶嵌槽右侧的内壁竖直对齐,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顶升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激光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激光器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顶升机构、输送带以及激光器相互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工作台、顶升机构和激光器,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线圈夹具,所述线圈夹具用于固定线圈支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中央开设有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上端设置有挡环,所述镶嵌槽的下方朝外倾斜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位于两输送的之间,所述输送带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镶嵌槽右侧的内壁竖直对齐,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顶升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激光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激光器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顶升机构、输送带以及激光器相互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激光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夹具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架槽,所述支架槽的长度以及宽度与所述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