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其俊专利>正文

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71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出一种以气柱取代硬式骨架,并可依据实际需要扩充组合的户外用帐篷,包括一篷体及一底缘之垫,其特征是篷体上设有若干气柱,还可设置气梁连通各气柱,篷体两侧各设有幕片及结合元件,篷体还设有启开口与另一篷体连通为一通道,其优点是仅需充气、泄气即可搭设、收存,并可以串联或并联形式扩展,使用方便、快速,可以规格化生产,制造、仓储的经营者可获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本技术系与户外用帐篷有关,详而言之,尤指一种以气柱取代硬式骨架,其收存、搭设简便快速,且可依据实际需要扩充之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一般传统式帐篷系以铝管或其它材质的硬质管材为骨架作为支撑,外覆帆布搭设而成,其搭设困难度高,需要相当的技巧,且收存较为麻烦,故而,遂有业者研发完成一种类同蒙古包式的帐篷,其搭设所需的骨架结构较为简化,且可配合弹性材料作为支撑用骨架,使其可自动撑开,藉以达到搭设快速、简便的目的,但是,此等帐篷在用后收存时,必需将弹性撑开的骨架拗回原形,相当不便且费力,再者,不论是传统式帐篷或蒙古包式帐篷皆存在着内部空间固定无法依需要适时变化的缺点,换言之,其皆为个别独立式的帐篷,若单一帐篷的内部空间不敷使用时,必需另行再搭设其它帐篷,制造业者或登山器材租售业必需准备各式不同大小规格(如:四人帐、八人帐……不等),始能依据不同需求提供消费者使用,不利于生产、仓储,难以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其藉由充气式气柱提供支撑,仅需充气、泄气即可搭设、收存,以提高使用之方便性并降低搭设之困难度。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其可利用接边或联络片以串、并联组合多个单一帐篷,而可依需要适时延伸扩充其内部-->空间。并利于规格统一化,以提高生产、仓储之经济效益。本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其利用气囊灌充气体于内,而于帐篷内部与外界间形成多层次阻隔,以防止日晒高温直接热传导,避免帐篷内部温度快速升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包含一篷体,该篷体底缘向外分设复数个耳片,营钉分别穿入各耳片以定位该篷体;该篷体于内部底缘处衬设一气垫,组成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篷体立设有复数个气柱,该气柱一端连设于该篷体底缘,其另一端沿着该篷体延伸,撑持该篷体搭设形成该帐篷。以下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系本技术实施例一之立体图。图2系本技术实施例一第一种串联扩充状态之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实施例一第二种串联扩充状态之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实施例一第三种串联扩充状态之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实施例一并联扩充状态之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实施例二之立体图。图7系本技术实施例二并联扩充状态之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实施例三之立体图。图9系本技术实施例四之立体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较佳实施例一,包含一篷体10及二气囊20,其中,该篷体10系帆布或不透水塑胶布制成,且该篷体10两侧分别为一幕片11,该各幕片11于顶缘处呈预定角度彼此边接,且该各幕片11底缘分别连设于一气垫30之两侧,该篷体10两端据此于该各幕片11之间分别形成可供人员出入之道口,且该气垫30衬置于该篷体10内部底缘,组成概呈屋形之帐篷;该篷体10于底缘边角处向外分设有耳片12,该耳-->片12贯穿有钉孔121,用营钉分别穿入以定位该篷体10;该气囊20系由不透气软性材质(如:塑胶布)制成之中空囊袋,且该各气囊20分设于该各幕片11上,该气囊20系概由二气柱21构成,该各气柱21纵列设于该幕片11邻靠两端处,该各气柱21于彼此间至少横设一气梁22,该气梁22位于该幕片11邻靠顶缘处,并分别连通该各气柱21,撑持定位该各气柱21;该幕片11于两端处分别向该气柱21外侧延伸形成一接边111,该接边111之内、外侧分别设有公、母配合之第一魔术毡1111,供复数个该篷体10串联结合。再者,令该篷体10于该气梁22底缘与该各气柱21之间开设一启开口16,该启开口16外覆一可卷收之帘片17,该帘片17预缘于该气梁22底缘与该幕片11相连,其两侧及底缘得分别黏扣于该气柱21、该气垫30侧缘,遮蔽该篷体10。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单独搭设为单一帐篷时,只需将该气囊20充气,利用该气柱21、该气梁22撑持即可形成屋形之帐篷,再以营钉固定并可于其外搭设外帐90,即完成帐篷的搭设,拆除时,仅需将该气囊20内的空气泄出,即可使该篷体10软瘫以利于收摺存放,其搭设、收存皆相当方便、快速,供提高使用之方便性并降低搭设之困难度:再者,该气囊20内灌充气体后,该篷体10内部的人员活动空间与外界之间,即形成多层次的阻隔,外界日晒高温并不会直接传导至该篷体10内部,供避免帐篷内部温度快速升高。更可将复数个前述实施例一彼此串联或并联组合,以依据实际需要扩充空间;请参阅图2所示第一种串联扩充状态,其系将两个该篷体10前、后搭设,且该篷体10彼此邻靠的接边111相搭靠,并藉由该第一魔术毡1111相互黏扣,如此即可完成串联组合,且该帘片17可向上卷收,解除对该启开口16的遮蔽,使该篷体10内部空间得以通过该启开口16与外界连通,增进通风效果;请参阅图3所示第二种串联扩充状态,其系将两个该篷体10前、后搭设,而该各篷体10间外覆一中界篷40,该中界篷40系帆布或塑胶布制成的软-->性片体,其底缘于两端缘边处分别设有第五魔术毡41,该篷体10的接边111藉由第一魔术毡1111与该第五魔术毡41相互黏扣,如此即可完成变化空间大小的串联组合,且若由于地形限制,使得前后两个帐篷难以搭设于同一平面(如遇有斜坡),或两个帐篷难以前后对准时,利用该中界篷40即可于其间形成一个弯曲状的延伸空间,供配合环境限制扩充延伸内部空间:请参阅图4所示第三种串联扩充状态,其概与图3所示者雷同,差异处在于该中界篷40底缘面于两端之间加设有至少一道第六魔术毡42,以满足多种不同大小空间需求的串联组合。图5所示复数个较佳实施例一的一种并联扩充状态,其系将两个该篷体10彼此侧向相靠搭设,请配合参阅图1、图5所示,将两个该篷体10彼此相对侧的该帘片17外掀,使得该篷体10侧向相对开通,并将该帘片17相黏扣,据此于该篷体10之间形成一个具有遮阳效果的通道,供并联结合复数个帐篷以扩充其空间。前述较佳实施例一可独立搭设单一帐篷,亦可将复数个帐篷串联或并联搭设,以适应不同大小空间的需求,一般家庭可依据实际需要购置以备外出野营休闲使用,而在家庭成员增加时,只需再行逐步增添帐篷数目即可,不受一般传统帐篷空间的限制,且在帐篷串、并联结合时,各个帐篷彼此内部空间相连通,若在野营时遇气候变化下雨时,使用者不需要离开帐篷即可在各个帐篷间自由活动,其使用相当方便,而帐篷的制造、租售业者由于帐篷的规格可趋于一致,对生产、仓储而言皆具相当的经济效益。将前述实施例一略为变化即得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实施例二包含一篷体10及二气囊20,其中,该篷体10于侧缘为启开口16,该启开口16外覆一可卷收之帘片17(此部分概与较佳实施例一相同),该启开口16于该帘片17外缘面之两侧黏扣设有两个概呈直角三角形且彼此相对称之联络片161其中,该各联络片161分别于该各气柱21侧缘与该幕片11相连,该各联络片161之-->顶、底缘边分别藉第二、三魔术毡1611、1612与该帘片17表面相黏搭扣,构成可开启该篷体10侧缘之该启开口16,以并联结合复数个该篷体10。图7所示复数个较佳实施例二的一种并联扩充状态,其系将两个该篷体10彼此侧向相靠搭设,请配合参阅图6、图7所示,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包含一篷体,该篷体底缘向外分设复数个耳片,营钉分别穿入各耳片以定位该篷体;该篷体于内部底缘处衬设一气垫,组成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篷体立设有复数个气柱,该气柱一端连设于该篷体底缘,其另一端沿着该篷体延伸,撑持该篷 体搭设形成该帐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包含一篷体,该篷体底缘向外分设复数个耳片,营钉分别穿入各耳片以定位该篷体;该篷体于内部底缘处衬设一气垫,组成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篷体立设有复数个气柱,该气柱一端连设于该篷体底缘,其另一端沿着该篷体延伸,撑持该篷体搭设形成该帐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各气柱于彼此间至少横设一气梁,该气梁分别连通该各气柱,撑持定位该各气柱形成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篷体两侧分别为一幕片,该各幕片于顶缘处呈预定角度彼此边接,该各幕片分设有该气囊,且该各幕片于邻靠两端处分别设有该气柱,该气梁位于该幕片邻靠顶缘处,撑持搭设概呈屋形之该帐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篷体系具适当长度且横断面概呈拱形之片体,该气柱概呈拱形并分设于该篷体邻靠两端处,撑持该篷体组成概呈拱形之帐篷。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气柱式可扩充帐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篷体于两端处分别向该气柱外侧延伸形成一接边,该接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其俊陈彬辉
申请(专利权)人:朱其俊陈彬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