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35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包括电机机壳,电机机壳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块,电机机壳的上侧设有电机端盖,电机端盖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橡胶块相匹配的第二橡胶块,电机端盖的上端开凿有第一螺纹孔,第一橡胶块的上端开凿有第一内螺纹槽,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内螺纹槽之间螺纹连接有第一减震紧固螺钉,第一减震紧固螺钉上套有垫圈,电机机壳的内底端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潮板和减震板,减震板的上端开凿有卡槽,卡槽内卡接有倒凸形橡胶底座,防震效果较好,有效保护电机,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电也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动机是依靠直流工作电压运行的电动机,广泛应用于收录机、录像机、影碟机、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电子表、玩具等。在电机旋转过程中,发产生震动,会造成器件磨损,装配紧密性降低,器件可靠性变差,在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安装时,电机旋转带来的震动对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装配的紧密性造成了影响,同时降低了电机使用的可靠性;当将该装配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内的电机用于某台设备时,强烈的震动性会影响其他器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它防震效果较好,有效保护电机,有效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2.技术方案为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包括电机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1)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块(3),所述电机机壳(1)的上侧设有电机端盖(2),所述电机端盖(2)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橡胶块(3)相匹配的第二橡胶块(4),所述电机端盖(2)的上端开凿有第一螺纹孔(6),且第一螺纹孔(6)贯穿第二橡胶块(4),所述第一橡胶块(3)的上端开凿有第一内螺纹槽(5),且第一内螺纹槽(5)贯穿电机端盖(2)的上端,所述第一螺纹孔(6)与第一内螺纹槽(5)之间螺纹连接有第一减震紧固螺钉(7),所述第一减震紧固螺钉(7)上套有垫圈(8),且垫圈(8)位于电机端盖(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防震结构,包括电机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1)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块(3),所述电机机壳(1)的上侧设有电机端盖(2),所述电机端盖(2)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橡胶块(3)相匹配的第二橡胶块(4),所述电机端盖(2)的上端开凿有第一螺纹孔(6),且第一螺纹孔(6)贯穿第二橡胶块(4),所述第一橡胶块(3)的上端开凿有第一内螺纹槽(5),且第一内螺纹槽(5)贯穿电机端盖(2)的上端,所述第一螺纹孔(6)与第一内螺纹槽(5)之间螺纹连接有第一减震紧固螺钉(7),所述第一减震紧固螺钉(7)上套有垫圈(8),且垫圈(8)位于电机端盖(2)的上侧,所述电机机壳(1)的内底端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有防潮板(9)和减震板(10),所述减震板(10)的上端开凿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内卡接有倒凸形橡胶底座(12),所述电机端盖(2)的上端开凿有第一孔(13),所述倒凸形橡胶底座(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城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凯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