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探式下机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34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探式下机架结构,由小支架部分、内机架部分、机架连接部分、梯形窗口部分、外机架部分构成,为六力臂式构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缩短电机高度,降低电机重心,提高了立式异步电机的稳定性,简化了导风结构,并能较好地保持轴向和周向刚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震加速度不大于0.2g时,本结构可以满足抗震要求稳定运行;在上探处设置多个梯形窗口,便于安装、调试、检修,梯形窗口处满足密封等级IP55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大推力立式异步电机结构,尤其适用于三代核电海水循环水泵电机的整体330吨的支撑结构,可广泛用于核电、石化、海水淡化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探式下机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上探式下机架结构。
技术介绍
大推力立式异步电机结构一般为悬式,不仅要承担较大的水推力和电机重量,还要尽量缩短电机高度,使得立式电机获得较好的稳定性。因为水推力和电机重量全部作用在下机架,此类下机架必须在轴向具有良好的刚度,因电机整体为悬式,径向无支撑部分,使得下机架必须具有较好的周向刚度。新技术的上探式下机架结构,即缩短电机高度,又简化了导风结构,在其上探式部分设有多个梯形窗口,以便安装、调试、检修使用。一般立式异步电机的推力小于50吨,随着三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大型循环水泵用立式异步电机要求的水推力为220吨,转子重量为60吨,定子重量为50吨,上机架装配为30吨,以上共计330吨重量施加在上探式下机架结构上。核电站一般在弱地震活动区域选址,中到强震的活动很少发生,所以上探式下机架结构要满足一定的抗震要求,三代核电一般选址处的最大地震水平加速度为0.15g,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75g,从设计角度需要上探式下机架结构可以承担水平方向的地震加速度为0.2g,承担垂直方向的地震加速度为0.2g,g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所以上探式下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探式下机架结构,其特征是:由小支架部分、内机架部分、机架连接部分、梯形窗口部分、外机架部分构成,所述的上探式下机架结构为六力臂式构造,圆盖板(1)焊接在上环筒(2)上,上环筒(2)焊接在上层板(3);第一立筋(4)外侧与中环筒(5)内圆连接,第一立筋(4)内侧与座圈(20)外圆和薄筒(33)外圆依次连接,第一立筋(4)下侧与下层板(19)上侧连接,第一立筋(4)上侧与上层板(3)下侧连接,第二立筋(6)内侧与中环筒(5)外圆连接,第二立筋(6)上侧与上层板(3)下侧连接,第二立筋(6)下侧与下层板(19)上侧连接,薄筒(33)上侧与座圈(20)下侧紧密连接,中环筒(5)上侧与上层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探式下机架结构,其特征是:由小支架部分、内机架部分、机架连接部分、梯形窗口部分、外机架部分构成,所述的上探式下机架结构为六力臂式构造,圆盖板(1)焊接在上环筒(2)上,上环筒(2)焊接在上层板(3);第一立筋(4)外侧与中环筒(5)内圆连接,第一立筋(4)内侧与座圈(20)外圆和薄筒(33)外圆依次连接,第一立筋(4)下侧与下层板(19)上侧连接,第一立筋(4)上侧与上层板(3)下侧连接,第二立筋(6)内侧与中环筒(5)外圆连接,第二立筋(6)上侧与上层板(3)下侧连接,第二立筋(6)下侧与下层板(19)上侧连接,薄筒(33)上侧与座圈(20)下侧紧密连接,中环筒(5)上侧与上层板(3)下侧连接,中环筒(5)下侧与下层板(19)上侧连接;第三立筋(7)上侧与顶板(17)连接,第三立筋(7)上侧与上环板(14)下侧连接,第三立筋(7)上侧与上层板(3)下侧连接,第三立筋(7)下侧与底板(18)上侧连接,第三立筋(7)下侧与下环板(16)上侧连接,第三立筋(7)下侧与下层板(19)上侧连接,第三立筋(7)内侧与中环筒(5)外圆连接;吊环(8)固定在立筋(7)上,梯形框(10)内侧与上层板(3)外侧连接,梯形框(10)外侧与弧形板(9)内侧连接,梯形框(10)两侧与顶板(17)连接,弧形板(9)外圆与上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嵩李洋李伟王伟光李藏雪王泽宇高明会宿德鹏徐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