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24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隔氧层、阻燃填充绳层、玻纤层和外护套层组成,隔氧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外护套层采用采用聚氯乙烯制成,内芯从里到外依次由电缆导体、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和铜带屏蔽层构成。该阻燃电缆结构简单、阻燃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站,例如核电站、火电站等以及地铁车站、电厂、高层建筑大楼、军事设施、石油平台等各种领域中。但是发生火灾时,火焰会沿着电缆蔓延,造成大范围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电缆,具有阻燃效果好的优势。一种阻燃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隔氧层、阻燃填充绳层、玻纤层和外护套层组成,所述隔氧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所述外护套层采用采用聚氯乙烯制成,所述内芯从里到外依次由电缆导体、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和铜带屏蔽层构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阻燃填充绳层采用多根非开网聚丙烯撕裂材料的填充绳绞合形成。上述阻燃电缆,在内芯和外护套之间,增设了隔氧层,不仅能在正常状态下,与普通电缆一样具有传输电能等作用,而且能在火灾发生时,将电力电缆的内部缆芯与外护套层及外部氧气阻隔,阻止火焰进入电缆内部,对其内部缆芯形成有效保护,以避免内部缆芯遭到破坏,进而防止电路短路、断路等;设置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可以屏蔽电缆导体之间的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阻燃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阻燃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1、隔氧层2、阻燃填充绳层3、玻纤层4和外护套层5组成,隔氧层2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外护套层5采用采用聚氯乙烯制成。内芯1从里到外依次由电缆导体11、内屏蔽层12、绝缘层13、外屏蔽层14和铜带屏蔽层15构成。上述阻燃电缆,在内芯1和外护套之间,增设了隔氧层2,不仅能在正常状态下,与普通电缆一样具有传输电能等作用,而且能在火灾发生时,将电力电缆的内部缆芯与外护套层5及外部氧气阻隔,阻止火焰进入电缆内部,对其内部缆芯形成有效保护,以避免内部缆芯遭到破坏,进而防止电路短路、断路等;设置内屏蔽层12和外屏蔽层14,可以屏蔽电缆导体11之间的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阻燃填充绳层3采用多根非开网聚丙烯撕裂材料的填充绳绞合形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外护套层5内嵌入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钢丝。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隔氧层、阻燃填充绳层、玻纤层和外护套层组成,所述隔氧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所述外护套层采用采用聚氯乙烯制成,所述内芯从里到外依次由电缆导体、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和铜带屏蔽层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隔氧层、阻燃填充绳层、玻纤层和外护套层组成,所述隔氧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所述外护套层采用采用聚氯乙烯制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成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盛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